髂骨骨皮辨移植修复足部创面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nlucif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游离髂骨皮瓣治疗足部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方法:对收治的6例合并软组织缺损、骨缺损的患者进行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手术治疗。结果: 6例全部取得成功,术后随访时间半年~2年,临床效果满意。6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3~12个月。优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3%。结论应用游离髂骨皮瓣移植移植修复治疗足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可同时修复骨和软组织两种缺损。使病人住院时间缩短,加快骨折愈合时间,最大限度恢复和保留了邻近骨折的关节功能。并且早期恢复肢体负重行走功能。
  【关键词】血管蒂;髂骨(皮)瓣;足部骨皮肤缺损;手术治疗;显微外科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94—02
  1979年Taylor[1]首先报道了吻合旋髂深血管髂骨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国内1980年黄恭康等[2]报道了吻合旋髂深血管髂骨移植的临床应用。因为本手术具有部位隐蔽、供皮瓣面积大。且可以直接缝合创面。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我们应用游离髂骨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合并骨缺损6例,全部取得成功,术后随访时间半年~2年,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9~52岁。第一足跖趾体关节或跖骨各1例,第二趾近节趾骨1例,第三趾跖骨缺损1例。致伤原因:电锯2例,重物压伤3例,其他1例。本组病例全部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软组织缺损创面为12 cm×6 cm~6cm×3.5cm。术中切取的髂骨瓣最大为4.2 cm×2. cm,最小为1.5 cm×1.2cm,血管蒂长度4.2~3cm。全部是急诊手术。
  1.2 髂骨皮瓣的切取方法 ① 选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为了方便显露和皮瓣解剖方便,供侧臀部多以给与沙垫垫高;② 以腹股沟韧带中点下1.5cm与髂前上嵴连线连线为皮瓣的轴线,根据软组织缺损创面大小进行皮瓣,以预切取髂骨应在皮瓣的中心为佳,皮肤设计应较组织缺损创面放大1 cm。③ 首先作皮瓣内侧切口,显露股动脉和腹股沟韧带,寻找旋髂浅动脉,向外侧解剖到浅深动脉分叉处,根据皮瓣面积决定选取的供吻合动脉,如果皮瓣面积较大或浅支较小时可选取旋髂深动脉作吻合,旋髂浅动脉和旋髂深动脉一般遵循浅支粗大深支就细小,反之亦然。在髂前上棘下2.5 cm尽量保护股外侧皮神经。防止损伤。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与旋前髂动脉深支走行方向基本一致,有时比较贴近,注意解剖时误伤。有时为了方便显露股动脉及旋前髂动脉深支,暂时切断腹股沟韧带,解剖完毕后一定要从新缝合腹股沟韧带,恢复重要体表标志。确认血管进入髂骨后,切开髂骨内侧骨膜并向下剥离骨膜后按需要显露外板,在旋髂深动脉下方由内向外凿取髂骨块。保持骨块和皮瓣的连续性。见骨块断面渗血活跃,保证髂骨的活性。④髂骨(皮)瓣游离切取后,供区创面冲洗后将切断的腹横肌及腹横筋膜与髂肌及髂肌筋膜缝合,将髂骨取骨处内侧的腹内斜肌、腹外斜肌与外侧的臀肌及阔筋膜缝合,缝合腹股沟韧带外1/3上切开上翻的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防止腹壁疝发生。
  1.3 髂骨皮瓣游离移植 ①受区应彻底扩创,皮缘至少切除0.5 cm,对创面残留的捻挫的肌肉要彻底清除,咬平骨缺损面,②根据缺损骨长度切取髂骨皮瓣。移植髂骨瓣至骨折缺损、行1.0MM克氏贯穿固定或交叉固定骨质。③ 如果有肌腱断裂给于修复,如过伴有肌腱缺损,切取相邻居趾体的趾短伸肌腱移植缺损处,将供趾远端与趾长伸肌腱侧侧缝合。防止以后供趾末节下垂。④血管吻合:在足背将髂骨皮瓣的旋髂深动脉或旋髂浅动脉与足背动脉的分支或第一跖背动脉动脉吻合,髂血管的伴行静脉或皮瓣的浅静脉与足背浅静脉端端吻合,
  1.4 术后按显微外科常规处理,皮瓣移植处包扎松紧要适中,敷料中心开窗,便于观察皮瓣血运,出现血运障碍时应积极处理,对血管吻合处的探查不可姑息等待观察。早发现早处理,预防手术失败,造成病人身心损伤和当前医患矛盾尖锐下医务人员不必要的麻烦。髂骨皮瓣切取处使用腹带加压1周,预防切口内缝合撕裂致腹壁疝形成.
  2 结果
  本组6例,伤口全部顺利愈合,有1例骨皮瓣出现静脉危象,出现张力性水泡,患肢抬高,拆除部分缝线后血运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半年~2年,皮瓣修复区无破溃,外形满意。术后3~6个月骨折端临床愈合,术后6个月~2年骨折部位X线拍片及CT检查。移植髂骨未见骨质吸收现象,骨折愈合良好。
  3讨论
  3.1 髂骨(皮)瓣的應用解剖:旋髂浅动脉较小,主要是皮动脉,供应骨主要位于髂前上嵴附近,旋髂深动脉是髂骨主要血供来源之一,起于股动脉者占40.5%,旋髂深动脉起处外径平均2.8 mm。血管蒂起始后在腹壁肌深面、腹横筋膜浅层间在腹股沟韧带后方斜形走向外上,在距髂前上棘内侧约3 cm处分为升支与终支,升支上行于腹横机与腹内斜肌之间,营养腹壁肌肉,终支贴近髂嵴内唇下2 cm处,在髂筋膜与髂肌之间弧形向后,沿途发出数个分支,供应髂嵴前部及表面皮肤,成为髂嵴前部的营养血管[3]。起始部至髂前上棘内侧,即血管蒂的长度平均为6.2(4.1~8.1) cm。旋髂深动脉的伴行静脉通常有1~2条,有2条时在注入髂外静脉之前,两者汇合,形成一个主干,外径2~4 mm 。3.2 游离髂骨骨皮瓣的优点:旋髂浅动脉主要供应髂腹股沟的皮肤,骨膜支少,外行厚薄适中,在足部或手部小面积骨皮肤缺损修复后外形美观,皮下脂肪层薄,如仅切取外板几乎对供区无任何影响,皮瓣切取在8cm内可以直接缝合,损伤小,对骨缺损较大的病例多选取旋髂深动脉为供吻合血管,可以双血管吻合供血。更能保证手术成功,朱盛修等[4]为了判明有血循环和无血循环的骨膜移植后的成活及成骨作用有无差异,进一步进行了实验观察。最后证明:有血运的骨膜移植后受骨建立血循环快、成骨早,有促进骨愈合的作用;无血循环的骨膜移植后仅有部分成活,受骨的血循环建立及成骨速度慢。髂骨兼有松质骨和皮质骨的优点,骨膜血供丰富,取材可达10 cm×6 cm,同时有一定的支撑力。随着下肢的负重,移植骨瓣可增粗,较腓骨等管状骨移植愈合速度快[5]。⑤髂骨瓣有单独的供血系统,骨瓣切取后,主干血管的许多分支被结扎阻断。再通后,使骨瓣处于一种超灌注状态,骨瓣内的血流速度加快,代谢旺盛,抗感染能力强,为骨缺损提供了良好的内环境⑥供区隐蔽,位置表浅,可切取髂骨量大,切取后对供区影响小。⑦ 可一期同时修复骨与皮肤软组两种织缺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59-01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不断研发,中药注射剂在医院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不断引起了国内外各家医疗机构的共同关注。我院临床各科室中药注射剂使用比较普遍,为此为促进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特对我院近一年来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摘 要】目的:探究胃癌发病内科因素及内科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2月接收的102例胃癌患者为实验组,并选取204例正常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多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总结胃癌疾病的内科治疗措施。结果:临床分析发现以下因素是诱发胃癌疾病的高危因素: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病史,饮酒、吸烟,慢性胃病史,喜食烫食、腌菜、辛辣食物及煎烤食品;内科治疗中通常采用病灶切除和化疗
【摘 要】目的:探讨厚朴排气合剂对促进妇科开腹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于本科行开腹手术的妇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于麻醉清醒后6小时、10小时各口服一次厚朴排气合剂,每次50ml。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可促进妇科患者开腹手术后肠功能的
【摘 要】目的:了解ICU护士生存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河南省ICU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六期学员中随机抽取两期共51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护士工作压力量表。结果:ICU 护士生存质量各领域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压力、收入、文化程度是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I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 要】目的:探 讨 子宫 肌瘤剥除术 应用垂体 后叶素及缩 宫素止血 的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43例为治疗组(垂体后叶素组),切开子宫浆膜层前于肌瘤周围宫体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12 U + 0.9% 氯化钠5ml,37例为对照组(缩宫素组),宫体局部注射缩宫素2 0 U + 0. 9% 氯化钠5ml,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