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临床特点的分析,探讨我国南、北方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 BH4)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
【机 构】
:
北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遗传病诊治中心,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临床特点的分析,探讨我国南、北方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 BH4)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PAH)缺乏症患者对BH4 的反应性.方法 (1)108例HPA患儿,男63例、女45例,平均年龄7.05个月.所有患者都进行口服BH4负荷试验,同时进行尿蝶呤谱分析、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测定.对其中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Phe)浓度<600 μmol/L者给予口服Phe-BH4联合负荷试验.(2)根据患儿父母双方祖籍,以长江为界将诊断为BH4反应性PAH缺乏症的患儿分为南、北两组.比较南、北方组BH4反应性PAH缺乏症患儿在BH4负荷试验中血Phe浓度的变化.结果 (1)HPA中诊断BH4反应性PAH缺乏症36人(33.3%),BH4无反应性苯丙酮尿症(phenlketonuria, PKU)49人(45.4%),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23人(21.3%).BH4反应性PAH缺乏症血Phe浓度8 h、24 h时分别平均下降了49.24%和65.35%.(2)36例BH4反应性患者分为南方组23人、北方组13人.南、北方组BH4反应性患儿服药后24 h时血Phe浓度均值分别为(217.02±189.03) μmol/L和(458.75±342.54) μmol/L(P<0.05),而两者在服药后2 h、4 h、8 h、24 h时血Phe浓度下降的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因PAH缺乏引起的PKU患儿口服BH4 20 mg/kg后24 h,血Phe浓度较服药前下降3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为轻、中度HPA(血Phe 120~1200 μmol/L),少数为经典型PKU(血Phe>1200 μmol/L).本研究中我国南方组BH4反应性PAH缺乏症服药24 h时血Phe浓度较北方组低,但是南、北方患者对药物的总体反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从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传质的基本原理出发,以TRNSYS为仿真平台,建立了冷却塔动态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辨识参数较准确时,仿真结果精度较高、可靠性较
目的 检测皮肤基底细胞癌(BCC)中T钙黏蛋白的表达以及异常甲基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和CpG岛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29例BCC和19例正常人暴光部位皮肤的组织标本进行T钙黏蛋
目的 探讨不对称性脑积水的原因、诊断、治疗和愈后.方法 全部病例应用神经内镜治疗,19例行囊肿壁电凝切除或行囊肿脑室造瘘术,5例行室间孔肿瘤切除术,7例行透明隔穿通造瘘术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磷酸化STAT3(P-STAT3)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活化STAT3蛋白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手术
目的 研究L-精氨酸对人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转录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B结构域(氨基酸760~1639)缺失的人FⅧcDNA(BDDhFⅧcDNA)插入至质粒载体pcDNA6/V5-HisA,构建重组载体pcDNA
目的 探讨转染IL-12p35siRNA的供者树突状细胞(DC)对大鼠移植小肠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以IL-12p35siRNA转染Wistar大鼠骨髓来源的DC,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转染细胞
目的:研究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大鼠心肌肥厚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情况,探讨缬沙坦逆转左室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用两肾一夹方法构建RVH大鼠模型。以左心室重量(LV
目的 观察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BRAO)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病理形态学改变特征.方法 对2002年12月至2005年6月在本中心确诊的BRAO患者26例(26只眼)进行OCT检查,所有患者发病2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鸡胚移植模型,研究促血管生成素-2(Ang-2)抗体对其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接种到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通过解剖显微镜、光镜及
研究了14种加脂剂对铬革耐热稳定性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型加脂剂SC和含硅磷酸化加脂剂能使铬革有良好的耐湿热稳定性;结合型加脂剂SC、磷酸化油以及亚硫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