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点、难点的教学设计在计算机文化课中的应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t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设计是教案的进步和提升,进步之一在于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安排。为此,要求教师对学情进行预测,基于这一预测,对课堂时间进行精确安排。依照教学经验和预测,教师预判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并体现在教学设计中。本文比较了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列举重点、难点的在教学设计中常用的两种处理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合理地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安排,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教案;教学设计
  一、简介
  为课堂教学编写教案,是每一个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为不同的专业、班级、学生编写不同的教案,是教师因材施教的体现。近些年,随着学生平均水平的提高、学生总体个性的增强,传统的教案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工作。为此,教学设计被提出,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工作。一般来讲,教学设计的内容包含教学目标、难点重点、学情分析、设计内容、课堂互动、教学评价和课后反思等内容。
  与以往教案相比,教学设计多出了学情分析和教学评价,并将课堂互动具体化。而且在设计内容中,也可以精确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安排、预测和应对。相对于教案,教学设计更加个性化、精确化,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因此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与教案不同的分析
  教学设计的进步,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传统的教案以“了解、理解、掌握”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以考试为目的。而今随着形成性评价等新评价方法的引入,多以学生掌握技能、原理等为具体目标。为此,教学设计多以“学生能够复述概念”“学生能够完成操作”等具体化的描述为目标。这不仅方便了课堂教学评价,也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有的放矢,为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和精准化提供了有效、易行的参考。
  教学设计的进步,还体现在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基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在基于教案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学经验不自觉地融合在教案中。这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不会有太多问题,但是对于年轻教师学习教学经验是非常不利的。新教师和学生年龄接近,在学生交流上有天然的优势。例如,年轻教师往往使用即时通讯软件与学生交流。因此年轻教师往往能够快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老教师在教学中的劣势。而教学设计将学情预测具体化后,方便了新老教师的交流。老教师可以将教学经验独立,以方便新教师学习。新教师可以将学情分享给老教师,共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学设计的进步,还体现在对时间的精确安排。一般认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有25%~30%的时间是精神高度集中的,而后学生的注意力会开始分散,在教学结束时,又有所回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重点、难点放置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在学生注意力降低时间段,改用微课、互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三、针对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的实例
  这里列举一个天津中医药大学在计算机文化课程改革中使用的教学设计实例。
  (1)教学目标。①知识:学生能够复述计算机类设备,包括一切能够进行数据处理的设备。学生能够根据应用判断所使用计算机的发展是否落后,能够复述数字化处理的5个步骤,能够通过查表将十进制和英文字符转换为二进制。②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填写数据化设备档案,合理地管理设备。③学习态度:通过对数字化处理过程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本课程的其他部分以及信息类的其他课程打好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目前都拥有多台数字化设备,如何管理和高效地使用这些设备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如果能在课堂上有效使用这些设备,能够帮助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教学设计(以互动为例)。课堂互动:请学生回忆自己有没有滥用电子设备的现象,教师点评。常见的现象有:翻看大量无关的网页、沉溺于游戏、网络交流多于面对面交流,等等。沉溺于电子设备,实际上是数据丰富、信息杂乱、知识荒漠的表现。相应地我们会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在网上搜索解决方案照做后问题即使得到解决,解决的方法也会被瞬间遗忘。
  相对于教案,教学设计将学习目标具体化,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方便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快速的评价。教学设计将学情分析独立细化,方便新老教师的交流,使教师能够在互相学习中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设计将教学时间安排精确化,使教师能够利用注意力分布的规律,提升教学效果。如前所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公共课教学部计算机教研室)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展物理理论教学的基础,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开展一些实验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与物理水平。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能力  在初中教学中,物理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
摘 要:为了加强高校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对现有培养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卓越计划恰恰适应了这种时代的发展需要,而校企合作是实现卓越计划的重要途径。企业是卓越培养模式的最佳环境提供者,是工程实践项目的主要来源,是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唯一途径,也是工程教育优化的反馈者。现有的校企合作是种粗放的、缺失市场约束机制的一种合作。政府必须加强宏观引导,出台相关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充分运用市场这
摘 要:高中化学学习不能脱离实验。化学实验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程度的检验,是化学教学之本。而化学实验课就是最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构建学生知识结构层次的检验手段。本文以高中化学教学为背景,结合实际教学情境与内容,探析了高中化学实验课与课外兴趣研究的生活化教学实践应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验课  1.化学实验课中的生活化教学实践  (1)构建教学情境的生活化理念。化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