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抗疫心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

来源 :中国学校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via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院校大学生抗疫心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再次经历突发危机事件时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与公众抗疫心态自检自助表,对山西医科大学9 399名在校本科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PCL-C总分(22.74±7.78)分,PTSD症状阳性率为5.3%,创伤再体验症状、回避麻木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7.0%,16.6%,8.6%,3个症状群中回避麻木症状均分最高,为(9.21±3.39)分,得分最高的2个条目为反复回忆创伤性事件(1.57±0.71)分、难以集中注意力(1.47±0.71)分.女生警觉性增高维度得分(6.82±2.61)高于男生(6.67±2.72)(t=-6.49,P<0.05);农村地区学生PCL-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城市地区,非医学生高于医学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P值均<0.05).抗疫心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的总分呈正相关(r=0.51,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源地、专业、抗疫心态是大学生PTSD症状的相关因素(P值均<0.01).结论 抗疫心态是大学生出现PTSD症状的重要相关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青少年学生求询特征,为评估当地学校艾滋病防控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艾滋病检测咨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杭州市上城区2016-2020年VCT门诊7~28岁学生咨询者1 223例,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青少年学生求询者占全部求询者的25.21%(1 223/4 852),主要求询原因以无高危行为为主(28.29%,346例),其次是男男性行为(26.41%,323例)和非商业非固定异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山东省学生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防控艾滋病在学生群体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9年山东省报告职业为学生的863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863例学生HIV/AIDS中,主要经同性性传播(763例,88.41%),样本来源以检测咨询(433例,50.17%)为主要发现途径.2010-2019年报告的学生病例占总病例数比例有增长趋势(x2趋势=30.21,P<0.01).同性性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视屏时间(screen time,ST)及抑郁症状现状及其关系,为制定青少年抑郁防控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个城区(5所中学)和1个郊区(3所中学)共2 140名学生进行MVPA、ST及抑郁症状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MVPA时间、ST以及两者组合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 89.72%的中学生MVPA时间未达标,女生(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