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具研发为中心的复合型农业教研基地建设策略研究

来源 :农业科技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产、优质、低耗生产,构建高效、环保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方式,其中农具现代化是提高农业活动效率、改善农民工作环境、提升农作物产量的重要保障.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以农具研发为中心,兼顾农业体验教育与高品质商品销售的复合型农业基地建设,在推动区域振兴、加强劳育教育、提升农具设计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文章基于复合型农业基地建设,创新性地提出“学研产创”建设模式,并从农业基地的区域优势出发,提出研发体系建设策略、教育体系建设策略、产业体系建设策略、创新体系建设策略等,以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
其他文献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及人民美好生活,种源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文章聚焦主要农作物和畜禽等种业,从种业保障能力、种业科技、种业创新主体和生物育种等方面总结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剖析我国种业发展的难点和问题,并从财政投入、重大项目、企业扶持、种业平台、体制改革和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为加快我国种业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有力支持.
校县合作模式在高职院校乡村工匠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从打造湖南农业校县合作新名片、定向培养县市区农村基层干部、校县企合作培养本土化乡村人才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南高职院校校县合作培养乡村工匠的实践,并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和政策层面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从激励高职院校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保障措施,以加强校县合作,推进乡村工匠培养.
农业融资担保是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问题的核心.文章以江苏南通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江苏南通农业融资担保惠农政策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健全多元化广覆盖担保机构体系、明确农业融资担保惠农体系定位、创建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估体系、完善农业融资担保资金补充机制、创建农业融资担保业务奖补机制等完善江苏南通农业融资担保惠农政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