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流动,塑造留守儿童人格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大学语言中心教授 何福胜

  送书包、送文具……每到6月,各地会推出不少给留守儿童送爱心的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庆祝儿童节的保留节目。
  民政部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这主要包含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儿童。但有专家在调研中发现,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农村儿童不是父母全部缺失,只是缺失一方,这也属于留守状态。
  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成为一个社会难题。在现实中,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犯罪等极端行为。怎样有效地关爱留守儿童,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一大考验。

心理问题突出


  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大部分留守儿童并不缺衣少食,有些孩子甚至会得到更多的物质补偿。对他们而言,最大的问题是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造成的心理问题。
  2015年6月,贵州毕节一名14歲少年带着3个妹妹服农药自杀,他们的身份便是留守儿童,这名少年在留下的遗书中写道:“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清零了。”
  他的心理症结是在多年的留守中形成的。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心理行为健康问题是当前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健康问题,留守儿童感到孤独、沮丧、想离家出走、自我伤害的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而且问题随着年龄增加更加凸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者张丹丹2013年对南方沿海一所男子监狱调研发现,16岁之前有留守或单亲背景的服刑人员比例比普通农民工高出一倍多。
  更让张丹丹等研究者担忧的是,留守儿童背景的犯人入狱之后,他们的孩子成为第二代留守儿童,两代人命运呈现代际传递。

心灵帮扶不足


  “我喜欢过年,过年爸爸妈妈就能回来;我也不喜欢过年,过了年,他们就走了。”这是一名留守儿童袒露的心声。
  很多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有的甚至一年接不到一次父母电话。《2018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约40%的儿童一年与父母亲见面的次数不超过两次,约20%的儿童一年与父母联系的次数不超过4次。
  长期缺乏陪伴与亲子联结较弱,导致留守儿童被消极情绪裹挟。消极情绪夹杂对父母的怨恨,超过10%的留守儿童说父母“已死”。
  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年老体弱的祖父母隔代照料,弱弱相助的生存模式普遍“重养轻教”,留守儿童的心理难以被关注与满足。
  然而,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关怀却普遍不足。“学校是留守儿童重要的成长场所,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老师普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语言中心教授何福胜表示。
  他发现,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更谈不上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留守儿童因父母缺失而产生的情感空白无法填补。而性格闭锁、人际交往不良,加上缺乏家长管教而学习成绩下滑等原因,留守儿童在学校里反而增添了新的心理压力。
  更有甚者,随着校园欺凌事件的上升,留守儿童群体成为施暴者和受害者双重重灾区。
  与此同时,政府与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灵帮扶也明显不足。虽然我国近年来在不断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但是,关爱主要在物质帮扶、救助、保护等方面,鲜有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具体内容,尤其缺乏可操作细则。
  心理关爱难度远高于物质资助,社会组织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灵帮扶也非常有限。
  《2018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认为,“对留守儿童心灵帮扶的有效路径是提升核心自我评价与改善亲子关系。”而一项基于腾讯公益的抽样调查显示,国内每年对留守儿童帮扶捐助中,仅有12.77%是针对上述两条路径进行的。

让爱流动起来


  长期以来,留守儿童都被当成弱势群体,是被同情的对象。但事实上,当人们以同情心态走近他们时,很可能给他们带来二次伤害。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涉及面广,亲子分离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为解决这一难题,上海一家公益机构进行了探索,从留守儿童家庭最根本的关系困境入手,设计了“爱的共振腔”模型,破解留守儿童心灵关爱难题。
  这一模型从留守儿童、监护人、父母、学校这些核心主体开始,逐层推进,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爱的自我责任者,进而邀请社会组织、教育局、政府、企业和媒体加入建设,形成小到家庭、大到班级、学校,乃至社会的“爱的共振腔”。
  在这个模型中,每个个体都有“爱”出发,鼓励社会系统中的每个人都成为“流动爱”的主体。从调研数据看,“爱的共振腔”建设成效非常显著。以2017年2月前入户式家访的221户留守儿童为例,经过“爱的共振腔”建设,80%留守儿童家庭中亲子关系得到改善,65%留守儿童和61%家长心理状态改善,而祖父母们“明显改善”的达70%。
  “关键在于,它让留守儿童从被同情的对象变成负责任的主体。”何福胜希望能进一步推广“爱的共振腔”模型,“志愿者推动留守儿童主动流动‘爱’给监护人、父母、老师,让他们体验到亲人间纵使相隔千山万水也是相爱相连的,也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丰饶、爱的饱满,进而提升心理品质,确立中正挺拔的人格,这也是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基础。”
其他文献
“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点任务。要以出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契机,以法治手段推动根治欠薪问题。”在12月13日召开的全国农民工工作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指出。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此前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此次常务会议明确: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事
敲门,简单吗?  敲门,容易吗?  敲门,敲得开吗?  敲开了物理之门,心灵之门,能敲得开吗?  敲不敲门?  今天,住进城市新社区的朋友,许多人失去了向邻居敲门的勇气,面临着敲门困境!  城市快速发展,新楼盘拔地而起,高楼大厦组成的新社区,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社区主体。搬进新社区,无论是生活配套、居住环境还是居住条件,等等,民生服务,大大改善。  新社区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居民通过市场,货币化购买房屋
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得到大规模场景应用,推动广大公众适应和习惯云上生产生活。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全天候、零距离、少接触、体验良好、价格优惠的直播带货火遍神州大地,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大小明星、网络达人等成为带货主播,
解决垃圾围城围村问题,是重要的民生课题,事关美丽中国建设、事关城乡居民健康,是一个躲不开的课题。  由于担忧垃圾焚烧带来的环境隐患,近年,垃圾焚烧项目因周边群众反对而被叫停的时有发生。6月底,湖北仙桃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被叫停就是较为典型的案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注意到,就在仙桃市政府通告暂缓建设垃圾焚烧项目的第二天,邻近的潜江市也发布通告:“决定停止引进奥古斯特项
宿州萧县新庄镇沟头村,医生上门体检。  子女均在外务工,79岁的独居老人孟美玲外出买菜成了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孟美玲的儿子将情况反映给了村干部。  考虑到孟美玲的实际情况,宿州市砀山县赵屯镇蒋庄村党总支安排自然村网格党员承担起帮老人买菜、代缴电费等任务,为一家人消除了后顾之忧。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重要指示精
“村村寨寨嗨,打起鼓,敲起锣 ,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嗨,架起幸福桥……”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唱出了一个跨越千年的民族—佤族的真实生活。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的现场,有一位来自云南西盟县少数民族地区“特殊”观礼者—岩克姆,在大阅兵之前,他刚刚领取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奖”。  之所以说岩克姆“特殊”,是因为在69年前,他的外公拉勐作为佤族部落头人代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不获全胜,决不 收兵。”  6月底的一个炎热午后,81岁的刘招娣和76岁的薛凤如两位老人坐在寨里村村部大楼的一楼长椅上,手拉着手,有说有笑地聊着天。  两位老人都是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寨里村的村民,均是五保户家庭,她们此次来村部,是为了咨询上个月去医院看病的费用可否还按此前的标准报销。从龙家圈街道扶贫干部孙志鹏口中得到肯定答复后,老人们连声道谢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此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一年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先后赴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对黄河治理保护进一步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科学及时处理好黄河流域环保信访问题是落实
“两块钱一盒鸡蛋”“一毛钱一棵白菜”……近段时间,一些互联网平台先后砸重金进军社区团购,通过低价促销“粗暴获客”,为抢占市场,各团购平台频亮奇招,限时秒杀、天天免费拿、万人团购……这样的套路对于广大消费者并不陌生,自网约车肇始,共享单车、长租公寓等领域先后出现过“烧钱”模式,每次资本过后都留下一地鸡毛。  社区团购也不例外,喧哗与骚动的背后,潜藏着资本冷却后的茫然与不安。有评论近日指出,掌握着海量
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学校体育的探路工程。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中国足协等部门联合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将新时代校园足球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具体落实到推广普及、教学训练、竞赛联赛、体教融合、科学研究、宣传引导等八大体系之中。  其中,明确将“普及重心下移到幼儿园”确定为接下来的主要任务之一。《行动计划》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