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密封也不易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ior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卷密封源于我国唐代。据《隋唐嘉话》记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号,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不过,武则天所创的糊名之法,只是用于吏部升迁官吏的考试,还没有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项制度。到了宋代,“糊名”才正式用于科举,称“封弥”。元朝以后,它叫作“弥封”。明清时期一直沿用此法,直至科举结束。
  宋朝时期,曾经有人击登闻鼓,投诉科举评阅试卷不公。后来,陈靖上疏,建议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糊名之法。宋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召集朝中大臣商议后,开始在殿试中使用糊名法。从此,糊名之法不但成了殿试的定例,还被逐步推行到各级常科考试中,成了古代“高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但是,自从密封试卷实行以来,拥护与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就拿宋朝来说,拥护密封试卷的人有包拯、欧阳修等,反对密封试卷的人有范仲淹、苏颂等,他们各执一词,述说密封试卷的利弊。其实,不管反对的人如何攻击,事实证明,密封试卷是古今“高考”最公平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
  两个古人笔记中记载的事例,可以说明密封试卷在“高考”中的必要性。一个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事例,另一个是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的事例。
  宋仁宗时期,国子监有个学生叫郑獬,非常有才气,但又非常自負,对国子监选拔考生时把他排在第五名很有意见,十分不平。按照惯例,考试结果公布后,被录取的学生要向国子监的主管官员写信致谢。但是在感谢信中,郑獬不但对自己名列第五牢骚满腹,还把国子监祭酒比作劣等的驽马、挡路的顽石,把自己比作埋没的千里马和巨鳌。国子监祭酒看后非常生气,从此衔恨在心。
  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郑獬通过会试后参加殿试,主考官恰恰又是那位国子监祭酒。这位主考官极力想让郑獬落榜,以报其当年的不逊之仇。当他看到一份试卷文笔极像郑獬的卷子时,立即将其淘汰掉了。但当阅卷完毕拆封以后,他发现那份卷子根本不是郑獬的,而郑獬偏偏中了当年的状元。
  另一件就是苏轼意欲录取李廌而未果的事情。李廌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深得苏轼的赏识。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苏轼主持省试时,认定有份卷子是李廌的试卷,就在试卷上大加赞扬,还对同为考官的黄庭坚吹嘘道:“是必吾李廌也。”并将其设法定为了第一名。可等拆号一看,他录取的不是李廌而是章援。就这样,章援成了第一名,李廌却名落孙山。
  那么,既然密封试卷对“高考”如此之公平,范仲淹、苏颂等人又为什么反对呢?他们的观点如出一辙,那就是“高考”试卷密封只看试卷优劣,不看平时德才,这与如今一些人的观点又何等相似呀。但是,正像包拯反驳范仲淹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实际德行很难核实,何况考官未必都能以公心取人,他们“或缘其雅素,或牵手爱憎,或迫于势要,或通于贿赂”,很容易做出不公的事情,要想维护“至公”的“高考”手段,“高考”试卷密封,依然势在必行。 刘绍义 55
其他文献
英国在16世纪末时实际上还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但强有力的君主制给英国带来了早期的辉煌,在海外扩张和贸易不断拓展的同时,这个岛国的面貌和气质,也在悄然转变。  倫敦城的面积扩大了一倍,1600年时人口已经超过了20万,成为欧洲第一大城市。在贯穿伦敦的泰晤士河北岸,集中了城市的壮丽建筑;南岸则布满了各种剧院。今天,当年的那些剧院已难觅踪影,却有一座剧院例外。  这座圆形建筑名叫“环球剧院”。它建成于
唐德宗时,沧州南皮(今河北南皮)人贾耽,任山南东道(治所在湖北襄阳)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德宗因为避乱,在梁州(今陕西汉中)建立了临时行营。贾耽有事要向德宗奏报,便派行军司马樊泽前往梁州,不料这一去,竟给他带回来一个意外的消息。  樊泽返回时,贾耽正设酒宴与人饮酒,忽然下属报告有朝廷的紧急文书,他打开一看,诏令樊泽代替贾耽节度使的职务。贾耽看罢,把文书揣到怀中,不动声色地继续喝酒。酒宴结束
无论外貌特征,还是生活习性,在中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育雏的中华秋沙鸭都颠覆了人们对于鸭子的常规概念。  有别于普通鸭子嘴巴扁平的特点,中华秋沙鸭的嘴尖而窄。尖窄的嘴前面还带有弯钩,边缘处呈锯齿状,这让它可以生吞下七腮鳗、杜父鱼等皮肤黏滑的鱼类,而且鱼一旦被其捉住,就很难逃掉。  有异于普通鸭子羽毛一身单纯的浅黄色,雌性和雄性的中华秋沙鸭有着截然不同而又同样醒目的“漂亮外衣”。成年雌性中华秋沙鸭头部为
2017年12月3日,中央电视台重磅推出大型文博探索系列节目《国家宝藏》,引发强烈反响。在首期节目中,有一位来自苏州的“国宝守护人”赢得了广泛关注。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唯一传承人仇庆年。这个被遗忘了半个多世纪的“颜料匠”,第一次从狭小昏暗的工作室里走出,来到了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饱含深情地向世人讲述中国颜色的传奇。    中国颜色,是北宋旷世名作《千里江山图》上
易莜辞掉了薪酬优厚的工作,在北京五道营胡同内,开了一家甜品店。  易莜在室内设计了一个山水庭院,店内的桌子和椅子都是原木的黄,陶器是深沉的黑,墙壁是无瑕的白,植物是青翠的绿。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古朴、优雅、宁静而悠远的气息扑面而来。易莜给小店取名“观品”——有香有色,有花有果,有视觉的享受,也有味蕾的舒展。  如何让自己的甜品店与众不同呢?易莜发现,北京的甜品店千篇一律,都是销售西式下午茶,而中
下午,我从小区门口经过,看到两个孩子在玩八哥。八哥被一根细绳系着,还没有扑腾三两下就栽倒在地上,凄厉地叫着,听着让人揪心。尽管八哥的翅膀已经支棱着,连羽毛都有些散乱了,但两个孩子乐此不疲——把八哥抛向空中,然后跟在它身后撵着。  几次挣扎之后,八哥不动弹了。就是把它扔到空中,它也像石头一样坠落下来,不扇动一下翅膀。牵着八哥的小胖子说:“八哥耍赖,讨打。”说着,他一脚踢在八哥身上,八哥翻了两个跟头才
奥巴马、扎克伯格、爱因斯坦和很多成功人士们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他们每天的衣着打扮都是一样的。试想:如果总统在电视上发表讲话时不是西服革履,扎克伯格没穿他那条牛仔裤和那件灰色T恤,会有怎样的效果呢?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成功人士在衣着方面都缺乏多样性?他们肯定是买得起各式各样的名牌服装,而且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如果愿意话,完全可以成为时尚的引领者。细细玩味分析,这种现象的
大学毕业后,我在南京某个研究院工作,工作地址在郊区,工作内容是定井位。我们需要根据地震波探测到的信息,去研究地下岩层的构造,然后分析哪里可能有石油,最后确定在哪里打预探井。  父母觉得我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国企、铁饭碗。我却在每一个清晨和黄昏独自一人的时候,感到深深的茫然和恐惧。我常常爬到楼顶的露台,看着远方的天空从灰蓝渐渐变得暗淡,暮色四合的时候,天空升起的不是炊烟,而是附近化工厂高耸的烟囱肆无忌
六月里的一天,青草对榆树的影子说:“你左右摇晃得过于频繁了,你扰乱了我的安静。”  影子答道:“不是我,不是我。朝天空看吧。有一棵树,在太阳和大地之间,在风中左右摇晃着哩。”  青草便抬起头来,第一次看到了那棵榆树。青草在心中思忖,“哎,瞧瞧,有一棵比我还大的青草哩。”  于是,青草就默不作声了。
早在学生时期,肖雯就显得有些另类。  起因是高考拿了高分,明明一手好牌,却偏偏要填报中文系。就算肖妈见识不广,也知道中文系的就业每况愈下,读金融、建筑、管理类专业多好,高薪、热门又体面,为什么非要飞蛾扑火呢?  母女俩华山论剑三百回合,肖妈不敌,请来肖雯正在名校读法律专业的表姐蒋婉现身说法。谁知,走进家门的蒋婉把肖雯护在身后,反而倒戈了,并对肖妈说:“就尊重肖雯自己的决定吧。”  说罢,两个姑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