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财政总收入约有35%被用于事业单位人员的消费,这种现状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在此,笔者在本文中对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的综合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了浅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加强;综合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目的是为了使事业单位能够在经营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综合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事业单位的综合预算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使其能够更好的履行职能和实现总体目标。
一、目前事业单位综合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的意识相对薄弱
良好的预算管理意识是事业单位不断提高自身社会效益和更好为社会服务的有力保证。在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个别工作人员预算管理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甚至单纯的认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等同于会计内部预算管理,有些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人员没有对经费的支出进行严格的把关,对经费支出的控制意识比较薄弱,使得事业单位的审批手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种内部预算管理意识的薄弱使得事业单位出现了很多腐败的现象,例如挪用公款、擅自改变项目资金用途等。预算管理的意识相对薄弱就会导致财务的支出审批手续不严格、超预算开支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2.预算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事业单位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但由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意识相对薄弱,尤其是对于会计工作来说,要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程序,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的实现目标,就需要管理人员对于预算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强化。个别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管理制度也渐渐趋于随意化。尤其是财务工作人员对于他们的岗位职责不明确,对于他们所要履行的义务也不明确,他们的操作程序不规范,使得很多固定资产长期处于无专人管理的状态,同时损坏和丢失现象也时有发生,渐渐的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使用中出现了很明显的漏洞,比如填报项目时过于笼统、模糊、随意和不够细化,导致了事业单位的预算已经渐渐失去意义。
3.监督力量不够
在目前,个别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部门没有监督队伍或是监督力量不够,这些监督组织就好像一个摆设,完全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个别事业单位一直都只是在实行“一支笔”、“一把手”的内部财务预算审批控制,内部监督人员都是由领导一手安排的,因此其监督力量可想而知,使得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监督力量弱化。有时候尽管查出了问题,但由于责任不明确或是轻视规定,使得这些人逍遥法外,造成监督性质的扭曲。
二、加强事业单位综合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1.增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
要增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就要为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预算管理氛围,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执法人员、监督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服务。首先,单位的管理人员要从我做起,为财务预算人员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试想一下,如果连管理层都不愿意主动转变观念,要怎样去带领自己的下属们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呢?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1)事业单位必须要建立起本单位预算管理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事业单位的宏观管理水平。(2)要加强各部门的参与,在单位内树立预算强化管理观念,强化各部门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
2.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
要保证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效果的提高,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预算管理体系制度。在健全管理制度中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加强以预算、控制和评价作为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制定一套完善而又规范的预算管理体系。当然,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规范预算、资金以及费用的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批和监督管理制度。(2)规范职能,加强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的严格划分,对各个相关部门实施政治和财务控制教育,促使各部门人员在自己的义务和权利范围内做好本职工作和行使职权。(3)严惩不法分子,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强调责任追究,保证执法人员的规范化操作。
3.强化事业单位的内外部监督管理
要想從更大程度上提升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单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监督管理,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内部监督制度,保证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保证其工作和执法人员的客观性。还可以充分发挥内部预算审计的“一审、二帮、三促进”的作用,使预算审计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把握财务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事业单位还必须依靠外部的力量来反馈自己内部的工作情况,不断的完善内外部监督制度。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作,在进行该项工作时不能够操之过急,应该要掌握好实施的力度与方法,以此发挥出该项工作所能够达到的最大作用与优势。
三、结语
只有事业单位的全体人员不断努力,不断增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内外部监督管理,才能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许莉英: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2,(24):209.
[2]石 磊: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118.
[3]李 菁: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09,(11):137.
关键词:事业单位;加强;综合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目的是为了使事业单位能够在经营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综合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事业单位的综合预算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使其能够更好的履行职能和实现总体目标。
一、目前事业单位综合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的意识相对薄弱
良好的预算管理意识是事业单位不断提高自身社会效益和更好为社会服务的有力保证。在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个别工作人员预算管理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甚至单纯的认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等同于会计内部预算管理,有些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人员没有对经费的支出进行严格的把关,对经费支出的控制意识比较薄弱,使得事业单位的审批手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种内部预算管理意识的薄弱使得事业单位出现了很多腐败的现象,例如挪用公款、擅自改变项目资金用途等。预算管理的意识相对薄弱就会导致财务的支出审批手续不严格、超预算开支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2.预算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事业单位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但由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意识相对薄弱,尤其是对于会计工作来说,要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程序,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的实现目标,就需要管理人员对于预算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强化。个别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管理制度也渐渐趋于随意化。尤其是财务工作人员对于他们的岗位职责不明确,对于他们所要履行的义务也不明确,他们的操作程序不规范,使得很多固定资产长期处于无专人管理的状态,同时损坏和丢失现象也时有发生,渐渐的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使用中出现了很明显的漏洞,比如填报项目时过于笼统、模糊、随意和不够细化,导致了事业单位的预算已经渐渐失去意义。
3.监督力量不够
在目前,个别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部门没有监督队伍或是监督力量不够,这些监督组织就好像一个摆设,完全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个别事业单位一直都只是在实行“一支笔”、“一把手”的内部财务预算审批控制,内部监督人员都是由领导一手安排的,因此其监督力量可想而知,使得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监督力量弱化。有时候尽管查出了问题,但由于责任不明确或是轻视规定,使得这些人逍遥法外,造成监督性质的扭曲。
二、加强事业单位综合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1.增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
要增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就要为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预算管理氛围,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执法人员、监督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服务。首先,单位的管理人员要从我做起,为财务预算人员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试想一下,如果连管理层都不愿意主动转变观念,要怎样去带领自己的下属们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呢?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1)事业单位必须要建立起本单位预算管理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事业单位的宏观管理水平。(2)要加强各部门的参与,在单位内树立预算强化管理观念,强化各部门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
2.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
要保证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效果的提高,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预算管理体系制度。在健全管理制度中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加强以预算、控制和评价作为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制定一套完善而又规范的预算管理体系。当然,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规范预算、资金以及费用的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批和监督管理制度。(2)规范职能,加强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的严格划分,对各个相关部门实施政治和财务控制教育,促使各部门人员在自己的义务和权利范围内做好本职工作和行使职权。(3)严惩不法分子,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强调责任追究,保证执法人员的规范化操作。
3.强化事业单位的内外部监督管理
要想從更大程度上提升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单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监督管理,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内部监督制度,保证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保证其工作和执法人员的客观性。还可以充分发挥内部预算审计的“一审、二帮、三促进”的作用,使预算审计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把握财务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事业单位还必须依靠外部的力量来反馈自己内部的工作情况,不断的完善内外部监督制度。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作,在进行该项工作时不能够操之过急,应该要掌握好实施的力度与方法,以此发挥出该项工作所能够达到的最大作用与优势。
三、结语
只有事业单位的全体人员不断努力,不断增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内外部监督管理,才能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许莉英: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2,(24):209.
[2]石 磊: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118.
[3]李 菁: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09,(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