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C及其受体CXCR3在胃癌肝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hong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人干扰素诱导T细胞α亚族趋化因子(I-TAC)及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分析其在胃癌肝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组织(伴肝转移)标本30例作为研究组,另择同期胃癌(不伴有肝转移)手术标本35例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I-TAC及CXCR3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上述两者的表达水平与常见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

研究组中I-TAC及CXCR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I-TAC在研究组中阳性表达率(93.33%)高于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3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CXCR3在研究组中阳性表达率(83.33%)高于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45.71%),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5)。相关性分析表明,CXCR3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呈正相关。

结论

伴肝转移胃癌组织中存在I-TAC及其受体CXCR3的特异性激活,提示I-TAC/CXCR3信号传导通路在胃癌肝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方法 从2017.4月~2018.4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病患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管理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1.6 mg胸腺肽α1,隔日1次,皮下注射.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及培养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4% (25/36),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