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GDM患者1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指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记录两组体重增长情况、血糖、血脂水平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体重指数(BMI)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羊水污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早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窘迫等发生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患者实施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能有效控制体重增长,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关键词]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血糖
[中图分类号]R714.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18-90-04
妊娠期糖尿病(GDM)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约为4.3%。GDM患者体内会有胰岛素抵抗出现,对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产生影响,可诱发孕妇出现羊水过多,流产、早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等并发症,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研究显示,对GDM患者予以孕期针对性营养干预能有效避免血糖升高、控制体重增长,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本研究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部分G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GDM患者1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中74例,年龄21~41岁,平均(30.1±2.4)岁;产次1~3次,平均(1.32±0.26)次;初产妇56例,经产妇18例。对照组中74例,年龄22~40岁,平均(30.1±2.4)岁;产次1~3次,平均(1.34±0.24)次;初产妇58例,经产妇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批准。
1.2診断和入选标准
(1)诊断标准:参考《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关于GDM的相关诊断标准:禁食8~12h于抽血前,实施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餐后1h血糖≥10.3mmol/L,餐后2h血糖≥8.6mmol/L,空腹血糖值≥5.6mmol/L,符合上述≥2项即可诊断为GDM。(2)纳入标准:均确诊为GDM;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单胎妊娠;(3)排除标准:精神系统、血液系统异常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结缔;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有不良孕产史;近期内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1.3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指导,包括孕妇心理健康保健、孕期保健、母乳喂养护理以及新生儿护理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1)对患者开展健康讲座并对其实施健康宣教,详细了解患者孕期膳食情况、饮食习惯和体重增长趋势,对其实施综合评估,判断其进食结构和运动量正常与否,为其制定个性化的体重控制方案。(2)定期对患者实施孕检,结合超声检查情况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定期随访;予以患者针对性的营养教育,为患者提供营养咨询,对其热能的供给予以调整;(3)引导患者进行适当且有规律的运动,如餐后30min散步等,以不出现宫缩和疲劳为度;告知其孕期科学膳食,避免因体重过度增长,增加剖宫产率和巨大儿出生率,纠正患者及其家属的错误健康理念,引导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4)告知患者血糖测量方式和理想控制范围,以便其行血糖自我检测;必要时可予以胰岛素治疗,避免其发生低血糖;针对部分血糖异常或BMI异常的患者,引导其记录日常膳食情况,寻找致病因素,予以针对性的干预。定期予以电话回访,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干预后体重增长情况、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血脂(TC、LDL-C、HDL-C、TG)水平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其中并发症包括羊水污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早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窘迫等。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体重水平比较
观察组平均BMI增长(12.86±2.61)k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54±3.52)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4,P<0.05)。
2.2两者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糖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脂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羊水污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早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窘迫等发生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GDM属内分泌疾病,胰岛素分泌异常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孕妇在妊娠期会出现较大的身体机能改变,加上其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会增加糖尿病出现的几率。GDM容易诱发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事件。早期发现并予以有效的干预是减少母婴发生并发症的关键。
大量研究显示,通过合理膳食结构的建立有>4/5的GDM患者可维持血糖稳定对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小。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各项糖代谢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可见合理的饮食干预,既能满足母婴的影响需求,又可保持患者血糖稳定。糖代谢异常可导致患者代谢系统存在过重的负担,对正常的脂代谢造成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血脂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能较好的预防血脂代谢紊乱,保障母婴健康。
孕前肥胖的孕妇与非肥胖者相比,在孕期发生GDM的危险性较高,是因肥胖者机体内的胰岛素抵抗较高,不耐受葡萄糖,其会出现脂代谢紊,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时可累及胎盘,增加妊高征发生的危险性。在孕前有效的控制BMI增长,定期检测孕期体重,使其稳定增长,对减少妊娠并发症尤为重要,能有效保障母婴健康。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平均BMI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营养健康宣教和干预能维持患者体重适宜增长。孕期血糖持续增加且保持高血糖水平,会导致患者体内多个系统受到损伤,提高胎儿宫内缺氧、胎儿死亡率等发生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中妊娠并发症和早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均明显降低,可见,对GDM患者实施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能定期检测患者血糖水平,予以早期筛查、诊断、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分析原因在于个体化营养指导中综合评估患者饮食习惯、膳食情况以及体重增长情况等,为其制定针对性的体重控制方案;对患者进行孕期健康宣教,告知其合理运动及饮食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和积极性;叮囑患者定期到院孕检,告知其测量血糖方式,叮嘱患者自我监测血糖,避免其出现低血糖;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防止体重多度增长;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为患者提高营养咨询,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量调整其体重控制方案,加强患者对体重控制、血糖、血脂的认知,利于保障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对GDM患者实施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能有效控体重增长、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关键词]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血糖
[中图分类号]R714.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18-90-04
妊娠期糖尿病(GDM)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约为4.3%。GDM患者体内会有胰岛素抵抗出现,对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产生影响,可诱发孕妇出现羊水过多,流产、早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等并发症,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研究显示,对GDM患者予以孕期针对性营养干预能有效避免血糖升高、控制体重增长,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本研究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部分G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GDM患者1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中74例,年龄21~41岁,平均(30.1±2.4)岁;产次1~3次,平均(1.32±0.26)次;初产妇56例,经产妇18例。对照组中74例,年龄22~40岁,平均(30.1±2.4)岁;产次1~3次,平均(1.34±0.24)次;初产妇58例,经产妇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批准。
1.2診断和入选标准
(1)诊断标准:参考《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关于GDM的相关诊断标准:禁食8~12h于抽血前,实施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餐后1h血糖≥10.3mmol/L,餐后2h血糖≥8.6mmol/L,空腹血糖值≥5.6mmol/L,符合上述≥2项即可诊断为GDM。(2)纳入标准:均确诊为GDM;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单胎妊娠;(3)排除标准:精神系统、血液系统异常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结缔;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有不良孕产史;近期内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1.3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指导,包括孕妇心理健康保健、孕期保健、母乳喂养护理以及新生儿护理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1)对患者开展健康讲座并对其实施健康宣教,详细了解患者孕期膳食情况、饮食习惯和体重增长趋势,对其实施综合评估,判断其进食结构和运动量正常与否,为其制定个性化的体重控制方案。(2)定期对患者实施孕检,结合超声检查情况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定期随访;予以患者针对性的营养教育,为患者提供营养咨询,对其热能的供给予以调整;(3)引导患者进行适当且有规律的运动,如餐后30min散步等,以不出现宫缩和疲劳为度;告知其孕期科学膳食,避免因体重过度增长,增加剖宫产率和巨大儿出生率,纠正患者及其家属的错误健康理念,引导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4)告知患者血糖测量方式和理想控制范围,以便其行血糖自我检测;必要时可予以胰岛素治疗,避免其发生低血糖;针对部分血糖异常或BMI异常的患者,引导其记录日常膳食情况,寻找致病因素,予以针对性的干预。定期予以电话回访,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干预后体重增长情况、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血脂(TC、LDL-C、HDL-C、TG)水平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其中并发症包括羊水污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早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窘迫等。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体重水平比较
观察组平均BMI增长(12.86±2.61)k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54±3.52)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4,P<0.05)。
2.2两者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糖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脂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羊水污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早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窘迫等发生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GDM属内分泌疾病,胰岛素分泌异常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孕妇在妊娠期会出现较大的身体机能改变,加上其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会增加糖尿病出现的几率。GDM容易诱发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事件。早期发现并予以有效的干预是减少母婴发生并发症的关键。
大量研究显示,通过合理膳食结构的建立有>4/5的GDM患者可维持血糖稳定对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小。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各项糖代谢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可见合理的饮食干预,既能满足母婴的影响需求,又可保持患者血糖稳定。糖代谢异常可导致患者代谢系统存在过重的负担,对正常的脂代谢造成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血脂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能较好的预防血脂代谢紊乱,保障母婴健康。
孕前肥胖的孕妇与非肥胖者相比,在孕期发生GDM的危险性较高,是因肥胖者机体内的胰岛素抵抗较高,不耐受葡萄糖,其会出现脂代谢紊,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时可累及胎盘,增加妊高征发生的危险性。在孕前有效的控制BMI增长,定期检测孕期体重,使其稳定增长,对减少妊娠并发症尤为重要,能有效保障母婴健康。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平均BMI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营养健康宣教和干预能维持患者体重适宜增长。孕期血糖持续增加且保持高血糖水平,会导致患者体内多个系统受到损伤,提高胎儿宫内缺氧、胎儿死亡率等发生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中妊娠并发症和早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均明显降低,可见,对GDM患者实施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能定期检测患者血糖水平,予以早期筛查、诊断、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分析原因在于个体化营养指导中综合评估患者饮食习惯、膳食情况以及体重增长情况等,为其制定针对性的体重控制方案;对患者进行孕期健康宣教,告知其合理运动及饮食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和积极性;叮囑患者定期到院孕检,告知其测量血糖方式,叮嘱患者自我监测血糖,避免其出现低血糖;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防止体重多度增长;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为患者提高营养咨询,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量调整其体重控制方案,加强患者对体重控制、血糖、血脂的认知,利于保障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对GDM患者实施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能有效控体重增长、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