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铸轴承钢线材中心黑点产生机理及对策

来源 :宝钢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心偏析是钢锭凝固过程中常见的主要缺陷,对材料最终性能有显著影响。钢锭尺寸越大,凝固时间越长,偏析程度越严重。模铸生产的轴承钢GCr15线材产品易出现中心黑点缺陷,经过试验检测、现场测温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确认黑点缺陷是由于模铸帽口中心碳、铬等元素偏聚引起的。在采取降低浇铸过热度、加强帽口保温和钢锭带模热送等工艺措施后,基本解决了黑点缺陷问题。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终锻温度对GH4169合金Φ130mm径锻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和终锻温度过低时,棒材心部虽然获得了细于ASTM11级的晶粒,但表面甚至R/2处
钢板的感应加热工艺中,升温速度和升温曲线影响钢板的温度分布。对感应加热炉内磁场进行测量,分析了磁感应强度的分布,确定了感应加热温度分布的均匀区域;设置测温点测量不同
宝钢1号高炉(3代)快速大修扩容后,在工艺、设备方面都进行较大的调整,采用了并罐式无料钟上料系统、炉体采用铜冷却壁、煤气干法除尘等多项先进技术。面对新的生产条件,高炉
介绍了涂层的结构、涂层主要设备特点及控制的方法;对涂层机生产中遇到的堵转问题进行了剖析。从涂层机的压力控制模型、控制及反馈元件、运行参数等方面,总结了现场实际使用
连铸工艺是从液态钢水到固态铸坯的传热凝固过程,温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在二冷区,铸坯表面温度是设计二冷配水制度的重要依据,铸坯表面温度的控制是确保铸坯质量的
通过定量统计分析影响热轧带钢产品质量各因素,针对宽度控制精度、卷形、卷取温度等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工艺优化、完善一级和二级自动控制系统,宽度控制命中率由原来的97.79
为了降低铁精矿硫品位,提高选硫回收率,对梅山铁矿矿石性质和浮选生产工艺进行分析,针对矿石含硫不同开展了实验室试验、现场工业试验、电化学调整剂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磨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