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音乐乐理创新教学方向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理论基础也称为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尤其是针对中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来说,学生通过乐理的学习能正确和直观的认识音乐,便于今后能有效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为将来就业做好铺垫。因此,学习乐理是中职院校学生学习音乐的前提,然而目前中职院校在关于乐理教学方面还存在些许弊端和问题,不利于音乐乐理教学的创新发展,为此,本文就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阐述,并给予创新教学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音乐乐理教学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99-01
   目前,中职院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乐理作为音乐学习的基础,如何做好其教学则成为中职院校努力探索的方向。音乐教学随着我国不断完善的教育方针也在不断更新,教学应服务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需求,如果依旧是枯燥陈旧的纯理论乐理教学,则不能跟上未来社会发展脚步,所以,中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音乐乐理教学措施,从而促使这门学科不断朝着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前进。
   1.音乐乐理知识相关概述
   乐理全称为音乐理论基础,涵盖和声、调式调性、读谱记谱等内容,通过掌握简单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性及对乐谱的理解能力。记谱的方法是乐理中很关键的一点,中国古代将记谱分成了几大类别,一个是文字谱,另外一个工尺谱,如果在运用不同乐器时,还有琴谱及琵琶谱之分。可以说乐曲是为了传播和再现,不管使用什么样记谱法,其根本目是为了将音乐准确的记录下来。
   乐理的主要性质包括:①音色;②音的长短;③音的高低;④音的强弱。其中音的高低和长短在音乐表现中最为重要,演唱一首歌曲,不管是乐器伴奏还是单纯的人声演唱,或调子该如何定,唱的声音是大还是小,音强还是弱,这首歌曲的旋律依旧没有变化。但如果改变了这首歌曲的音的长短或音高,则会严重影响到音乐的感受。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也是最能触动感官的体现,它的发音体振动由基音、泛音等多种谐音组成,特定的音色与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有关,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形成了多元化的音乐世界。
   2.中职院校音乐乐理教学现状
   中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的音乐基础较薄弱,对于他们来说,枯燥的纯理论知识是不会调动听课积极性的,课堂内外不能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尤其是当学生面对流行音乐热潮的今天,在听教学讲解传统的乐理知识,是无法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共鸣的。如果学生还是向以往一样照单全收教师的教学理论,在音乐方面是无法有成就的。音乐是一项具有灵动性的科目,它能充分唤醒人们的耳朵,跟随着音乐去寻找前进的方向,因此乐理作为音乐知识的第一关,如果不加强其创造性,势必会和当今社会脱节。此外,实行专人专课的授课方式一直是中职院校音乐乐理所实施教学措施,其授課内容、教学技术无法和其他科目之间有连接性,不能相互交流和促进,总的来说,还是中职院校教师对乐理教学的认识度不足,教师都把重点放在了视唱练耳方面,忽略了乐理的存在,以致乐理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学习任何音乐理论都要密切联系音乐的感性体验,如果不深处实际音乐环境中,是无法深刻认识音乐理论等问题的,然而失去鲜活的感性特征,音乐乐理等理论课程就会变得沉闷烦躁,降低学生对乐理知识学习的兴趣。
   3.创新中职院校音乐乐理教学措施
   3.1 运用现代化手段创新乐理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运用多媒体教学,它形式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使原本鼓噪的教学课堂变得趣味横行。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化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以及有明显的优势,如再现情景以及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种具有很强直观性的教学模式。如果在乐理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听觉,将声音听觉融入到乐理知识中,在实践中展现抽象的理论知识,使教学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精彩的画面和恰当的音乐能直接生动的展现乐理知识,改变以往课堂的枯燥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受到了双重刺激,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便于理解音乐,以此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还能缩短教师板书时间,增加与学生互动沟通的机会,如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可以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比例在对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时,由于时间限制,不能细致的分析一个乐曲中每个片段,而多媒体可以将整首歌曲的内容给展现出来,甚至教师还可以通过搜集此歌曲的相关资料,如乐队现场演奏,歌曲的配用等,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对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很有成效,学生在听过歌曲和看出演出片段后,也会相应的提高鉴赏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3.2 创新教学方式
   目前,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跟上现代教育的发展了,针对学生学习乐理需要教师采取更多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音乐乐理知识本来就很枯燥沉闷,中职学生还是一个浮动性较大的群体,一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度不高,无法安心待在课堂。教师针对此现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调动自身知识储备和不断吸取他人实战经验来创新教学方式。例如在进行升记号七个大调学习时,让学生一个个去背升高的顺序,学生会觉得枯燥无比,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如果教师利用自身知识教学生一些简单有用的小窍门,让学生记住升高的顺序,关注最后一个升记号的同时向上寻找小二度,那么这个调的调号就顺利找到了,学生在感叹小窍门方便的同时也提升了对乐理学习的兴趣。
   3.3 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学生之所以逃避乐理知识的学习,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乐理知识过于抽象化和沉闷,并且学生往往对单纯的知识传授调动不起兴趣。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多用语言来感染学生,尽量用语言把抽象化知识变具体,教师其实扮演着传达者的角色,它需要连接学生和学习,学校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表达能力息息相关,所以,创新教师语言能力也十分必要。
   总之,针对中职院校音乐乐理的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方式,根据中职学生这一群体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人,音乐能磨练人的心性,能让人怀有高尚的信念和细腻的情感,其两点中职学生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以此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利娜.浅谈中职幼教专业乐理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z3):308
   [2]冯曦.浅析在中职乐理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3,(48):288-288.
其他文献
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又称青杨叶锈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杨树栽植区,可危害青杨派,黑杨派及其杂交杨,甚至胡杨等多种杨树,是杨树锈病中分布最广,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同碳制氧、改良上壤、净化环境、减少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功能。开展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研究,对提高
本试验以福建省明溪县胡坊镇林区的人工厚朴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分析厚朴树干生长规律,并通过厚朴植株各营养元素和酚类物质的动态变化分析对厚朴不同模式混交林的营林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95-01  体育专业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体育专业大学生因为长期从事体育运动,又给自身带来了一切独特的认知以及气质和思维的类型,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直是我们体育和心理工作者研究的交点,本文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提供
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很多山脉贯穿于城市当中。山体是城市中的不可再生资源,山体植被对于城市环境、气候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山体的开发建设也缓解了城市快速发展造成的绿地面积狭
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态系统构架的核心,它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保育生物多样性是维系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生物多样性组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