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当“螺丝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water_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螺丝”——不不不,不是和螺帽紧紧拧在一起的铁螺丝,也不是玩具上的塑料螺丝,我是鹦鹉螺的小粉丝,简称“螺丝”!
  鹦鹉螺可是动物界的大明星。它有好多好多粉丝,海里的、陆地上的,甚至还有人类的科学家!还记得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描述的潜水艇吗?它的名字就叫作“鹦鹉螺号”——看,又一个“螺丝”浮出水面啦!
  乌贼和章鱼有话说
  尽管乌贼和章鱼都和鹦鹉螺沾亲带故,但为了得到鹦鹉螺的亲笔签名,乌贼的圆眼睛都盼成了桃心形,章鱼更是成天念叨:“我有多少只吸盘,我崇拜鹦鹉螺的热情就有多少摄氏度!”
  大明星“私密档案”
  姓名:鹦鹉螺
  英文名:Nautilus
  出现时间:4.5亿年前
  爱好:吃肉。白天睡觉,夜间行动。
  出现地点:常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而行,有时会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著在岩石或珊瑚礁上。
  奇闻:在暴风雨过后的夜里,鹦鹉螺会成群结队地漂浮在海面上,被水手们称为“优雅的漂浮者”。
  古生物学家的“宝贝壳”
  对于酷爱鹦鹉螺的古生物学家来说,拿走他们的这些“宝贝壳”几乎等同于拿走他们的性命!这些壳也的确十分稀有——鹦鹉螺从出现至今,历经了4.7亿年的时光冲刷,它的壳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还是亿万年前的模样。它是现存软体动物中最古老、最低等的种类,也是研究生物进化、古生物与古气候的重要材料,被人们赋予了“活化石”的美称。
  钢杆粉丝——潜艇设计师
  鹦鹉螺的壳内部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内部空间,而是分为一格一格的小房子,最多可以达到38个!而它的身体就蜷缩在最后一个大壳室里。更神奇的是,它的每个壳室之间都有一根贯穿的细管,用来把气体输入到各壳室之中,并用这些气体来操纵身体的沉浮和行动。这个特性引发了潜艇设计师的灵感,他们已经仿造鹦鹉螺的结构,制造出了真正的“鹦鹉螺号”!
  海底也有“天文学家”
  星星远在天边,鹦鹉螺藏在海底。这都能搭上关系?这正是鹦鹉螺的神奇之处。它的气室上有许多环纹,称为生长线。同一个时代的鹦鹉螺化石,生长线的数目是一样的。而有天文学家发现,这些生长线的数目,与月亮绕地球一周所需要的天数竟然一样多!
  远古时期,鹦鹉螺壳上的生长线数目比现在少很多。这说明在那时,月亮距离地球更近,绕地球一周的天数也更少。而现在的鹦鹉螺的生长线有30条,正好与现在月亮绕地球一圈所用的时间一致。就这样,鹦鹉螺的壳神奇地记录了月亮与地球的旋转的关系,真不愧是“海底天文学家”!
  数学家也追“螺”
  数学家们也一直对鹦鹉螺满怀喜爱之情。不过,他们挖掘的不是躲在壳里的秘密,而是一圈圈地绕在壳上面的——螺线!
  鹦鹉螺的外壳又厚又大,从背面向腹面卷成螺旋形,左右对称,切面呈现出优美的等角螺线,而等角螺线本身又与黄金分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使鹦鹉螺在亮丽的外表之外,又记录了来自大自然的“数学密码”。
其他文献
嘘,别出声,仔细听。  你是否听到了什么不一样的声音?  噼噼啪啪……一棵植物发出了响声,难道植物当中也有战争?还会制造爆炸?错了错了,这只是植物在传播种子。自然界中的植物,为了让种子传播得更远,进化出各种神奇的“生物装置”。  这些植物通过猛烈运动将种子传播到远处,就像爆炸一般。这种利用动能传播种子的机制被称为“弹射传播”。  现在问题来了!你知道哪种植物具有这样的“生物装置”吗?  姥姥家种的
对运动员来说,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训练或身体康复是允许的,但用“吃药”来提升成绩,可就是绝对不允许的了。  自从1968年以来,国际奥委会已经取消了40多名运动员的奥运金、银、铜牌。他们每个人都因此名誉扫地,但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处罚这些违规者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古希腊的先辈们那里学点经验。  奥林匹亚的古运动场是公元前776年举行第一次奥运会的地方。在这个运动场的入口外,有一系列残破的石雕基座。这些基座
发烧当然很不好受,但我们也不要过于急着退烧。一是因为人体杀灭病毒,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你细心注意一下,会发现每次感冒差不多都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会康复。即使再吃药打针,病情的变化也不会太大。另外就是除了感冒之外,还有很多疾病都有发烧的症状。如果过早退烧的话,可能会影响医生的诊断。当然,如果你是为了不上学才希望自己慢点退烧的话……还是别做梦了吧!
植物也会跑  戈壁里有一种常见的植物叫风滚草。当干旱来临的时候,它会从土里将根收起来,团成一团,随风四处滚动,到达有水的地方才会停止漂泊。“妈妈”是个伟大的词  世界上唯一一个全球发音都相同的词就是妈妈。每个国家几乎都是“mama”或类似的发音。血管有多长?  人的血管从开头到结尾的距离有9.6万公里,足足可以绕地球2周半!蝴蝶用脚尝味道  想不到吧,蝴蝶的“舌头”居然长在脚上!这个“舌头”能尝出
除夕是一年的尾声,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这一天里,人们贴春联,吃年夜饭,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可是究竟为什么要吃年夜饭呢?  除夕晚上的家宴俗称“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关于年夜饭的来历,有不少有趣的传说。流传得比较广泛的,是一则关于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zh
1  最近,读了两部“把文学圈给惊着了”的长篇小说,不由感叹道:这个时代,民间的确有高手。一部是四川乐山90后青年作家周恺写的,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5月出版的《苔》;一部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的《美顺与长生》,是北京朝阳医院推氧气瓶的业余作者毛建军写的。前者写得从容淡定,“气象宏大,细节饱满”,是一部具有民间文化艺术气质的“史诗”式的长篇小说。后者写一个从东北被父母诱嫁到北京市的16
人类拥有所有生物中最复杂的交流方式——语言,但人们有时候却连话都懒得说,因为向同伴传递信息的方式可不止說话这一种:挥挥手代表再见、摇摇头代表不行、勾勾手指代表你过来、ok代表没问题……如果是挥舞拳头的话,那我劝你赶紧跑还来得及。  如果在国外,你可要好好管住自己的手,因为这些“手势语”在国外代表的意思跟国内大相径庭。你的一个小手势可能激怒不知情的外国人,从而引发冲突。  不能乱用的ok  当我们想
夏天的一个傍晚,一只蝙蝠正在池塘的上空飞来飞去捉蚊子。一只蹲在水边的青蛙看到了,说:“蝙蝠老弟,别白费劲了,这么黑的天,你怎么能捉住蚊子呢?快来歇歇吧!”  “不行不行,我才吃了几十只蚊子,还没有吃饱呢!等一会儿再休息。”蝙蝠一边说,一边不停地忙着。  青蛙感到很奇怪,问:“天这么黑,蚊子那么小,你怎么能捉住蚊子呢?难道你长有夜眼吗?”  “哈哈!你错了。”蝙蝠停下来说:“我并不是靠眼睛看东西,而
这是潜水艇吗?怎么还长着一根长鼻子呀?当生物学家第一次看到它的化石,也吓了一跳。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呢?没人能说得上来。只能先给它起个名字,叫作“古塔利怪兽”好了。  这个“古塔利怪兽”到底是什么东西?看着它这副怪模怪样,人们做出了多种猜测,它是一种软体动物?一种蠕虫?还是某种乌贼?直到近年,科学家才找到了答案。原来,它是一种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动物——鱼。别看它身子鼓鼓的,长得像潜水艇,但它很可能
很明显,现在猎头部落里有了新的“巫师”——那些部落人一改往日的凶神恶煞,对四位队员俯首帖耳,就连模样都看起来温和了许多。  以前的那个巫师被族人们捆绑起来,正要被扔进满是鳄鱼的河里,他能否活得下来,就要看他有没有真的“神力”了。要知道,这会儿可是岛上的旱季,那些鳄鱼早就饥肠辘辘了。  幸亏东方圣博一声大喝阻止了他们——但他并不是想救那个坏心眼的巫师,而是想要他头顶的极乐鸟羽毛。  把羽毛献上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