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恐惧成功吗?

来源 :大学·阅读独唱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i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成功的渴望要比对成功的恐惧更容易鉴别出来,但是如果你在以下任何一个场景中找到你自己的身影的话,你就可能是一个恐惧成功的人。
  你会不会在一项进展顺利的工作中放慢脚步?当你得到很多认可和赞誉的时候会不会感到焦虑?当你的经理提出要提拔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开始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隐形人?别人的称赞是否让你感到尴尬,或者让你感到担忧和謹慎?如果你在生活的某一个领域取得了成功,你是否会把另一个领域搞得一团糟?当事情一切进展良好的时候。你是否会认为坏事马上就要上门?如果你在自己的家族中比其他人有更多成功的机会,你是否担心失去你跟亲戚的良好关系?以上这些只不过是恐惧成功的部分表现。
  简至今还记得她第一次注意到这种反常的情景。她大学时主修的专业是英语,但是当她参加了集体心理学的课程后,她觉得自己非常喜欢心理学,她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她每周要交一篇三页的论文,但是她常常要写满十页,以至于常来不及上交。为了期末论文,她做了太多研究工作,以至于没能按时完成论文,结果她这门课程的最终成绩是“未完成”。教授把她叫到办公室,对一个优秀学生把成绩搞砸了这件事表达了自己的关心:“我认为你在害怕……”简以为他说的下一个词会是“失败”。但是教授说的却是“成功”。
  这让她极为震惊!简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害怕把事情做好。虽然她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科目。但是事情却有点复杂。参加这门课程坚定了她将专业转到心理学的决心,这样她就可以跟一帮新的学生和老师相处,而且会走上一条跟原先不一样的职业道路。虽然简感受到了内心的召唤,却无法自由地追随它,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很多改变,而且会让她觉得自己真正擅长于某个领域——这却跟她的自我形象不符合(她认为只有她的哥哥才具有这样的资格)。她对成功的焦虑并不为她自己所知,但却被她的拖延所证实。
  且不论成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总有些人不能够全心全意地追求成功?当你发现自己在破坏所渴望的成功的时候,这真是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我们认为,就像简一样,许多拖延者在面对成功的时候,内心往往处于冲突之中。他们害怕成功将会给他们带来的不利的一面,而他们自己对此常常毫不知情。大部分害怕成功的人都想要把事情做好,但是无意识中的焦虑却让他们适得其反。这些焦虑通常极为微妙,并不能直接被感知到。心理学家苏珊·柯洛妮(susan Kolodny)说:“内心的冲突有时候会以一种无法解释的情绪转变表现出来——自我怀疑或者负疚感,或是以希望与失望的交替起伏一就好像依稀的耳语,我们不清楚那些耳语到底是什么,以及究竟谁在跟我们说话。”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对成功有摇摆不定的心理,而在于成功所引起的内心冲突是否强烈到足以阻碍我们通往成功——它是否阻碍了我们往前迈进的步伐,它是否让我们从滋养生命的冒险中退缩,它是否会束缚我们,以至于让我们丧失了自发性、好奇心以及面对挑战的勇气。
  (节选自《拖延心理学》,有删减)
  恐惧成功是导致拖延的原因之一,为什么有的人会产生恐I具成功的心理?恐瞑成功会造成什么后果?
  恐惧成功其实是拖延者面对成功而产生的内心的冲突,他们内心害怕成功会给他们带来一些不利的一面(这些担心很可能并不会发生),而这种内心的冲突往往表现为自我怀疑、内疚,或是希望与失望的交替起伏。严重的恐惧成功可能会导致我们退缩,丧失自发性、好奇心以及面对挑战的勇气。
  开篇提出新颖的“恐惧成功”这一概念。
  本段简要列举了多个生活中“恐惧成功”的事例,帮助读者理解其定义,证明“恐惧成功”十分常见。
  第三段和第四段详细描述了简的案例,说明“恐惧成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以及会具有哪些表现。
  设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并阐述恐惧成功的原因。
  在阐述了恐惧成功的原因之后,进一步指出问题的关键:当我们内心的冲突强烈到阻碍我们成功时,恐惧成功就发生了。
其他文献
《雷雨》虽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作品,却无疑是他流传最广的代表作。戏剧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呈现,而《雷雨》中的对话,包含有大量的潜台词和细节,既暗示了人物的心理、丰富着人物的形象,也为情节的发展做了暗示,有着充分的戏剧张力。  一、一语双关,暗藏机锋  在话剧中,“双关”是指话语不仅有表层含义,还有言外之意。《雷雨》中一语双关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是因为剧中的人物大都是聪明人,他们自己本身就揣着不少秘密,而又
期刊
印象一:无论做什么,皆全力以赴  村上春树并没有走上大学毕业便进入社会就业的寻常道路,而是在大学期间就早早结了婚,不久后同妻子开了一家类似爵士乐俱乐部的小店,29岁的时候写了一部小说投给出版社,便一举获奖,从此成为作家。或许在不少人眼中,村上春树似有文学天才的光环眷顾,既幸运又顺利,但实际上村上春树所做的绝非“按部就班”而已,他从一开始就拼尽了全力。  他与妻子开店,对于爵士乐的喜欢仅仅是原因之一
期刊
武侠小说,顾名思义,就是写武、写侠的小说。武是外在表现,侠是内在精神。何之谓侠?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以,能表现侠义精神的小说基本上都可划归到武侠小说的行列。  广义的武侠小说包括传统武侠、浪子异侠、历史武侠、谐趣武侠、奇幻修真、现代修真等,而狭义的武侠小说仅包括前四类。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心中对于武侠小说的定义可能仅局限在刀光剑影、江湖恩怨里,但细究起来,武侠小说渊源已久,最早可追溯
期刊
当你望向静谧的深蓝大海,或是捧起门前的皑皑白雪;当你策马苍茫的青绿草原,或是远足郊外的金黄田野,映入眼帘的大片色彩,总能在不经意间让心绪得到治愈。然而把颜色这个词放在古代,却与人们的脸面产生了更多的联系。  “颜色”在古代  1.脸色,神情  《论语·泰伯》中,曾子对孟敬子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这句话是说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
期刊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北岛的这句诗里,卑鄙的人可以凭借卑鄙通行无阻,而高尚的人却因他的高尚而死。“卑鄙者”和“高尚者”的境遇引入深思。但是在古代,“卑鄙”一词的贬义色彩并没有这么浓厚。  “卑鄙”在古代  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出师表》中,諸葛亮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革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句
期刊
一曲《揚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期刊
唐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极为繁荣的时期,夜生活的开放和兴盛就是这种繁荣的典型表现。虽然现存史籍对唐人夜生活的记述有限,但唐代诗人却写下了大量诗篇,多样化地向我们展现了唐人充实的夜生活和丰富的娱乐活动。  在《夜宴安乐公主新宅》(凤皇鸣舞乐昌年)里,唐代诗人阎朝隐这样写道:“凤皇鸣舞乐昌年,蜡炬开花夜管弦。半醉徐击珊瑚树,已闻钟漏晓声传。”由于物质生活比较充裕,像这样的王公贵族和名宦士流之间的宴聚活
期刊
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坛风云变幻,涌现出了几股强有力的文学思潮。“寻根文学”,或称“文化寻根”运动,便是其中之一。不同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来以学习西方经验为启蒙手段的文学传统,亦迥异于延安延续下来的以工农兵审美取向为主导的革命文学传统,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包含着一种具有反叛意味的文化主体重建意识: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倾向于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并对其作现代性
期刊
编辑点拨  贝姨是巴尔扎克笔下一个充满矛盾的女性形象。在描写贝姨这个人物时。作者运用直白、泼辣的语言去描述了她八面玲珑的行为。读者可以通过分析她的心理活动变化,以及她的“狠一狠心,能够离间一个最和睦的家庭”来窥见这个女性形象聪明又世俗、勤劳又野蛮的复杂性。  的确,这个姑娘怕一切拘束。要是堂姊请她住到她们家里去,贝特觉得依人篱下就等于戴了枷锁;好几次男爵把她结婚的难题解决了,她先是动了心,然后又担
期刊
“有公私者,亦盗也;亡公私者,亦盗也”出自道家经典《列子》,意思是说分别公私也是偷盗,不分别公私也是偷盗。这话听着就很气人。道家整天講道,道过来道过去,竟然说我们都是强盗!别急,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的前因后果。  齐国有一个姓国的人非常富有,宋国有一个姓向的人非常贫穷,向氏就专程跑到齐国,向国氏请教致富的方法。结果,没想到,国氏一开口就是:“我善于偷盗。”  向氏一听,非常高兴,于是翻墙打洞,只要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