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125I-UdR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粒(125I-UdR-CS-DLN)对肝癌细胞的内照射生物学效应。
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25I-UdR-CS-DLN在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组织细胞HL-7702内的聚积和分布;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仪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评价内照射细胞生物学效应;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兔肝原位肿瘤细胞经125I-UdR-CS-DLN靶向治疗后的细胞凋亡。
结果纳米微粒作用30 min后,其在HepG2细胞质内的聚积大于HL-7702;当125I-UdR-CS-DLN浓度大于37 kBq/ml时,HepG2细胞在纳米微粒作用后24、48 h的存活率显著低于HL-7702细胞(t=–4.46~6.31,P<0.05),且细胞周期G1期阻滞明显,G2/M期细胞明显受损;125I-UdR-CS-DLN造成细胞DNA双链断裂的程度明显高于125I-UdR,HepG2细胞的DNA损伤后修复能力显著低于HL-7702(Olive尾矩:t=2.94,P<0.05;彗尾DNA%:t=10.64,P<0.01);兔肝原位癌模型经介入被动靶向治疗后的TUNEL染色结果表明,125I-UdR-CS-DLN可使兔肝原位肿瘤细胞产生明显的凋亡,而相同剂量125I-UdR作用后肿瘤并未出现明显的凋亡。
结论125I-UdR-CS-DLN进入肝癌细胞的能力明显强于125I-UdR,引起的DNA辐射损伤效应更强,可明显加剧肝癌细胞的凋亡,阻止DNA损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