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I-UdR壳聚糖纳米微粒对肝癌细胞的内照射生物学效应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125I-UdR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粒(125I-UdR-CS-DLN)对肝癌细胞的内照射生物学效应。

方法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25I-UdR-CS-DLN在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组织细胞HL-7702内的聚积和分布;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仪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评价内照射细胞生物学效应;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兔肝原位肿瘤细胞经125I-UdR-CS-DLN靶向治疗后的细胞凋亡。

结果

纳米微粒作用30 min后,其在HepG2细胞质内的聚积大于HL-7702;当125I-UdR-CS-DLN浓度大于37 kBq/ml时,HepG2细胞在纳米微粒作用后24、48 h的存活率显著低于HL-7702细胞(t=–4.46~6.31,P<0.05),且细胞周期G1期阻滞明显,G2/M期细胞明显受损;125I-UdR-CS-DLN造成细胞DNA双链断裂的程度明显高于125I-UdR,HepG2细胞的DNA损伤后修复能力显著低于HL-7702(Olive尾矩:t=2.94,P<0.05;彗尾DNA%:t=10.64,P<0.01);兔肝原位癌模型经介入被动靶向治疗后的TUNEL染色结果表明,125I-UdR-CS-DLN可使兔肝原位肿瘤细胞产生明显的凋亡,而相同剂量125I-UdR作用后肿瘤并未出现明显的凋亡。

结论

125I-UdR-CS-DLN进入肝癌细胞的能力明显强于125I-UdR,引起的DNA辐射损伤效应更强,可明显加剧肝癌细胞的凋亡,阻止DNA损伤修复。

其他文献
目的体外探讨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pSS患者外周血活化CD4+ T细胞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pSS患者外周血分选的CD4+ T细胞分为健康未活化组、pSS未活化组、pSS活化组、MSC处理组和IFN-γ-MSC处理组。对4组进行细胞计数;miRNA芯片检测CD4+ T细胞miRNA表达谱,定量PCR验证miRNA125b和miRNA155。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与观察,我们体会到,沙袋在外科手术后切口压迫止血效果较好,可促进切口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沙袋的特点为造价低廉,取材方便,自制方法简单,易掌握,因此,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