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政给排水建设作为市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响力是任何一位城市建设者和规划者都不能忽视的。本文通过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问题及对策、原则
一、市政排水工程规划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人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最适宜生存的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態发展相协调的大家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1.市政排水体制不能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同步。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分流制以及混合制。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建设日异月新,但很多老城区的居民生活污水、工矿生产废水和雨水大部分还是直接排人附近江河。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改进方法有:①应在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系统,在两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污管(截流干管),同时在截流干管处设置溢流井,并设置氧化沟和污水厂,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江河;b)在新城镇区域或开发区,一开始规划时就应采用完全分流制系统,将雨水、污水完全分开来设置管道,雨水排入邻近河流,污水则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人河流。但是在普遍提倡分流制排水系统的今天,也不能肓目规划、设计、施工,否则不但会导致工程造价攀高.也会给日后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带来难度。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经济可行、同时也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排水体制。
2.市政排水管网规划未做到统筹兼顾。市政排水工程规划是动态的,在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排水主干管的定线工作完成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调整,以便工程的具体实施。应做到使排水管网规划同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相一致和协调,同建筑规划、城市路网规划、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规划等相配合,且规划服务年限稍长时,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预测都应留出富余之地。
二、市政排水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个城市的排水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城市排水畅通、水源污染、雨季是否有洪涝灾害,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
1.市政排水管网设计前调研工作不够城市新开发区、经济区域的市政排水工程设计依据的是该区域的排水特点。应调查该区域的雨水、生活和工业用水情况,并做一个分析和预测,然后结合城市规划进行排水规划和设计。而老城区的排水改造问题离不开对管网设施的了解,应对要改造的区域进行充分的调研,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出现,造成重复开挖、加大修复工作量。故在处理和补救城镇排水当务之急的同时,还应该从根本上调查分析排水不畅的原因。做到治表还要治本。可采用科学方法与咨询有经验的给排水养护工人相结合的办法。
2.市政排水管网设计与排水规划结合不紧密。市政排水管网在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的过程中。应与竖向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紧密结合,从而避免出现排水管道管径、埋深等设计不合理的情况,避免造成排水管道频繁改造、道路重复开挖而增加投资。
对于道路排水设计。应将区域内雨水和生活、工业用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设计,充分结合竖向规划并以上一层次排水专项规划作为指导。结合当地周围地面高程、排水要求、排水量标准控制、排水工程规范等来设计选择排水工程。
3.市政排水管网设计参数不合理。具体体现在:管网布置走向无法适应现代排水工程规划和设计,排水管管径和坡度偏小,埋深太浅,与其他市政管线(电力、通信、自来水、天然气、热力系统等)的水平间距过小,因管渠内底标高过低或过高而与管道上下游段的管网无法衔接等。很多城镇老区,由于使用年代过久,采用混合制排水,雨水和污水未经处理就一起排到天然水域,给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管网设计是根据当时情况确定的管道布置走向、水平间距、埋深和管径大小,这些也明显与现代城市的大规模发展不适应。会给其他市政管线造成影响,且每逢雨季,城镇低洼处必定内涝。
为克服上述问题.在进行市政排水管网设计时应做到:①对旧城镇的排水管网进行调查,摸清其布置和走向,确定合流管道、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位置,在新管网设计时做好衔接和平面布置工作;②根据上中游排水和一定“超前量”来预测排水量的大小,做到新设计的中下游管网的直径尽可能大些,且适当加大管道走向坡度。在满足顺畅排水需要的同时,也给将来的排水工程留出“余地”;③市政管线从上至下的一般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通信管(沟)、煤气管、给水管、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注意新设计排水管网的合理埋深,因为太浅势必会给其他市政管线造成影响甚至破坏,且会造成排水不畅,而太深则地表开挖深度增加,支护工程量加大,施工难度和造价也会增加,故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经济可行而又合理方便的埋深;④注意排水管网与其他市政管线的合理水平间距,避免出现雨水检查井与污水管道相互冲突的情况。
4.市政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和排水能力逐渐下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和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城市路网和建筑群也在快速发展,而往往因为服务年限、意识、施工影响城镇居民生活等原因造成市政排水工程建设滞后于上述地方建设,这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且也使得原有管网已不适应于现代城镇的发展需求。管网内淤积严重。排水能力下降,逢雨必涝。
应在城镇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快市政排水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老城区排水设施,在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指导下进行排水工程设计,减少水资源污染,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城镇排水顺畅,逢雨不涝。提升整体城镇环境形象。
5.市政排水选材设计不当。在排水管道接口的选择上,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柔性接口(橡胶圈、沥青油膏、石棉沥青卷材)、刚性接口(水泥砂浆、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或是半柔性接口(石棉水泥)。比如对于接口要求强度较高、严密性和闭水性较好的污水管道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接口;另外,环刚度的选择也很重要,它决定了排水管能否在外压负载的条件下安全畅通地排水,一般尽可能地选择高环刚度的塑料埋地排水管,铸铁管、混凝土管、陶制管的环刚度和强度较好。但防腐性能很差.且后两者易破碎和渗漏;而柔性管(塑料管,如UPVC管、PE管等)正好与上述刚性管相反。选择刚性大,且同时耐腐蚀和经济的管材也是关键所在。比如选择近年来备受青睐的高性价比塑料管材——HPDE管。
三、市政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合理的排水规划、设计能尽快地将雨水、生活、工业污水排除.减少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环境,美化城市。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城市排水工程应遵循的一般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如表l所示。
结语
人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最适宜生存的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相协调的大家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要对给排水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以确保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顺利进行,进而促进城市整体规划工作科学、和谐、稳定的发展。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问题及对策、原则
一、市政排水工程规划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人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最适宜生存的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態发展相协调的大家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1.市政排水体制不能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同步。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分流制以及混合制。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建设日异月新,但很多老城区的居民生活污水、工矿生产废水和雨水大部分还是直接排人附近江河。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改进方法有:①应在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系统,在两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污管(截流干管),同时在截流干管处设置溢流井,并设置氧化沟和污水厂,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江河;b)在新城镇区域或开发区,一开始规划时就应采用完全分流制系统,将雨水、污水完全分开来设置管道,雨水排入邻近河流,污水则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人河流。但是在普遍提倡分流制排水系统的今天,也不能肓目规划、设计、施工,否则不但会导致工程造价攀高.也会给日后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带来难度。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经济可行、同时也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排水体制。
2.市政排水管网规划未做到统筹兼顾。市政排水工程规划是动态的,在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排水主干管的定线工作完成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调整,以便工程的具体实施。应做到使排水管网规划同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相一致和协调,同建筑规划、城市路网规划、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规划等相配合,且规划服务年限稍长时,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预测都应留出富余之地。
二、市政排水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个城市的排水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城市排水畅通、水源污染、雨季是否有洪涝灾害,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
1.市政排水管网设计前调研工作不够城市新开发区、经济区域的市政排水工程设计依据的是该区域的排水特点。应调查该区域的雨水、生活和工业用水情况,并做一个分析和预测,然后结合城市规划进行排水规划和设计。而老城区的排水改造问题离不开对管网设施的了解,应对要改造的区域进行充分的调研,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出现,造成重复开挖、加大修复工作量。故在处理和补救城镇排水当务之急的同时,还应该从根本上调查分析排水不畅的原因。做到治表还要治本。可采用科学方法与咨询有经验的给排水养护工人相结合的办法。
2.市政排水管网设计与排水规划结合不紧密。市政排水管网在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的过程中。应与竖向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紧密结合,从而避免出现排水管道管径、埋深等设计不合理的情况,避免造成排水管道频繁改造、道路重复开挖而增加投资。
对于道路排水设计。应将区域内雨水和生活、工业用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设计,充分结合竖向规划并以上一层次排水专项规划作为指导。结合当地周围地面高程、排水要求、排水量标准控制、排水工程规范等来设计选择排水工程。
3.市政排水管网设计参数不合理。具体体现在:管网布置走向无法适应现代排水工程规划和设计,排水管管径和坡度偏小,埋深太浅,与其他市政管线(电力、通信、自来水、天然气、热力系统等)的水平间距过小,因管渠内底标高过低或过高而与管道上下游段的管网无法衔接等。很多城镇老区,由于使用年代过久,采用混合制排水,雨水和污水未经处理就一起排到天然水域,给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管网设计是根据当时情况确定的管道布置走向、水平间距、埋深和管径大小,这些也明显与现代城市的大规模发展不适应。会给其他市政管线造成影响,且每逢雨季,城镇低洼处必定内涝。
为克服上述问题.在进行市政排水管网设计时应做到:①对旧城镇的排水管网进行调查,摸清其布置和走向,确定合流管道、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位置,在新管网设计时做好衔接和平面布置工作;②根据上中游排水和一定“超前量”来预测排水量的大小,做到新设计的中下游管网的直径尽可能大些,且适当加大管道走向坡度。在满足顺畅排水需要的同时,也给将来的排水工程留出“余地”;③市政管线从上至下的一般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通信管(沟)、煤气管、给水管、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注意新设计排水管网的合理埋深,因为太浅势必会给其他市政管线造成影响甚至破坏,且会造成排水不畅,而太深则地表开挖深度增加,支护工程量加大,施工难度和造价也会增加,故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经济可行而又合理方便的埋深;④注意排水管网与其他市政管线的合理水平间距,避免出现雨水检查井与污水管道相互冲突的情况。
4.市政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和排水能力逐渐下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和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城市路网和建筑群也在快速发展,而往往因为服务年限、意识、施工影响城镇居民生活等原因造成市政排水工程建设滞后于上述地方建设,这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且也使得原有管网已不适应于现代城镇的发展需求。管网内淤积严重。排水能力下降,逢雨必涝。
应在城镇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快市政排水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老城区排水设施,在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指导下进行排水工程设计,减少水资源污染,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城镇排水顺畅,逢雨不涝。提升整体城镇环境形象。
5.市政排水选材设计不当。在排水管道接口的选择上,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柔性接口(橡胶圈、沥青油膏、石棉沥青卷材)、刚性接口(水泥砂浆、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或是半柔性接口(石棉水泥)。比如对于接口要求强度较高、严密性和闭水性较好的污水管道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接口;另外,环刚度的选择也很重要,它决定了排水管能否在外压负载的条件下安全畅通地排水,一般尽可能地选择高环刚度的塑料埋地排水管,铸铁管、混凝土管、陶制管的环刚度和强度较好。但防腐性能很差.且后两者易破碎和渗漏;而柔性管(塑料管,如UPVC管、PE管等)正好与上述刚性管相反。选择刚性大,且同时耐腐蚀和经济的管材也是关键所在。比如选择近年来备受青睐的高性价比塑料管材——HPDE管。
三、市政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合理的排水规划、设计能尽快地将雨水、生活、工业污水排除.减少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环境,美化城市。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城市排水工程应遵循的一般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如表l所示。
结语
人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最适宜生存的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相协调的大家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要对给排水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以确保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顺利进行,进而促进城市整体规划工作科学、和谐、稳定的发展。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