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技术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w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关系着建筑物的稳定性,为了降低在地震灾害来临时的损失,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急需提高,但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首先需要探讨影响抗震性能的因素,分析在抗震性能中拟采用的技术所需要的条件,提出能够解决影响抗震性能因素的措施,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稳定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抗震技术;结构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推动下,土木工程随处可见。近几年全球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地震灾害发生率明显提高,破坏力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建造土木工程时,施工人员应合理设计,针对土木工程的结构,分析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措施,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
  一、土木工程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
  土木工程抗震性能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地基因素
  地基是一个建筑物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土木工程中加入低级的选址不合理,将会大大影响其抗震因素。假如地基选在比较松软的土地上,将会出现较大的沉降,影响土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甚至造成建筑物的倾斜与坍塌,影响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
  (2)工程结构及原材料质量
  土木工程的结构和原材料的质量关系着建筑物的承载能力,结构不合理,将会削弱土木工程后期的抗震性能,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
  (3)土木工程高度
  土木工程项目的高度不同,对抗震性能的要求也不同。国家对土木工程的安全指标、材料特性以及土木工程的高度都有相应的规范。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土木工程的高度越高,抗震能力就会降低。
  (4)抗震预防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土木工程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日益增加,究其原因大部分是由于结构失效引起的。即在设计之初对抗震预防能力估计有误,再加上国家的相关标准对预防检测中的参数要求太过于宽松,造成土木工程抗震预防有误。
  二、拟采用的技术所需条件
  (1)安全条件
  地震本身就具有不可预估性,再加上现在随意的开采,加剧了地震的发生程度。总结最近国内外地震灾害,可以发现,最大的危害就是土木工程的损坏甚至是坍塌。所以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减少经济损失成为首要任务。尤其是现在土木工程的高度逐渐增高,地震的震动程度却在升级,要求土木工程的标准也要随之提高。
  (2)经济条件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经济条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发展土木工程的同时也要减少资金的投入。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不一定要否定原有工程的抗震基础,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固施工,进一步巩固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资金投入还提高了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
  (3)社会条件
  在社会需求方面,有很多古老建筑具有历史意义,不可拆除,但又不能够满足现如今的抗震性能,为了满足这种社会需求,所以需要对这些进行抗震加固。在我国最新修订的抗震减灾法中提出:对具有社会价值的土木工程项目进行抗震鉴定,为抗震减灾提供依据。
  三、提高土木工程抗震性能的措施
  (1)合理选择地基地址
  地基的稳固性是土木工程抗震性能的有力保证。在土木工程选址时,设计人员应该深入施工场地进行实地勘测,了解当地的地震发生状况、研究地质以及地层的分布,结合实际状况分析改地址是否符合建设土木工程的要求,尽量选择有利于施工的地址,并对该处的地基进行加固,进一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保证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根据经验,一般选择在岩石较多或者密度较高的基土上,既保证了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还较少了经济投入。
  (2)选择规则的工程结构
  工程结构的规则性有利于合理分布和计算墙体的承载力,假如说工程结构不规则,则承载分布不均,也无法精确计算出墙体能否承载,更无法确定墙体的是否可靠。一旦出现地震,工程结构不稳定,刚性强度较低,很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进行设计之初,平面布局要进行精细测量,防止工程结构不规则性。设计人员应选择较为简单的抗侧力结构,避免出现明显性的交错现象,防止在地震来临时产生严重的墙体偏离。
  (3)合理选择原材料
  在一定程度上,工程材料的质量与抗震性存在一定的关联,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质量安全,性能好的原材料有助于提高整个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土木工程要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确保在地震来临时能够适应地震震动,保持稳定性。比如说钢筋的韧性。因此,选择原材料时,应充分地考虑原材料的抗震性能,从而有效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
  (4)合理设计减震、隔震措施
  土木工程项目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还要求具有减震、隔震措施。首先在选取地基场地时,土地的密实性与稳定性是地基稳定的基本,能够为土木工程打下一个良好的抗震基础。另外,在设计工程结构时,设计样式不同,结构的减震、抗震系数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当地的综合因素设计合理的减震、隔震支座。最后,选取选取减震、抗震性能较好的原材料,比如说延展性、坚韧性等,都要进行比较考量。合理的减震措施能够降低地震对土木工程结构造成的经济损失。
  (5)进行抗震加固设计
  在土木工程中经常使用到以下几种加固设计。第一、工程结构的设计存在不可更改性的缺陷,可以通过增加构件设计的方法来加固结构的强度,还可以通过替换抗震系数较高的原材料的方法进行加固。第二、整个工程不符合抗震标准,可以调整整个工程的结构,分散承载力,提高抗震性能。整体来说主要是通过增加构件和扩大结构的原截面的方法对整体结构进行加固设计。
  结语:
  土木工程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影响抗震性能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我国现有的抗震所需条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提高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土木工程促进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衡量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而且随着全球地震的频繁发生,民众也越来越关注到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施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从抗震性能的角度设计土木工程的整体结构,从而提高整个土木工程的抗震技术以及施工质量,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谢朝阳.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
  [2]沙飞.浅谈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3]王丽明;李惠. 探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
  [4]周锡元.中国建筑结构抗震研究和实践六十年[J].建筑结构,2009.
其他文献
依据某具体工程的道路基层施工状况来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的配合比,并针对其在道路基层中的施工具体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确保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
文章首先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形成原因进行介绍,分别从上面层渗水、中面层存水以及工程侧重点问题等方便来进行。其次重点探讨沥青路面水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解决技术方
【摘要】高层住宅的房建施工技术对于建筑物的质量与使用年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高层住宅施工技术的完善,同时通过采用新型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与施工技术与时代接轨,以确保高层建筑物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垂直度控制技术与标高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尽量减少房建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重点剖析了高层住宅中应用的房建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住宅;房建工程;施工技术  
我国具有众多的人口和宽阔国土面积,公路和桥梁的施工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中,也逐渐繁忙起来。而在现代化的施工要求中,不仅仅要注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还要保证施工质量,综合
2009年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按照全国检察长会议部署,
时至今日 ,“官本位”问题虽然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在一些地方有所克服 ,但从广大基层来看 ,不但没有解决多少和解决之势 ,反而越发突出和严重了 ,且已成为当前实现基层民
2009年,控告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深化工作体制和机
【摘要】目前,CFG桩复合地基技术正在大量应用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加固之中,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下文将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对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CFG桩;地基;处理技术;高层建筑  1、引言  近些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稳步推进,高层建筑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原有软弱地基的处理成为建筑设计与施工越来越被关注的重点环节。其中CFG桩复合地基处理
道德本身乃是“软”的。我们知道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一靠个人“自律” ,即个人凭着自己的道德观念和
一、造成我国失业的原因  (一)劳动力相对过剩,生产力不够发达  就业问题的产生表现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在我国的突出表现是不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也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首要障碍。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末我国大陆人口为12.65亿,10年来人口平均增长率下降了4个百分点,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的增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