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脉冲光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_C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强脉冲光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河南省职工医院就诊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58例(116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强脉冲光治疗,每周1次,共3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6周进行干眼评估.结果 治疗后6周,干眼问卷评分由治疗前(30.60±3.91)分下降至(17.18±3.21)分(t=305.680,P<O.001);泪膜破裂时间由术前(3.01±1.14)s 增加至(7.20±0.88)s(t=407.480,P<0.001);泪河高度由治疗前(0.13±0.04)mm增加至(0.21±0.05)mm(t=87.650,P<0.001);眼前节红外线睑板腺照相,显示治疗后部分堵塞扭曲睑板腺形态改善,无视力下降、眼表损伤或晶状体浑浊等并发症.结论 强脉冲光治疗可缓解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症状,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1病例资料rn患者,男,77岁,2018年7月因“反复咳嗽伴痰中带血2月”入院.胸部CT示: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闭塞,局部见软组织密度影.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8月10日外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左上肺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低分化鳞形细胞癌,送检淋巴结1枚转移,分期:pⅢA期(T4N1M0).9月30日复检术后病理并结合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切片考虑为肺腺癌,组织基因检测ROS1CD74重排,血浆基因检测未见与临床用药可能相关体细胞突变.患者于2018年9~12月行紫杉醇+卡铂方
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是通过二硫键连接α链和β链或者γ链和δ链的异二聚体蛋白复合物.本研究使用原核系统体外分别表达两条单链,摸索并确定快速获得一定量的TCR蛋白的复性条件,实验发现TRA、TRB蛋白变性液按照2∶1 (mg/mg)的比例混合均匀后缓慢滴加到4℃搅拌的复性液(50 mmol/L Tris、0.4 mol/L L-精氨酸、5 mol/L脲、5mmol/L EDTA、10 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2mmol/L氧化型谷胱甘肽,pH =7.6)中复性24h,使用H
1病例资料rn患者,男,38岁.因“外伤致腹痛、伤口出血2h”于2020年9月24日收入我院普外科,诊断:①腹部开放性损伤:胃破裂?肠破裂?胰腺破裂?腹腔异物残留,腹腔内脏器损伤待排;②急性弥漫性腹膜炎;③胸部开放性损伤:左侧肋骨多发骨折、双肺挫伤,其他脏器损伤待排;④脂肪肝.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其他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疾病史.入院体检:T 36.9℃,P 83次/min,R 21次/min,BP 149/9
目的 比较白内障手术透明角膜切口位于120°与位于角膜散光平坦径线位,对术后角膜散光轴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白内障110例(110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依据散光轴向将患者分为顺规散光组40例(40只眼)和逆规散光组70例(70只眼),根据角膜切口位置每组又均分为切口位于120°(11点位)及切口位于角膜散光平坦径线位两亚组.术后1周、1及3个月进行随访,分析两组散光轴位变化.结果 顺规散光组中术后角膜散光轴
目的 比较Sirius与Orbscan-Ⅱ两种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高度近视者眼前节参数.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拟行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131例(131只眼),分别以Sirius与Orbscan-Ⅱ测量其角膜直径(WTW)、前房深度(ACD)、角膜最薄点厚度(TCT)及瞳孔直径(PD)等眼前节参数,比较其结果.结果 Sirius测量的上述参数依次为(11.537±0.320)mm、(3.336±0.208)mm、(512.786±30.559)μm 及(3.961±0.524)mm
目的 分析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聚集性疫情发病特征,探讨其传播模式和传播指标,为改进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西安市全部COVID-19聚集性疫情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聚集性疫情的发病特点,并估算其潜伏期和代际间距.结果 截至2020年9月6日,西安市共报告COVID-19聚集性疫情28起,涉及病例115例(确诊92例,无症状感染23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79.31%(115/145),重症率12.17%(14/115),病死率
目的 分析浙南地区外伤性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外伤后真菌性角膜炎562例(562眼)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特征、致病因素、致病菌属、用药史、临床体征及治疗方式.结果 农民为主要患病人群,共332例(59.1%).41~80岁年龄段为主,共484例(86.2%).男女比例为2.7∶1.主要分布地区为温州市鹿城区共65例(11.6%).植物外伤为主要致病因素,共225例(40.0%).主要致病菌属为镰刀菌属163例(41
目的 分析微视野检查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功能评价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8例(6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前行微视野检查,观察记录视敏度、2°及4°注视稳定性.术后1个月复查并对比观察指标.结果 微视野检查显示各象限及平均视敏度与视力负相关(r=-0.612,P<0.001),与黄斑中心区厚度无相关性(P>0.05).2°及4°注视稳定性与视力负相关(r=-0.436,-0.533;均P<0.001).阿柏西普玻璃
目的 分析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PDR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208例(208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情况分为NVG组和非NVG组,其中NVG组21例(21只眼),非NVG组187例(187只眼).术后随访(10.3±1.6)个月,分析术后发生NVG的相关因素.结果 随访末期,出现NVG者21只眼(10.1%).与玻切术后NVG呈正相关的因素有:术前患者血红蛋白(OR=
目的 观察不同劈核方法治疗维吾尔族患者假性剥脱综合征(PEX)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全军眼科中心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维吾尔族患者PEX性白内障122例(122眼),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拦截劈核病例作为观察组,60例(60眼);预劈核病例作为试验组,62例(62眼).比较两组术后1d、1周及3个月的视力、角膜水肿及角膜内皮损失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有效超声时间为(14.50±5.63)s,较试验组(12.32±7.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