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3个月后伴吞咽障碍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训练组(常规吞咽训练)、电刺激组(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综合治疗组(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训练),每组50例.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评定其吞咽功能(SSA)、表面肌电信号(sEMG)、吞咽障碍程度(VFSS)和生活质量(SWAL-QO
【机 构】
:
430015武汉,湖北省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430015武汉,湖北省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430015武汉,湖北省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430015武汉,湖北省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430015武汉,湖北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3个月后伴吞咽障碍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训练组(常规吞咽训练)、电刺激组(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综合治疗组(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训练),每组50例.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评定其吞咽功能(SSA)、表面肌电信号(sEMG)、吞咽障碍程度(VFSS)和生活质量(SWAL-QOL).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sEMG最大波幅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综合治疗组的sEMG的最大波幅值与常规训练组和电刺激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组患者的SSA、VFSS和SWAL-QOL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综合治疗组的SSA、VFSS和SWAL-QOL评分分别为(21.34 ±3.61)分、(6.98±1.62)分和(438 ±37)分,与常规训练组治疗后的(30.22 ±3.71)分、(5.34±1.63)分和(627±51)分以及电刺激组的治疗后的(28.14±3.92)分、(5.69±1.58)分和(637±5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EMG最大波幅以及SSA、VFSS、SWAL-QOL评分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各项指标两两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有助于脑卒中3个月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超短波配合药物治疗处于急性发作期的痔疮患者30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经门诊确诊的痔疮患者300例,男152例,女148例;年龄18~82岁,平均39.6岁;病程6个月~35年,平均1.7年;内痔(无出血)45例,外痔72例,混合性痔183例.本组病例均为急性发作期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痔核或肛周发炎、水肿、肛门潮湿、瘙痒、疼痛,以及突起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青壮年的常见病,以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为特点.CT、MRI检查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准确定位.如何从功能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影像学评定是康复医学所面临的问题。
单侧空间忽略(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USN)是脑损伤所致的对受损半球对侧空间未知或有意义的刺激不能反应或定向.其特征为受损半球对侧肢体感知觉缺乏,不能注意到采自对侧的视觉、听觉、触觉甚或嗅觉的刺激,伴空间定位等行为能力的异常[1].USN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更是注意、意识神经机制等神经科学研究关注的热点[2]。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n,WHO)于2001年正式颁布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WHO希望它能在有关社会政策制定、统计、卫生管理、临床以及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2],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功能和残疾分类体系.IC
肋间神经痛在临床并不少见,它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以肋间神经带状分布针刺样跳痛感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发作时多为强烈而持续的痛感,以夜间为重,患者在呼吸及变换体位时常伴有疼痛加重,因此肋间神经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及睡眠质量。
目的 分析三重刺激技术(TST)诊断良性单肢肌萎缩症(BMA)的相关指标,评估该技术诊断BMA的指导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分析方法,对15例BMA患者和15名健康人进行TST检测,记录刺激引出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波幅、面积和负波时限,分析TST波幅和面积衰减比值.结果 BMA患者和健康人的TST波幅、面积衰减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急性乳腺炎是产妇产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孕期对乳房护理不当,哺乳初期新生儿吸吮时由于产妇惧怕疼痛,往往不能使新生儿做到早吸吮和有效吸吮,乳汁积滞在乳腺小叶中,易致乳腺炎.乳腺炎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细菌生长繁殖、形成脓肿,从而引起急性化脓性乳腺炎[1],临床症状表现为乳房肿胀疼痛,皮肤发红发热.我们对38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雌激素在诸多急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具体机制目前认为主要包括神经营养作用、抗凋亡作用和抗炎作用[1].在癫痫中研究最多的是雌激素神经营养作用[2-3],对其抗炎作用研究甚少,而免疫炎症机制在癫痫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4-5].化学致痫剂、电刺激等多种癫痫模型中均可观察到痫性发作后快速诱导的炎症反应,主要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经典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inter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