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任军长 江拥辉
(任职时期:1952.07-1953.05 1953.05-1957.08)
(1917-1991年),江西瑞金人,1 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1年2月13日在沈阳逝世。
组织为他取名字
1931年12月,14岁的江祥桂已经在县农民协会开办的学校免费读了一年6个月的书了。同时,他申请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入团仪式上,支部书记华干忠问江祥桂:“共产党好不好?你拥不拥护共产党?”
江祥桂坚定地说:“共产党是我们的救星,我当然要拥护。”
华干忠说:“那好,你的名字也改一下吧,以后叫江拥辉,意思是拥护共产党给人民的光辉!”
就这样,江祥桂换成了“江拥辉”的名字。
“万岁军”中阵前将
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8月,江拥辉由第38军参谋长改任副军长,抓临战军事训练。
10月8日,毛泽东签署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志愿军第38军是首批4个军入朝作战部队之一。
为了打好出国第一仗,部队每一次调整部署时,军长梁兴初都派江拥辉副军长到一线指挥。江拥辉就一会儿赶到第112师,一会儿赶到第113師,根据上级命令,严密部署。
因第一次战役中,38军没按时打下熙川并迟延向军隅里穿插,受到志愿军总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的严厉批评。
38军上下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江拥辉认为,此次战役中,38军失利,有三点教训:“一是对熙川敌情没有搞清楚,对下边获得的所谓‘黑人团’的情报,没有迅速查实;二是在迂回中,有的部队恋战耽误了时间;三是担负迂回任务的主力没有及时跟上,前出的兵力太少。”
第二次战役开始后,38军和兄弟部队一样,开始后撤。第112师在飞虎山上激战5天,第335团共击溃“联合国军”百人以上的攻击57次,牢牢地守住了阵地。现在,他们也开始撤离。
指战员们对后撤十分想不通,仗打得很好,为什么还要后撤?有人直接问江拥辉:“你们怎么老向后走?”
第二次战役的行动是非常秘密的。江拥辉自然不能向下面讲得过多过细,更不能透露战略意图,他只好回答道:“胜利需要我们这样做。军长、政委命令往哪儿走就往哪儿走。我们只要服从指挥,一定胜利。我相信无疑,你们也要相信无疑。”江拥辉要求部队边撤边阻击,故意示弱,骄纵敌军,诱敌深入。“联合国军”像被牵“牛鼻子”一样,牵诱到了既定战场。
第二次战役中,西线部队经过连续7昼夜作战,歼灭南朝鲜军第7、8师和土耳其旅大部,并给美军第九军第2师歼灭性的打击,重创了美军第九军第1、25师,共歼“联合国军”2.3万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炮500余门。
朝鲜战场上,一线阵地时常出现江拥辉的身影。
1953年5月,江拥辉被任命为志愿军第38军军长。6月22日,志愿军总部命令38军将在西海岸线的防务移交给47军,然后回国。
1991年2月13日12时,江拥辉在沈阳溘然长逝。3月6日,新华社发布了江拥辉逝世的消息。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亲笔书写挽联,称赞他是“铁流勇将”。
(据《纵横》 )
(任职时期:1952.07-1953.05 1953.05-1957.08)
(1917-1991年),江西瑞金人,1 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1年2月13日在沈阳逝世。
组织为他取名字
1931年12月,14岁的江祥桂已经在县农民协会开办的学校免费读了一年6个月的书了。同时,他申请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入团仪式上,支部书记华干忠问江祥桂:“共产党好不好?你拥不拥护共产党?”
江祥桂坚定地说:“共产党是我们的救星,我当然要拥护。”
华干忠说:“那好,你的名字也改一下吧,以后叫江拥辉,意思是拥护共产党给人民的光辉!”
就这样,江祥桂换成了“江拥辉”的名字。
“万岁军”中阵前将
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8月,江拥辉由第38军参谋长改任副军长,抓临战军事训练。
10月8日,毛泽东签署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志愿军第38军是首批4个军入朝作战部队之一。
为了打好出国第一仗,部队每一次调整部署时,军长梁兴初都派江拥辉副军长到一线指挥。江拥辉就一会儿赶到第112师,一会儿赶到第113師,根据上级命令,严密部署。
因第一次战役中,38军没按时打下熙川并迟延向军隅里穿插,受到志愿军总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的严厉批评。
38军上下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江拥辉认为,此次战役中,38军失利,有三点教训:“一是对熙川敌情没有搞清楚,对下边获得的所谓‘黑人团’的情报,没有迅速查实;二是在迂回中,有的部队恋战耽误了时间;三是担负迂回任务的主力没有及时跟上,前出的兵力太少。”
第二次战役开始后,38军和兄弟部队一样,开始后撤。第112师在飞虎山上激战5天,第335团共击溃“联合国军”百人以上的攻击57次,牢牢地守住了阵地。现在,他们也开始撤离。
指战员们对后撤十分想不通,仗打得很好,为什么还要后撤?有人直接问江拥辉:“你们怎么老向后走?”
第二次战役的行动是非常秘密的。江拥辉自然不能向下面讲得过多过细,更不能透露战略意图,他只好回答道:“胜利需要我们这样做。军长、政委命令往哪儿走就往哪儿走。我们只要服从指挥,一定胜利。我相信无疑,你们也要相信无疑。”江拥辉要求部队边撤边阻击,故意示弱,骄纵敌军,诱敌深入。“联合国军”像被牵“牛鼻子”一样,牵诱到了既定战场。
第二次战役中,西线部队经过连续7昼夜作战,歼灭南朝鲜军第7、8师和土耳其旅大部,并给美军第九军第2师歼灭性的打击,重创了美军第九军第1、25师,共歼“联合国军”2.3万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炮500余门。
朝鲜战场上,一线阵地时常出现江拥辉的身影。
1953年5月,江拥辉被任命为志愿军第38军军长。6月22日,志愿军总部命令38军将在西海岸线的防务移交给47军,然后回国。
1991年2月13日12时,江拥辉在沈阳溘然长逝。3月6日,新华社发布了江拥辉逝世的消息。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亲笔书写挽联,称赞他是“铁流勇将”。
(据《纵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