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区及面中部骨骼衰老的形态学变化及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衰老,面部年轻化受到当下求美者们的青睐.整形医师们为了更有效地进行面部年轻化治疗,对面部老龄化的衰老机制深入研究成为必不可少的过程.以往对面部衰老的认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方面:面部软组织的重力性下垂和容量减少[1].然而近年来,3D技术的成熟运用令面部老龄化的复杂机制越来越清晰,面部衰老的过程其实包括从皮肤到骨骼各解剖层次的变化[2],其中面部骨骼变化被认为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变化[3].众所周知,眼周是面部衰老表现比较明显的区域,那么眶区骨骼的变化毋庸置疑.从骨骼学角度来看,作为颅骨中较薄的骨骼,面中部骨骼可能是最容易随老龄化发生骨吸收的部位[4].因此,对面中部容量进行填充应运而生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年轻化技术之一[5].针对以上观点,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以下综述.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绝对数越来越多.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退行性膝关节炎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为
期刊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有效的替代治疗方式之一,但长期腹膜透析会导致患者发生腹膜纤维化,造成超滤衰竭,是腹膜透析患者终止透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控制该病理形成的过程中,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是导致腹膜纤维化的始动及可逆环节,因此,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上皮间充质转分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靶向上皮间充质转分化诱导腹膜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目的 探讨下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9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89例)患者接受下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B组(103例)患者接受下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前列地尔.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痊愈67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2例(96眼)青光眼施行复合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町调节缝线),观察术后前房形成、视力改变、眼压、滤过泡及其它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浅前房、低眼压及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减少.结论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较好,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