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比较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to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分析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威海市中心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及动态脑电图检查,对比常规脑电图检查与动态脑电图检查的脑电图异常检出率及不同程度病情脑电图异常的检出率。

结果

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动态脑电图异常检出率(97.62%)高于常规脑电图检查异常检出率(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脑电图检查对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及重度异常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4.12%、100.00%、100.00%,高于常规脑电图检查的50.00%、57.14%、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均可用于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病情诊断,但与常规脑电图相比,动态脑电图异常检出率高。对于不同病情程度的病毒性脑炎患者,动态脑电图的诊断价值均高于常规脑电图。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相关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在临汾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因子水平、那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SS)评分、巴塞尔(Barthel)指数及远期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目的探讨99mTc-HYNIC-TOC显像对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定位、分期和选择临床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对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临床怀疑为NENs的57例患者行99mTc-HYNIC-TOC显像,其中高分化NENs 15例,中分化NENs 18例,低分化NENs 24例。静脉注射99mTc-HYNIC-TOC剂量为350~400 MBq/人,于注射后0.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06年至2016年收治的32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及预后情况。结果32例手术患者中,行局部十二指肠壁切除术14例,局部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联合脏器切除术1例。术后出现胰瘘1例,胃瘫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切缘均干净,术后复发危险度
目的观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对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运动单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取PTED治疗,对照组48例采取F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脊椎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脊柱运动单位。结果两组患者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子宫血供、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UAE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血供、卵巢功能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均下降,最粗动脉血管直径缩小,阻力指数增加,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社会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92.5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目的比较围麻醉期全身麻醉患者两种常用体温监测方法的应用效果,探讨妇科手术中体温监测的选择。方法选择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择期妇科手术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9~72岁,全身麻醉后进行妇科手术。使用飞利浦MX600监护仪201075A温度探头2根,同时进行鼻咽部和腋窝处体温持续监测。麦迪斯顿手麻系统自动记录体温,间隔时间2 min,记录1 h内同一例患者的体温变化。对比同一例患者在全身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PD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多巴胺能药物治疗后效果不理想,或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或出现药物难以控制性震颤。所有患者均进行STN-DBS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非运动症状评估量表评分、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
目的总结低体质量肺动脉瓣狭窄患儿采用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的1例低体质量肺动脉瓣狭窄患儿的临床经验,术中采用右股静脉穿刺。结果术后即刻患儿肺动脉瓣跨瓣压差为24 mmHg(1 mmHg = 0.133 kPa),无球囊扩张相关并发症。术后呼吸机应用8 h,入重症监护室时间34 h,术后第9天顺利出院。结论经皮肺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