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初冬寻芳——许昌行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_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踏上这片中原热土——河南,心中无限感慨。就是在这里孕育了我中华儿女就是在这里发源了我五千年的文明。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为之战死,多少豪杰为之献身,多少历史的足迹才踏出这万里平原,多少岁月的风霜才抚平了沟沟坎坎。历经千年,历史诗他蹒跚,岁月乘其厚重,地处中心反而让其成了人们心中的隐士。
  初冬时节,白雪掩映着翠绿,枯树梢头久久不肯落去的两片黄叶在随风飘摇,似乎是在迎接我这位来自远方的客人,似乎又是在翘首以待,春花烂漫时。
  北京到郑州八小时,郑州到许昌两小时,心中的迫切已将千里之遥缩成咫尺……
  当许昌市渐渐映入我的眼帘,周身的血液都在回诉。素来喜好历史的我对于许昌,仅限耳闻于师、目睹干书。今日亲邻至此,真谓幸有余焉。此时此刻,我深深地理解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面对历史的长河,我只不过是即将被卷入河中的一粒沙。
  许昌地处河南中部,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许、陈、钟、方等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祥地。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废汉立魏,因“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好汉不提当年,今日的许昌值得骄傲!改革开放以来,许昌实施的“花卉园艺围区战略”已初见成效。花卉苗木业发展迅速,已建成311国道许昌至鄢陵段42公里花卉长廊,花卉苗木面积发展到35万亩,年产值10亿元,不仅成为许昌市的支柱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运输业、旅游业、包装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基地。究竟是什么推动着许昌花卉苗木产业如此迅速的发展呢?为此,我专程采访了许昌市林业局局长盛甲午。这位盛局长是河南省林业界的老前辈,十多年的局长生涯使他更加热爱和重视这份工作。说到花卉苗木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盛局长不由地激动,他说:一是花卉苗木产业利润高,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农民们自觉地选择了这条路,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壮大了该产业的规模,使之形成规模经济,达到良性循环二是花卉苗木的种植技术含量低,容易普及,同时花木的繁殖系数高,对于农民来说投入少,收益高,何乐而不为呢?在这一点上,许昌市还充分发扬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精神。以鄢陵为首,发挥传统优势,以史为基,以许昌县为代表,搞企业进驻、土地返租、业主承包等市场运作模式;以魏都县为典型,领导与机关干部带动,强制、半强制性接受苗木培育专业知识培训,为该县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听到这里,也许不难想到:如果大家同时拥入一个产业,不会降低该产业的利润空间吗?盛局长摇摇头轻松的回答道:不会。显然这早已经过了他的深思熟虑。他解释:大量的农民进入该产业确实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结构性过剩。但是这种过剩也仅是结构性的,当然一些传统树种如金丝翠柳、黄金槐、河南桧柏等也因此出现了滞销,但从整个产业来看,并没有利润空间缩小的现象。农民对市场很敏感,目前显现出根据市场需求自动调整结构的新局面。可以说,市场利用它的自然规律自动调节着产业结构,“优胜劣汰”保证了农民的高利润。
  事实上,以花卉苗木产业为支柱产业的不只是河南许昌,北有辽宁、北京、河北、山东,南有江浙、广州、昆明、海南。可许昌的花卉苗木产业何以立足于众多省市而不倒呢?说到这里,盛局长点起一支烟,凝望着烟梢的星火,似乎已经看到了众多花木市场中独树一帜的许昌。的确,从历史角度讲,许昌拥有自古就被誉为“花都”的鄢陵县;从地理位置上讲,许昌地处中原之中,是我国典型的南方气候型和北方气候型过渡地区,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南北花卉引种、驯化的理想基地,也是沟通南北花木的桥梁;看来许昌已占尽了“天时、地利”,那“人和”呢?农民的积极参与自不必说,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合理引导更力n凝聚了老百姓的心!一方面政府出台大量的优惠政策,如延长土地承包期;提倡和鼓励租赁承包被列入农业用地范畴的林业花卉生产、开发用地;有效制止乱收费以及鼓励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等。另一方面,政府集中资金抓基础设施建设。“三横四纵”的公路建设让整个花卉苗木园区四通八达,为花木的向外输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水利设备的大批引进提高了种苗的成活率,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为农民解决了又一大难题;电力支持促进温室组培技术的发展,为农民从季节和品种上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网络的布排为农民提供了最新的市场信息,使农民是不出户便可一览天下组织种苗项目的研发,让农民能够在第一时间受益;每年一度的花木博览会为花农与外界塔起了鹊桥成为农民与外界经济交流的重要渠道。借用盛局长的一句话:政府应该做什么?应该做农民个人所不能做到的!
  与此同时,许昌市政府还提出了“建立园林城、卫生城、优秀旅游城,实现碧水蓝天”的口号·。借助已有的三国文化旅游胜地依靠花卉苗圃生态旅游的开发;扶持季节性自己动手摘枣项目;发扬森林公园旅游传统,形成了具有许昌特色的旅游战略。
  天色渐晚,两个小时已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然而谈话已酣,盛局长再次将话题引入了另一个高潮。
  
  其实在许昌的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花木仅是引人注目的一枝而已。
  按照许昌市委、市政府部署,结合绿色通道建设,到2010年,全市计划发展速生丰产林基地45万亩,使其继花木基地之后,成为许昌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启动这项计划并不是空穴来风。一方面,发展速生丰产林基地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十五”期间,全国每年木材缺口为6000—8000万立方米并随着时间的流逝,缺口会越来越大,再加上我国正处于由采伐天然林为主转向采伐人工林为主的阶段,所以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从而投资吸引力也就越大。另一方面,许昌市发展速生丰产林计划已经列入了“绿色中原”整体规划。从效益比较上看,速生丰产林将会成为仅次于花卉、果品的另一高效产业。
  值得一提的还有许昌市在木本中药材方面的发展。为适应中央的退耕还林政策,许昌市辖区的禹州市已经发展木本中药材6万亩,计划到2007年发展木本中药材面积达到20万亩。自古就有“药都”之称的禹州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吸引了全国13个省的药商在此建立会馆。改革开放以来,禹州市更是成为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自2002年开始每年在禹州市举办的中药材交易博览会进一步扩大了禹州市中药材市场在全国的知名度。
  盛局长还介绍说:对于加工业,我们本着“项目进小区,小区联基地”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资金,便于销售,又便于污染的治理。真正做到了以产业带动生态,生态巩固产业。在这里,生态成了人们致富的途径。
  由于时间的关系,采访结束了,但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是什么还牵着我的思绪?是许昌发展的今天给我的震撼?还是人们对绿色财富的呼唤?也许这正是我要寻觅的……
  (责编:周公乐)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体育教学在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终身体育的培养基础在学校体育,应改进高职体育教学,加强高职体育教材的建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  关键词:高职体育 终身体育教材构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界的高层次,是和“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各层次教育中,培养“士”、“师”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