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即兴演奏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即兴演奏是钢琴演奏中最为方便、实用的一种形式,钢琴即兴演奏能力是学钢琴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每一位音乐人士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本文针对钢琴演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谈了自己看法。
  关键词:钢琴即兴演奏 技巧
  
  即兴演奏钢琴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常必须要经过认知演奏和实践的学习过程。钢琴演奏实际上是对演奏者大脑思维、意识理解,技能技演奏巧的综合反应。它对优良的心理素质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开拓学者的艺术视野、形成良好的艺术审美观起着不可忽演奏略的作用。即兴演奏任何一首乐曲都是通过音色、音符、速度、节奏演奏来表达音乐的内容。要完成这些要求,把音乐内涵完美地在二度演奏创作中再现出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放松
  (一)正确的演奏姿态是放松的前提
  保证肢体放松、灵活自如首先要保证整个躯体处于最正确、最恰当的位置和准确的坐姿,不正确的演奏姿态会引起一系列的肢体紧张。这包括找准身体支点定位:一是身体与琴的前后关系,这一位置因人而异,但依据是个人两臂的长度,特别是它们之间的比例,要能保证手臂上下两部分能适宜活动和躯干的前俯后仰的自由活动。二是身体与琴的高低关系,这取决于躯干和手臂的比例。演奏者的躯干如果很长就应当坐在很矮的椅子上,反之,就应尽量坐得高些。坐得过高会使全身过度紧张,而过低又会降低双腿的支撑作用,同样会引起躯体不必要的紧张。
  (二)保持动作的自然性是放松的必要条件
  保持动作的自然性是指在弹奏中减少不必要的多余动作和避免错误动作,因为多余动作与错误动作是导致紧张的主要因素。减少多余动作的目的是为了节约身体能源和力量开支,使运动的肌肉能够享有最大的力量之源支援。最重要的是,多于动作会引起不正常的肌肉紧张,给肌肉添加不必要的负担,如果弹奏中总是出现多余动作会使力量无法全部传递到主要运动对象——手指和手,不能放松地弹奏。错误动作通常是在练习中形成的不良动作,他们不仅能使身体各部位无法协调运动,使身体僵硬,甚至可能会破坏手指和全部技巧,而这一切都是从他所引起的紧张开始的。
  (三)有效的练习是放松的途径
  在平时练琴过程中,一些有效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调节紧张状态,找到放松的感觉。因为在连续长时间练琴后,如果某个身体部位出现酸痛,说明练习方法有误或者身体过于紧张,没有很好的放松。这时需要的已不是继续高强度地作业,而是停下来用一些帮助放松的动作练习调整状态。
  二、呼吸
  我们知道呼吸是生命的基础,音乐里同样有呼吸,它同语言一样有着句子的长短之分,有抑扬顿挫的语言的变化,有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的结构性和完整性——音乐形象。没有呼吸,就没有乐句、没有起伏、没有语调、没有结构,同样也就没有了音乐形象。在音乐表现中,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的连接,就是音乐中的呼吸,其中也包括轻重強弱的呼吸。如何使呼吸与一音乐演奏密切吻合呢?一是仔细看清乐谱,注意速度的变换;另一个就呼吸的时间问题。音乐是一门时间艺术,在演奏一名有几十小节长的大起落的旋律时,就应该以缓慢而悠长的气息为主;同样,在演奏情绪高涨,激动或是速度较快的一些乐段时,其呼吸也相应的加快。呼吸应与乐曲是一致的;是与乐段、乐句的分解相一致的。为有较好的呼吸感,同样要求演唱乐曲的旋律,从而找到乐曲的呼吸,然后将这样的呼吸用到实际演奏中去。将自身的呼吸和音乐的呼吸融为一体,将键盘转为自己手指的延伸,努力做到人琴后一、人音合一,即做到人、琴、音三者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表现音乐内涵的目的。
  三、独立分析能力
  钢琴即兴演奏要求具备一定的对歌曲等作品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每一项知识内容都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准确地对歌曲进行分析,对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层次等方面有准确的把握和控制。书本中的谱例分析很多,很全面,为我们的独立分析能力提供了先决条件。我们可将自己的理解与之相结合,灵活运用到实际的乐谱中,让学、练、用同时进行,运用器乐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音色,经过节奏、旋律、和声织体的加工变化处理,重点强化描写背景、渲染气氛、增强歌曲叙事力的作用,从而在听觉上和感觉上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四、综合应用能力及对其他基础理论的掌握
  综合应用能力是指钢琴技巧、和声基础、演奏织体的运用等方面的综合,以及演奏与演唱者的合作、艺术实践经验等。这一能力很重要,它决定着即兴演奏编配及弹奏的质量及总体效果的好坏。
  钢琴即兴演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它所涉及到的知识很多。所以要想弹好钢琴即兴演奏,就需要从各方面提高自己。除了和声之外,还应学习一下曲式分析、复调、作曲、配器等方面的知识。要弹好钢琴即兴演奏,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了解各个时期的作曲家及其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分析其风格特点,如和声的进行、和声的节奏、低音进行的特点、演奏织体的运用等。当我们把它总结出来之后,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就好象是我们自己的一样,运用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非常自如了。
  总之,要进行钢琴即兴演奏,演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以及钢琴演奏技巧,以及各种能力,并及时地进行练习,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更加充分地进行钢琴即兴演奏。
  
  参考文献:
  [1]孔越.提高钢琴演奏者综合能力的方法与手段[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0,(02) .
  [2]张放.钢琴演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常见问题[J].艺术教育,2010,(04) .
  [3]沈颖.论钢琴即兴演奏的现状及其对策[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0,(01) .
  [4]邓昆.中国现代钢琴演奏的民族特色分析[J] 歌海,2010,(03) .
其他文献
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习惯必须从小养成。无数事实证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其重要性不亚于培养和发展智力。  老师每次精心批改学生作业不外乎两大目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获得信息反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以利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作业下发后,学生往往只重视这次作业或测验得了几个大“勾”或几把红“叉
数学思维按照思维过程中是否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可划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分析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它主要是以逻辑规则对事物按部就班地认识,对其过程主体有清晰的意识。在中学数学中,由于数学知识的严谨性,抽象性和系统性,常常掩盖了直觉思维的存在和作用,因而在目前教学中往往偏重于演绎推理的训练,过分强调形式论证的严密逻辑性,而忽视了直觉思维的突发性理解与顿悟作用。在新课程标准深入课堂的今天,加强学生直觉思
【摘要】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物理教学;抽象思维;创新思维      一、前言  近年来,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著述颇多,在物理教学方面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
摘要:解决规划科学性前瞻性不足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加强对房地产规划问题的研究,从分析房地产市场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与效率出发,提出了一些问题,对房地产规划有很大的启迪,对提高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 问题研究 协调性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自19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住房商品化的新体制基本确立,以土地出让、
【摘要】如何抓好语文学习是语文老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及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语文;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主动学习;三、注意语文答题的规范性。  【关键词】重视 兴趣 主动 宏观 规范性  一、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虽是基础学科,但由于其讲究的是长期积累,一直以来语文学科并没有得到学生甚至老师的重
人类社会已跨入信息化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复读机、幻灯、录像投影等,设备就能激发学生情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知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领悟和分析课文的能力。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奋进、竞争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養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该使用怎样的课堂教学语言,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因此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幼儿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思维特点,自觉不自觉的采用重复灌输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学起数学来感到枯燥与乏味,大大压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
【摘要】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我们探索如何运用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学和语文教材的有机结合,避免生动呆板的运用而造成负面影响,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运用  多媒体计算机集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的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用一种设备实现课堂教学的电教化现阶段,并链接最新的信息,动态地收集信息,时间快,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教育对于21世纪的中国至关重要。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课题,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课题。开放的新课程呼唤创新。本文拟在新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谈点拙见。  一、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创造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全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