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知识记忆方法的指导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物理学习中,学生既要学习知识,也需要记忆大量的物理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知识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知识记忆;方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学生既要学习知识,也需要记忆大量的物理知识。但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巧妙记忆,则事半功倍,否则,若是死记硬背,则事倍功半。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知识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一、比较记忆法
  心理学表明:事物的特点通常在与其他事物的对比中显示出。正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比如单独站着一人难以证明他和其他身高相近的人到底哪个高,两人站到一块比比才可获得正确结论。同样,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对一些相近的、相似的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学生才能更透彻理解,才能更牢固的把握。同时,通过比较,还可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回顾所学知识,构建更完善的知识结构体。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一些物理概念、公式等,尤其是相似或相近的概念、公式,加以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出其区别与联系。这样,可降低记忆难点,让学生记忆更多的知识,避免死记硬背。
  第一、运用比较记忆法记忆物理公式。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压强与速度是需要理解与把握的,在学习过程中,可将其比较分析。首先,比较两者的基本概念。然后类比压强与速度的计算。其中,压强p=F/S(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力的大小);速度v=s/t(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对于上述两个物理概念,看似毫无关系,然而通过比较分析,则可归纳出如下共性:①相同的计算方法,均是除法计算。②相似的概念语法结构。这样,通过比较分析,可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与记忆物理公式。另外,倘若扩大比较范围,初中阶段和压强、速度存在共性的公式,还有如电流、密度等,均可采取比较记忆法,构建知识系统。
  第二、运用比较记忆法记忆物理概念、定理等。如压强与压力,压力与重力, 物质密度与物体密度,溶化与熔化等。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发现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辨析能力。比如重力与压力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力。它们产生的原因、方向、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均是不同的。
  再如光的反射与折射。两者均是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出现变化的光学现象,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中,相同点可归纳如下:①光路路可逆。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③均可以成像。光折射与反射时均可以成像。④角的大小同时变化。折射角、反射角均随着相应入射角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且同时变小或者变大;⑤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反射光线和相应的入射光线、法线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⑥居于法线同侧。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①物像大小各异。当物体折射时所成的物像大小不一,而反射的时候物像大小一样。②界面分布各异。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处于界面两侧,而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处于界面同侧。 ③方向变化不同。当折射光线进入到其他物质时,没有改变方向;光垂直入射至两种物质界面时,那么反射光线会改变方向,于是光会反回到原物质中。④物像分布不一。折射的时候物像处于界面同侧;反射的时候物像处于界面两侧。⑤角大小各异。折射角不一定等于入射角,当光线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而当光线由玻璃或水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则小于折射角;而反射角总是与入射角相等。
  二、实践记忆法
  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即由课本上获得的知识终归是毕竟是浅显的,而若要深刻而透彻的把握事理或事物本质,则需要亲身实践。由心理学看,所学的知识只有频繁运用到实际中,才能够在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痕迹,将知识内化成能力,从而巩固深化,强化记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增强记忆效果。如动手制作物理模型,比如自制测力计,更深刻的理解与记忆弹簧的伸长和外力存在正比关系。再如通过实践操作,体验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测量,把握其正确操作方法,并注意其注意事项。另外,写写物理手抄报;阅读一些趣味性科普材料,写写读书体会;进行物理小实验等等,都是简单易行的实践方法,有助于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实践能力。
  三、图表记忆法
  所谓图表记忆法,即运用列表格、小卡片等方式,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分类,总结归纳,以图表形式呈现,有效记忆。如学习物态的变化时,可回忆所学知识,构建如下知识网络图。
  再如学习浮力后,梳理知识脉络,利用图表等形式总结归纳,建立知识结构图。
  另外,还有口诀记忆法。在知识记忆方法中,口诀记忆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融合了形象法、概括法、联想法、罗列法等多种方法,将众多的、复杂的需要记忆的内容高度浓缩为简单易于记忆的词句,富有节奏与音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给知识记忆增添了不少趣味,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的把握知识,提高记忆效率。比如熔化与凝固:固态变液为熔化,液态变固称凝固。固体分晶和非晶,非晶熔化无局限。晶体熔化有熔点,吸收热量温不变;再如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寻找接线多线柱,串并关系要分清。一画支路二并联,再画干路和电源。元件符号要标清,画完对应要检查。此外,如浓缩记忆法,推导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等等也是不错的记忆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马沟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小学生初学写作,遇到两大难题:写什么?怎么写?抓好作文材料的积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厚积而薄发,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两大难题。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材料的积累  “生活如写作的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语)。小学生觉得作文无话可说,主要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留心观察,形成了大事没有、小事忘掉的局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多方面积累
【摘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在课堂上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有限的课堂资源,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教学质量;课堂资源;有效课堂  有限的课堂资源只有在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才是最有效的课堂资源,才会发挥它的最大效率。一位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一个“灵魂”,复现、强化突出各种化学现象,增强趣味性、展示真实性、体现
HIV中和抗体的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为中和抗体机制疫苗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本文综述了中和抗体的作用机制,讨论了疫苗构建时如何广泛而有效地诱导中和抗体,并介绍了中和抗体检测技术方面的进展。
课堂是学生实现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课堂提问是教师指导、引领学生的有效方式。纵观名师的课堂,为什么会小手如林,情感朗读书声琅琅,师上得动情入理,生学得兴致勃勃?而我们大多老师的课堂却是一潭死水居多,偶尔泛起点点波纹也让老师们激动半天。我想:多半是名师们的巧设提问成就了课堂的精彩。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智慧,检查学生习得知识的情
【摘 要】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问,是保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不仅要善问,而且要会问。巧妙的“提问”,可以使师生思维产生“同频共振”,课堂上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增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从而起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
期刊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疱疹类病毒科β亚科的DNA病毒.血清学调查表明:60~100%成人有HCMV抗体,其流行无季节性倾向[1].虽然HCMV感染非常普遍,但绝大多数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也可以用一些渗透式的方法对学生展开德育式的教育,只要教师的教育形式恰当、设计巧妙,学生就不会感觉自己被硬性灌输各种概念,而是自己会展开德育的思考,然后自己以德育教育的行为慢慢要求自己,这样就能在英语教育中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德育;研究  德育教育的内容包含很多方面,它包括爱国主义情感情、环保的理念、遵守公共秩序的理念、助人
【摘 要】采用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极大的生动和丰富课堂活动内容,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得到更多的互动交流机会,同时也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使用更高效,促进他们对自己所学知识掌握的能力。本文解释了情境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方法,给教师应如何实施情境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模式;初中英语  情境教学法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造具有感情色彩且生动
MxA蛋白是I型干扰素(α/β)诱导产生的分布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对粘液病毒、副粘液病毒、布尼亚病毒、棒状病毒、囊膜(外衣)病毒、小RNA病毒及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