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单用或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近4年来门诊及住院使用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及格列齐特普通片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疗效不满意、不良反应大、依从性差等情况停用原有降糖药物,改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单用或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结果:单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或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显效率达8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显效率为23.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9%。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单用或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满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药物安全性好。
【关键词】2型糖尿病;格列齐特缓释片;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158-01
近二十余年来,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多年前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糖尿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冠心病的等危症[1]。对于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盐酸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目前认为其不仅可改善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而且可能具有潜在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在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发生方面的作用也备受关注[2]。笔者观察了近4年来门诊及住院使用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及格列齐特普通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情况,患者疗效不满意、不良反应大、依从性差等。为验证两种缓释剂型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及依从性,本文采用单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或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组67例中男39例,女28例。年龄27~73岁。对照组65例中男37例,女28 例。年龄28~75岁。两组患者中一般资料、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肝功、胰岛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心肾衰情况。
1.2 诊断标准
执行叶任高、陆再英主编的《内科学》第6版关于糖尿病诊断新标准[3]。
1.3 治疗方法
患者抗血小板药、调脂药、降压药物继续应用。予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重体力劳动、戒烟酒,按糖尿病饮食执行。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剂量为(0.5~2.0)/d,一次口服,剂量较大时可分为2次口服。7d不能达标者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30~120mg)/d,1次口服,剂量较大时可分为2次口服。对照组用盐酸二甲双胍和(或)格列齐特普通片,按标准剂量口服。用药期间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视个体情况可监测其他时间点血糖,并常规查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脂、心电图。
1.4 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血糖降低在5mmol/L以内;显效:血糖降低5mmol/L以上;无效:用药后血糖未降低。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组有效9例,显效58例,显效率为86.5%;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有效50例,显效15,显效率为23.0%;不良反应2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9%。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呕吐、腹泻明显,上腹隐痛不适,系二甲双胍剂量较大(1.0 bid),予减为0.5 bid后症状消失,血糖有时不稳定,加格列齐特缓释片30mgq.d,血糖较平稳,其他4 例轻微恶心、食欲减退,不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由盐酸二甲双胍(50%)、羟丙甲纤维素(30%)、微晶纤维素(19%)、微粉硅胶(0.5%)、硬脂酸镁(0.5%)组成。口服后从胃肠道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平均值为7h,与食物同时服用可使二甲双胍吸收增加约50%,多次服用不会造成二甲双胍在血浆中蓄积。稳态的血药浓度在24~48h内达到且通常小于1ug/ml。二甲双胍缓释片随食物服用7~8h后逐渐释放到上消化道,进入胃酸后药片吸水体积膨胀,迅速伸展至能抵抗胃排空的尺寸。此外,二甲双胍尚有减少肠道内葡萄糖吸收、提高活性胰高糖素样多肽-1(GLP-1)水平,改善β细胞对葡萄糖的应答等多种降糖机制,使二甲双胍单药可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1%~2%),是目前降糖作用较强的口服药物之一[2]。总之,二甲双胍缓释片安全、有效,有很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格列齐特缓释片采用了更为先进的缓释技术,以科学配比的不同黏度羟丙甲纤维素包裹药物颗粒后压制成缓释片剂。药片一旦与消化液接触,其低黏度羟丙甲纤维素首先较快速溶解并释放出活性成分(6h后达到高峰持续约6h),这些活性成分含量恰好能满足糖尿病患者白天相对较高的血糖水平的需求;随着时间延长,高黏度羟丙甲纤维素开始溶解并释放出活性成分(随后的12h),这些活性成分的含量低于之前的浓度,恰好能满足夜间糖尿病患者相对较低的血糖水平的需求。格列齐特缓释片这种创新的缓释剂型,在一日一次給药的前提下,确保了白天更佳的降糖效果以及夜间更少的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提供了更“聪明”的血糖控制[5]。
总之新型磺脲类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是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的口服降糖药,既能强化血糖控制,又不影响心血管保护功能,临床上可单药应用,也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参考文献
[1] 游志清﹒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测[J]﹒药品评价杂志,2010,7(11):19.
[2] 郭立新﹒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J]﹒药品评价杂志,2010,7(15):40~41.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97.
[4] 肖正华﹒口服降糖药的服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的对策[J]﹒药品评价杂志,2009,6(6):238.
[5] 童南伟﹒新型长效磺脲类药物:或当另眼相看﹒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C18.
【关键词】2型糖尿病;格列齐特缓释片;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158-01
近二十余年来,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多年前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糖尿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冠心病的等危症[1]。对于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盐酸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目前认为其不仅可改善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而且可能具有潜在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在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发生方面的作用也备受关注[2]。笔者观察了近4年来门诊及住院使用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及格列齐特普通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情况,患者疗效不满意、不良反应大、依从性差等。为验证两种缓释剂型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及依从性,本文采用单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或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组67例中男39例,女28例。年龄27~73岁。对照组65例中男37例,女28 例。年龄28~75岁。两组患者中一般资料、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肝功、胰岛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心肾衰情况。
1.2 诊断标准
执行叶任高、陆再英主编的《内科学》第6版关于糖尿病诊断新标准[3]。
1.3 治疗方法
患者抗血小板药、调脂药、降压药物继续应用。予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重体力劳动、戒烟酒,按糖尿病饮食执行。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剂量为(0.5~2.0)/d,一次口服,剂量较大时可分为2次口服。7d不能达标者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30~120mg)/d,1次口服,剂量较大时可分为2次口服。对照组用盐酸二甲双胍和(或)格列齐特普通片,按标准剂量口服。用药期间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视个体情况可监测其他时间点血糖,并常规查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脂、心电图。
1.4 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血糖降低在5mmol/L以内;显效:血糖降低5mmol/L以上;无效:用药后血糖未降低。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组有效9例,显效58例,显效率为86.5%;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有效50例,显效15,显效率为23.0%;不良反应2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9%。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呕吐、腹泻明显,上腹隐痛不适,系二甲双胍剂量较大(1.0 bid),予减为0.5 bid后症状消失,血糖有时不稳定,加格列齐特缓释片30mgq.d,血糖较平稳,其他4 例轻微恶心、食欲减退,不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由盐酸二甲双胍(50%)、羟丙甲纤维素(30%)、微晶纤维素(19%)、微粉硅胶(0.5%)、硬脂酸镁(0.5%)组成。口服后从胃肠道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平均值为7h,与食物同时服用可使二甲双胍吸收增加约50%,多次服用不会造成二甲双胍在血浆中蓄积。稳态的血药浓度在24~48h内达到且通常小于1ug/ml。二甲双胍缓释片随食物服用7~8h后逐渐释放到上消化道,进入胃酸后药片吸水体积膨胀,迅速伸展至能抵抗胃排空的尺寸。此外,二甲双胍尚有减少肠道内葡萄糖吸收、提高活性胰高糖素样多肽-1(GLP-1)水平,改善β细胞对葡萄糖的应答等多种降糖机制,使二甲双胍单药可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1%~2%),是目前降糖作用较强的口服药物之一[2]。总之,二甲双胍缓释片安全、有效,有很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格列齐特缓释片采用了更为先进的缓释技术,以科学配比的不同黏度羟丙甲纤维素包裹药物颗粒后压制成缓释片剂。药片一旦与消化液接触,其低黏度羟丙甲纤维素首先较快速溶解并释放出活性成分(6h后达到高峰持续约6h),这些活性成分含量恰好能满足糖尿病患者白天相对较高的血糖水平的需求;随着时间延长,高黏度羟丙甲纤维素开始溶解并释放出活性成分(随后的12h),这些活性成分的含量低于之前的浓度,恰好能满足夜间糖尿病患者相对较低的血糖水平的需求。格列齐特缓释片这种创新的缓释剂型,在一日一次給药的前提下,确保了白天更佳的降糖效果以及夜间更少的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提供了更“聪明”的血糖控制[5]。
总之新型磺脲类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是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的口服降糖药,既能强化血糖控制,又不影响心血管保护功能,临床上可单药应用,也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参考文献
[1] 游志清﹒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测[J]﹒药品评价杂志,2010,7(11):19.
[2] 郭立新﹒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J]﹒药品评价杂志,2010,7(15):40~41.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97.
[4] 肖正华﹒口服降糖药的服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的对策[J]﹒药品评价杂志,2009,6(6):238.
[5] 童南伟﹒新型长效磺脲类药物:或当另眼相看﹒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C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