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
【关键词】口头语言艺术;板演语言艺术;体态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系统性、连贯性、逻辑推理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枯燥乏味的情况.要扭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数学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口头语言艺术
口头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教师要把自己所掌握的事物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得通过“讲话”表达出来,而这种表达的成功,必须符合准确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等要求.
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也叫科学性,是指数学语言准确、规范,并且富有逻辑性和系统性.每一门数学课程大都是由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公理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演绎而成的知识体系.因此,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首先要求语言表达准确、规范,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例如,“x≥0”严格来说应读作“x大于或等于零”或者读作“x不小于零”,也可以读作“x为非负数”,而不能读作“x大于等于零”,因为找不到一个实数既大于零又等于零.又如,三角函数的八个基本恒等式必须在“同角”的条件下才成立,否则该恒等式是不成立的.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语言重复,拖泥带水,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2.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她)就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真思考,并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要设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由于学科的特点,数学不像小说、历史那样有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生动性,使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公式、命题、定理等通过具体形象的实例、模型进行类比,便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去理解、接受.例如,在讲授用换元法求不定积分时,把“换元”和“代入”比喻成出国旅游时要“兑换人民币”和回国后把剩下的“外币”兑换回“人民币”.又如,在讲授如何根据椭圆标准方程判断焦点所在坐标轴时,我用“老大说了算”来描述x和y下面的分母谁大就在哪条轴上.这样,通过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并且记忆犹新.
3.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语言启发性的运用是显示语言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要善于用语言创设启发性的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去探求未知领域,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思维集中,并不断产生豁然开朗或逐步明朗的思维效果.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思维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作用.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如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我分析题意后说:“这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哄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辄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二、板演语言艺术
板演语言作为文字语言在黑板上的书面表达,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板书和板图.数学教师的板书和板图更为重要.因为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概念的阐述等都离不开板书和板图的表达方式,而这种表达方式主要表现在规范性、示范性、强调性和启发性.
1.规范性
数学教师板书和板图的规范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作业、解题是否规范,都与教师的板书和板图有很大关系.板书和板图的规范要求,是正确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的需要.因此,书写的文字、字母、符号以及画出的图形都要正确、规范.
2.示范性
由于学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板图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而板书和板图的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在例题的书写格式方面,要求对演算、论证,甚至于标点符号,都要按照规范的模式板书.②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要求板书整齐美观、条理分明、论述严谨.③在解题方法、技能、技巧方面,要求板书简洁、完整、运算合理.④在作图方面,一定要使用尺规规范作图.
3.强调性
强调性是板书、板图的重要功能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板书、板图的强调性作用,对讲述的重点、难点,及时板书出来,使学生加深印象,以强化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概念“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能形成的最小正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时,板书后,还要在“向上的方向”“正方向”和“最小正角”处加上着重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板书、板图的强调性作用,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优劣.教师应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好,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板书、板图,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加以强调,使课堂教学更有条理,更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启发性
板书和板图要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要体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把容易混淆的事物加以对比,把有联系的知识串在一起,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思维、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应将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都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进行对比、记忆.
三、体态语言的艺术
数学中的体态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手势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名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但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①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②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抓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③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④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动作,不要太夸张、太过火.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这样,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关键词】口头语言艺术;板演语言艺术;体态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系统性、连贯性、逻辑推理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枯燥乏味的情况.要扭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数学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口头语言艺术
口头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教师要把自己所掌握的事物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得通过“讲话”表达出来,而这种表达的成功,必须符合准确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等要求.
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也叫科学性,是指数学语言准确、规范,并且富有逻辑性和系统性.每一门数学课程大都是由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公理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演绎而成的知识体系.因此,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首先要求语言表达准确、规范,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例如,“x≥0”严格来说应读作“x大于或等于零”或者读作“x不小于零”,也可以读作“x为非负数”,而不能读作“x大于等于零”,因为找不到一个实数既大于零又等于零.又如,三角函数的八个基本恒等式必须在“同角”的条件下才成立,否则该恒等式是不成立的.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语言重复,拖泥带水,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2.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她)就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真思考,并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要设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由于学科的特点,数学不像小说、历史那样有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生动性,使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公式、命题、定理等通过具体形象的实例、模型进行类比,便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去理解、接受.例如,在讲授用换元法求不定积分时,把“换元”和“代入”比喻成出国旅游时要“兑换人民币”和回国后把剩下的“外币”兑换回“人民币”.又如,在讲授如何根据椭圆标准方程判断焦点所在坐标轴时,我用“老大说了算”来描述x和y下面的分母谁大就在哪条轴上.这样,通过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并且记忆犹新.
3.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语言启发性的运用是显示语言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要善于用语言创设启发性的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去探求未知领域,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思维集中,并不断产生豁然开朗或逐步明朗的思维效果.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思维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作用.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如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我分析题意后说:“这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哄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辄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二、板演语言艺术
板演语言作为文字语言在黑板上的书面表达,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板书和板图.数学教师的板书和板图更为重要.因为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概念的阐述等都离不开板书和板图的表达方式,而这种表达方式主要表现在规范性、示范性、强调性和启发性.
1.规范性
数学教师板书和板图的规范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作业、解题是否规范,都与教师的板书和板图有很大关系.板书和板图的规范要求,是正确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的需要.因此,书写的文字、字母、符号以及画出的图形都要正确、规范.
2.示范性
由于学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板图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而板书和板图的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在例题的书写格式方面,要求对演算、论证,甚至于标点符号,都要按照规范的模式板书.②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要求板书整齐美观、条理分明、论述严谨.③在解题方法、技能、技巧方面,要求板书简洁、完整、运算合理.④在作图方面,一定要使用尺规规范作图.
3.强调性
强调性是板书、板图的重要功能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板书、板图的强调性作用,对讲述的重点、难点,及时板书出来,使学生加深印象,以强化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概念“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能形成的最小正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时,板书后,还要在“向上的方向”“正方向”和“最小正角”处加上着重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板书、板图的强调性作用,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优劣.教师应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好,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板书、板图,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加以强调,使课堂教学更有条理,更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启发性
板书和板图要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要体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把容易混淆的事物加以对比,把有联系的知识串在一起,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思维、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应将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都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进行对比、记忆.
三、体态语言的艺术
数学中的体态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手势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名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但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①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②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抓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③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④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动作,不要太夸张、太过火.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这样,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