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高职本科数学课程系统化设计与实践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you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本科教育是现代职教体系纵横互通的桥梁,成为“双高校”特色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学作为高职本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存在教学尺度不统一,内容与专业脱节等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从课程分析、内容设计、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系统化设计高职本科数学课程,探索实践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促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双高建设;高职本科;数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3-0184-04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bridge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ouble universities" characteristic high-level development. Mathematics, as the core basic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as the phenomenon of disunity of teaching scale, disconnection of content and specialty,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 not adapt to the need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esigns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aspects of course analysis, content design, resource development,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promotes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technical talents.
  Keywords: double high construc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athematics courses; blended teaching mode
  新时代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术的综合程度以及生产设备的复杂度和精密度都大幅提升,社会急需既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双高计划”的推出正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解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
  有研究表明,在制造业中,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传统的职业教育以技能培养为主,技术原理等专业理论知识较少、较浅,缺少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普通高等教育则偏重专业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鉴于两者的不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运而生,随着2019年5月教育部正式发文将15所专科职业学院升级为本科职业大学,纵向上实现了中职、高职、高职本科、专业硕士的贯通;横向上江苏省2012年率先開展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分段培养高职本科人才的试点,实现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衔接;其中高职本科教育是现代职教体系纵横互通的桥梁,发展高职本科教育将是“双高校”特色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趋势。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高水平高职院校之一,于2012年开始与南京财经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本科学校采用“3+2”联合培养模式,共同招收电子商务、金融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学生,2020年与徐州医科大学、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开展“4+0”学制联合培养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人才,探索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并将重点集中在课程的改革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其中,数学作为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高职本科教育中的核心基础课程。美国劳工部早在1996年就指出,几乎所有的科技职业都离不开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基础知识。2007年美国教育部的调查显示,当今75%发展最快的职业都需要大量的科学或数学知识。
  本文以我校“3+2”金融本科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高职本科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在遵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下,深入探讨高职本科数学课程的系统化设计与实践。
  一、“3+2”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本科数学课程教学
  现状分析
  (一)缺乏统一课程标准,教学尺度不一
  当前的“3+2”分段培养模式下,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基本是由本科院校主导,而教学实施都是在高职院校。近些年,由于高职院校普遍忽视基本素质课程,过分强调专业和技能课程,数学课程的课时被压缩,导致课程内容一减再减,难度也降低很多,因此高职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求明显低于本科。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有些本科课程所要求的基础性内容,高职教学内容没有涵盖,造成高职学生进入本科后的学业困难问题,在高等数学课程学习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高职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尺度把握不一,主观性较强,有的教师片面强调理论知识传授,如定义讲解、定理证明、公式推导;有的教师过分强调知识够用,只关注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理论知识很少涉及,这两种情况显然都不能达到高职本科人才的数学素养要求。   (二)数学教师缺乏专业背景,数学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
  数学教师的能力是高职本科数学教学的关键因素。当前数学教师普遍缺乏一定的专业背景,部分教师思想固守传统,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自我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提高,教学中无法与相关专业建立起必要的联系,更无法找到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教学项目和任务,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数学课程与专业学习关系不紧密,数学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严重偏离。数学教学解决专业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缺失,使得数学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
  (三)传统教学模式问题突出,亟待解决
  “3+2”分段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没有根本上动摇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通常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即使设置有课堂讨论环节,由于班级规模较大和时间的限制,无法保证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仅限于课堂教学,且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主导学习,重灌输轻探究,重知识轻能力,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目前的课程考核通常从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情况、期末考试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效果不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因为课堂规模比较大,课堂表现无法兼顾每一位同学,课后作业情况往往不能真实反映每一位同学对高等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这种评价体系更注重知识层面的考核,而忽视了实践层面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的考核,这与职业教育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二、高职本科数学课程系统化设计与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在充分考虑职业教育要求和职业认知技能特点的基础上,依据迪克与凯里的教学系统化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 模型,进行了数学课程系统化设计与实践,具体为课程分析、内容设计、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五个方面,解决现阶段培养模式下高职本科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分析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进入了数据科学时代,数学是智慧工厂、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等新经济业态人力资本中的一项必备技术,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需要;从人力资本的持续投资来看,数学是人才继续获得高阶学历和技术的必修课程,是满足学生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它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各种方法能力的重任。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一方面担负着培养具有较强理论知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作为现代职教体系纵横互通的桥梁,要为学生创造无限可能。数学是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钥匙,数学课程也成为各个层次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和工具课程,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系统化设计职业本科数学课程。
  (二)内容设计
  以“夯实基础、服务专业、拓展应用、立德树人”为课程开发理念,课程团队教师与往届学生、本科院校的数学教师和专业教师、岗位群企业等多方调研交流,共同研究设计高职本科的数学课程内容,确定课程标准,统一教学尺度,建立起技能性与知识系统性并重的高职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按照“基础模块、应用模块、实践模块”三个方面设计每门课程的学习单元,基础模块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降低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减少不必要的复杂公式和理论推导,强调知识系统性,保证学生进入本科阶段数学知识够用;应用模块主要是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专业案例,着重培养数学思维,强调实际应用,服务专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专业是紧密相连的,保证数学教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实践模块包含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同时,在每个基础模块中,融入数学文化元素,在应用模块和实践模块中,融入课程思政,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情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三)资源开发
  基于内容的设计,由合作本科院校和我校数学教师、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应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同时便于合作双方协同管理,突破时空限制,教研团队在智慧职教教学平台自主创建了在线开放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线上资源包含课件、微课、数学实验、动画、测验、题库、作业、考试等;教学团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录制课程实录视频、重点难点小视频、墨迹课件等生成性资源,共同形成立体化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开展泛在、开放、个性化学习。
  (四)教学实施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和学生的需求,教学的效果差强人意。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课程“枯燥无味”“學而无用”的现象,2019年团队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精选专业案例,改进教学方法,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学团队经历了半个多学期的线上教学,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走出了高职本科数学课程教学一条新的路径——基于智慧职教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这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得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转变为合作式教学,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引导教,学生主体学的方式开展教学,除了发挥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的优势之外,还使用案例导入法、实验法、任务驱动法等教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学也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师生的教学互动变得更加便捷,营造了一种更加活泼的教学氛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基于智慧职教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实施过程分为课前预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课后巩固阶段,流程如图1所示。
  课前,教师在智慧职教教学平台发布课前任务,学生利用手机APP或电脑登录平台自主学习,完成课前任务,如视频观看、讨论、测验、实验、游戏、问卷调查等。教师登录平台和学生互动交流,分析学习情况,了解学情,实时调整教学策略。课中,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引导教,学生主体学,开展课中小组讨论交流、数学实验交互、云课堂头脑风暴和专业案例数字化再现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平台全程采集学生参与课堂的记录,便于教师调用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课后,教师在平台发布巩固任务,学生进行复习练习,完成课后任务并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教师将生成性的学习资源(如墨迹课件、授课视频等)共享到QQ学习群,供学生课后自主使用,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障碍,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突破时空的良性互动。
  (五)考核评价
  传统的考核评价往往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创设了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学生通过智慧职教教学平台对教师的表现和课程设计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反思学习薄弱环节和改进方法,教师据此可以反思课堂教学,逐步优化课堂教学,完善课程设计,实现教学互长。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考核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智慧职教平台全程采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将线上线下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加强实践层面的考核,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多元化评价方法,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考核评价体系(表1)。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每次课程教学的参与度,如出勤、课前讨论、课前测验、互动讨论、头脑风暴、课中任務、题库作业等;阶段性评价包括单元测验和单元实验作业。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项综合形成每个学习单元的评价,各学习单元评价占总考核的60%,按学习单元发布学生的阶段积分,形成你追我赶的优良学风,促进班级整体全面发展,保证结果性评价良性趋势。结果性评价包括期末闭卷考试和数学建模小论文,占总考核的40%。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包含了知识层面的评价,也包含了实践层面和技术层面的评价,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核,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更加科学客观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作出了评价。
  三、结束语
  高职本科作为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纵横互通的桥梁,在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构建等方面还都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本文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为导向,分析了高职本科数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理论知识+职业技能”为核心,将原有的高职和本科的数学课程内容进行重构,设计模块化学习单元,并进行资源的开发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构建了基于智慧职教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系统化设计高职本科数学课程,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实现了高职与本科顺利衔接。自该教学实施以来,几个专业的高职本科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等重要赛事上屡获佳绩,促进了“既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胡英芹.“双高计划”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诉求、特征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14):11-14.
  [2]胡俊平,顾京,吴兆明.高等职业教育“双高”建设的要义、表征和策略[J].江苏高教,2019(11):119-124.
  [3]江颖,周立军.基于学分制转换的高职本科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6):26-32.
  [4]罗红宇.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8(17):34-36.
  [5]郭稳涛,肖志芳.高职本科“3+2”人才培养衔接研究[J].职教通讯,2016(17):32-34.
  [6]陈小荣,朱运利,周海君.“3+2”分段培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3):58-61.
  [7]李艳凤,刘海成,朱桂英.高等数学课程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比较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33-134.
  [8]贾丽红.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2020(12):88-90.
  [9]翟步祥.高职数学课程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1):131-132.
其他文献
期刊
患者男,18岁。因“反复腹痛1个月,加重2d”于2004年6月12日入院。
期刊
上期回顾:猛虎小队和飞禽小队的队员们发现将军山之约其实是一场骗局,张教官、关教官没有出现,只留下了一张纸条,让队员们平分一桶水。  百灵鸟分到了霹雳虎水壶里一半的水,直接仰起脖子喝了起来。在一阵畅饮之后,百灵鸟满足地长叹了一声。飞禽小队的其他人也都渴坏了,纷纷大口地喝起水来。  “你们最好悠着点儿,这些水可是要坚持一个星期的。”剑齿虎好心地提醒道。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啄木鸟不以
期刊
早上好!聪明的。小时候一直很好奇,满月时的那些山与海,在月亮变成一道月牙时,去了哪里?  在月亮上住着的人,是要不停地搬家吗?他们会不会在某个夜晚把各自的家打个包——像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收起蒙古包一样——飞离月亮,暂时在浩瀚的太空里转悠转悠,喝着茶聊着天,不时扭头看看月亮是不是恢复了,不时看看表是不是到了预计的时间。  直到月牙开始慢慢恢复,变得丰满,他们会立刻放下茶杯付清账单,匆匆地互相道别,相约
期刊
患者男,64岁。因血糖升高8年,发热1个月,于2005年5月22日入我院内分泌科。
期刊
期刊
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终于到了!校园里春意盎(3ng)然,鲜花盛开,洋溢(y#)着一派热闹的景象。操场上往日的平静被打破,到处是欢声笑语。  激烈的跳绳比赛最扣人心弦了。裁判吹响口哨,长长的绳子抡起来,运动员们尽力随着绳子的节奏跳,好像在风沙中冲锋陷(xi3n)阵。也许气氛太热烈了,当我准备参加跳长绳比赛时,那种莫名的恐惧感又回到我身上,我的手心直冒汗,而且我有一种要哭的冲动。  我找到侯佳艺说:“
期刊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临床常见危重症,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重症患者的生命,并影响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尽管我国重症医学已有了长足发展,但对ALI/ARDS的认识与治疗状况尚不容乐观。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反复认真讨论,达成成人ALI/ARDS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旨在对成人ALI/ARDS诊断与治疗进行规范。中华医学会重症医
期刊
摘 要: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是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且高职院校学制短,导致学生普遍反映学习任务重,若不能及时对课堂上无法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课后不能有效地进行课堂知识的再学习,未做到对所学知识点复习及巩固,往往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还会影响后期课程的学习。为了提高药理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运用“雨课堂”平台的在线发布试题的功能用于药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方法 总结分析广州南方医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1985-2004年经病理确诊的3870例大肠癌的资料。结果 3870例大肠癌患者中位年龄55.3岁。好发年龄为41~70岁。其中青年大肠癌(年龄≤30岁)204例,占5.3%。随年龄增长,直肠癌逐渐减少,而右半结肠癌逐渐增加。男∶女为1.42∶1。3870例共检测出3958个病灶,其中单病灶3783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