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计工作和财务工作都是事业单位核心工作,统计工作是财务工作的基础,是单位综合数据的分析中心。本文主要叙述了统计工作和财务工作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对于二者间存在的矛盾问题提出相关措施,改革创新统计和财务工作。
关键词:事业单位;统计数据;财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3-000-01
在事业单位核算工作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区别,就是这种相同又不同的地方导致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存在矛盾。财务工作的主要功能是核算,而财务所核算的数据主要来源是统计,统计数据里的财务数据又来源于财务工作,这是二者之间统一的矛盾体,解决这个矛盾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必要性问题。现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事业单位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矛盾
1.核算对象和核算方式不同
事业单位运行工作中,统计工作是从宏观角度,对单位整体建立起严格的关系,运用核算指标、表格等记账方法。财务工作是运用复式记账法,以日常经营活动为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单位生产活动进行核算。相比较统计工作更加侧重于大环境的经济发展,对企业经济、人力、物力进行统计。可以想象统计与财务之间的协调由于宏观统计和微观财务的差异存在着问题。
2.核算目的上存在的矛盾
统计工作和财务工作最大的差异就是核算目的不同,财务的核算通常是从单位自身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在市场经济长期进行的一个领域进行观察,通过日常记录和报表分析对单位生产部门提供必要的经济财务数据和信息,为单位服务及时反映财务状况,进而促进单位的发展。
统计工作是以宏观为主体,通过统计经济有关数据和信息,检查经济运行状况,研究调查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建议,推动单位可持续发展。
3.管理体制上的矛盾
管理制度上的差异也是造成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的矛盾。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主要为分级管理体制。为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统计数据信息和协调好各个部门工作,首先实施科学的统计分析与统计预测工作,然后依据各个业务部门在各个事项上管理的基本原则,将所有的生产经营情况实施及时的研究和探讨,并且进行有效监督,进而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财务工作则是由管理高层实施有效的掌控,通过合理的配置财务工作权限,并能够在执行上将财务工作权限实施科学化分配,其工作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上层建筑,单位中的所有财务管理员都可以将日常财务工作实施详细的记录和科学财务结算,能够让财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工作,最终促使事业单位资金有效运转。
二、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之间的矛盾协调
1.协调好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
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对企业、事业单位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缺一不可,要想解决好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矛盾,就必须要注意两者的矛盾点和协调的科学性,不断完善统计方式,在日常生产活动中经济核算体系相辅相成,共同搜集、整理企业经济信息,相互借鉴核算成果,进行信息互补,强化核算的整体性,以经济监督为目的,依据相同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使事业单位从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计算口径一致,协调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核算的整体性。
2.日常工作中要互相补充
事业单位在进行统计工作时通常需要根据财务核算指标来完成核算目的。实际中统计和财务的核算指标会存在差异,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统计方式,并且将财务工作要完成的核算指标必须应用到统计工作当中,要求他们求同存异尽量完成指标一致性,让它们相互渗透与影响,不断进行促进和协调。
为了单位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必须重视统计工作在财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互相协调不断完善与发展自身,共同促进事业单位不断发展与进步。
三、加速一体化建设
由于统计工作和财务工作长期工作分明,以及性质上存在差异,在建立统计、财务一体化工作是个具有难度的事情,必须实施有效的措施,具体如下:
1.做好财务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由于长期存在差异,工作分离,在具体展开工作中,统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存在严重的分离状况,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有效运行。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相关工作者对于工作领域不熟悉和专业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够很好的认识到两者之间连接的重要性,缺乏相关专业分析,让两者的协调工作很难实施。这个问题要想得到有效解决就必须加强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事业单位现代化事业快速发展和进步。
2.借助信息技术
事业单位在进行协调统计和财务工作时,可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有效资料和信息。在网上有在线数据库,为企业与企业之间提供许多的电子数据可以保证企业财务和统计的完整性,避免出现工作人员在统计和财务信息上引起误区导致核算上出现差异。借鉴财务软件、统计软件,对复杂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与整理,编制标准化程序,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济运行的需求。
3.根据需求进行一体化人才培养,实现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一体化
事业单位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需要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有机统一地结合起来,建立全面核算体系,给企业提供正确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实现统一,必须在招收相关工作人员时重视他们的能力及专业知识,挑选优秀人才,入岗后努力加强财务工作人员和统计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使现代财务工作人员和统计人员符合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一体化影响事业单位的经济核算,两者相互衔接和统一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这方面工作的重视。从人才的培养、收集资料的一致性开始做起,促进事业单位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龙海燕.浅议机关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特点及其作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15).
[2]王璞,陆艳红.财务管理咨询实务[M].中信出版社,2012.
[3]陈允明.国民经济统计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常宁.会计与统计核算协调的新观点[J].统计与预测,2002,(4).
关键词:事业单位;统计数据;财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3-000-01
在事业单位核算工作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区别,就是这种相同又不同的地方导致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存在矛盾。财务工作的主要功能是核算,而财务所核算的数据主要来源是统计,统计数据里的财务数据又来源于财务工作,这是二者之间统一的矛盾体,解决这个矛盾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必要性问题。现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事业单位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矛盾
1.核算对象和核算方式不同
事业单位运行工作中,统计工作是从宏观角度,对单位整体建立起严格的关系,运用核算指标、表格等记账方法。财务工作是运用复式记账法,以日常经营活动为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单位生产活动进行核算。相比较统计工作更加侧重于大环境的经济发展,对企业经济、人力、物力进行统计。可以想象统计与财务之间的协调由于宏观统计和微观财务的差异存在着问题。
2.核算目的上存在的矛盾
统计工作和财务工作最大的差异就是核算目的不同,财务的核算通常是从单位自身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在市场经济长期进行的一个领域进行观察,通过日常记录和报表分析对单位生产部门提供必要的经济财务数据和信息,为单位服务及时反映财务状况,进而促进单位的发展。
统计工作是以宏观为主体,通过统计经济有关数据和信息,检查经济运行状况,研究调查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建议,推动单位可持续发展。
3.管理体制上的矛盾
管理制度上的差异也是造成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的矛盾。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主要为分级管理体制。为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统计数据信息和协调好各个部门工作,首先实施科学的统计分析与统计预测工作,然后依据各个业务部门在各个事项上管理的基本原则,将所有的生产经营情况实施及时的研究和探讨,并且进行有效监督,进而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财务工作则是由管理高层实施有效的掌控,通过合理的配置财务工作权限,并能够在执行上将财务工作权限实施科学化分配,其工作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上层建筑,单位中的所有财务管理员都可以将日常财务工作实施详细的记录和科学财务结算,能够让财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工作,最终促使事业单位资金有效运转。
二、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之间的矛盾协调
1.协调好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
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对企业、事业单位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缺一不可,要想解决好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矛盾,就必须要注意两者的矛盾点和协调的科学性,不断完善统计方式,在日常生产活动中经济核算体系相辅相成,共同搜集、整理企业经济信息,相互借鉴核算成果,进行信息互补,强化核算的整体性,以经济监督为目的,依据相同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使事业单位从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计算口径一致,协调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核算的整体性。
2.日常工作中要互相补充
事业单位在进行统计工作时通常需要根据财务核算指标来完成核算目的。实际中统计和财务的核算指标会存在差异,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统计方式,并且将财务工作要完成的核算指标必须应用到统计工作当中,要求他们求同存异尽量完成指标一致性,让它们相互渗透与影响,不断进行促进和协调。
为了单位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必须重视统计工作在财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互相协调不断完善与发展自身,共同促进事业单位不断发展与进步。
三、加速一体化建设
由于统计工作和财务工作长期工作分明,以及性质上存在差异,在建立统计、财务一体化工作是个具有难度的事情,必须实施有效的措施,具体如下:
1.做好财务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由于长期存在差异,工作分离,在具体展开工作中,统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存在严重的分离状况,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有效运行。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相关工作者对于工作领域不熟悉和专业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够很好的认识到两者之间连接的重要性,缺乏相关专业分析,让两者的协调工作很难实施。这个问题要想得到有效解决就必须加强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事业单位现代化事业快速发展和进步。
2.借助信息技术
事业单位在进行协调统计和财务工作时,可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有效资料和信息。在网上有在线数据库,为企业与企业之间提供许多的电子数据可以保证企业财务和统计的完整性,避免出现工作人员在统计和财务信息上引起误区导致核算上出现差异。借鉴财务软件、统计软件,对复杂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与整理,编制标准化程序,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济运行的需求。
3.根据需求进行一体化人才培养,实现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一体化
事业单位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需要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有机统一地结合起来,建立全面核算体系,给企业提供正确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实现统一,必须在招收相关工作人员时重视他们的能力及专业知识,挑选优秀人才,入岗后努力加强财务工作人员和统计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使现代财务工作人员和统计人员符合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一体化影响事业单位的经济核算,两者相互衔接和统一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这方面工作的重视。从人才的培养、收集资料的一致性开始做起,促进事业单位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龙海燕.浅议机关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特点及其作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15).
[2]王璞,陆艳红.财务管理咨询实务[M].中信出版社,2012.
[3]陈允明.国民经济统计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常宁.会计与统计核算协调的新观点[J].统计与预测,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