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对直播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来源 :北方水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5个不同播期对直播稻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16日播种的直播稻产量与6月19日、22日、25日、28日播种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极显著水平;6月19日和6月22日播种的产量虽然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6月19日、6月22日播种的产量与6月25日、28日播种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极显著水平;6月25日和6月28日播种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极显著水平.稻麦连作两熟季的地区,季节衔接比较紧,前茬小麦及时收获、抢播直播稻,确保直播稻能够安全齐穗及灌浆结实,是稳定直播稻种植产量水平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以天津市培育的优质小站稻品种“津川1号”和“隆优619”为供试材料,分析了春稻和麦茬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津川1号”麦茬稻的有效穗和千粒重明显低于春稻,而穗粒数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隆优619”除春稻的千粒重显著高于麦茬稻外有效穗和穗粒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实际产量的数值来看,“津川1号”和“隆优619”麦茬稻都低于春稻,但春小麦和麦茬稻连作的效益高于一季春稻.
试验以盐粳系列13个品种为材料,对各品种在滨海稻区旱直播状况下成苗率、分蘖能力、生育期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结合田间表现及小区实脱测产、米质测量,筛选适宜滨海稻区旱直播的粳稻品种.结果表明,于8月17之前齐穗的盐粳933、盐粳1403成苗率、成穗率、收获穗较高;盐粳933实际产量为8.84 t/hm2,比盐粳1403、盐粳377、盐粳662、盐粳765分别高0.23%、1.96%、3.03%、3.63%;盐粳1403虽产量比盐粳933略低,但米质较好;综合分析盐粳1403可以做为滨海稻区旱直播备选品种.
在煮饭工艺相同的情况下,米饭食味的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大米的品质不同所致.大米的品质受诸多因素影响,品种和种植技术是不可忽略的影响要因之一.当糙米蛋白质含量超过一定值后,食味变差,蛋白质含量主要取决于种植技术.种植技术包括土壤改良、适当的移栽时期与合理密植、适当施肥、科学管水等.影响米饭食味的因素除品种及种植技术外,收获时期和干燥工艺、稻谷或大米的贮藏条件、贮藏期间、加工和煮饭技术等对米饭的食味也有很大的影响.餐桌上的美味米饭,是从田间到餐桌这个连锁系统的各个节点叠加的结果.即[六“适”方程]成立,才能
近年来,随着水稻直播方式在辽宁滨海稻区的推广,为解决新的农田杂草防治问题.本研究通过选用4种除草剂进行田间主要杂草株防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60 g/L二甲·灭草松SL对除稗草外杂草防治效果最好,50%二氯喹啉酸WP对稗草防效最好,25 g/L五氟磺草胺OD和19%氟酮磺草胺SC杀草范围最广,25 g/L五氟磺草胺OD对稗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9%氟酮磺草胺SC对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和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的防效最好.19%氟酮磺草胺SC、25
选用88份水稻品种(系),在盘锦市大洼区进行了水稻耐盐碱性比较试验,对其碾磨、外观、食味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明确不同水稻品种的相关品质指标对盐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耐盐性强和口感好的兼备水稻品种,为水稻育种及大田生产提供试验材料.结果表明:在高盐浓度胁迫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及食味品质差异显著,精米率、整精米率、食味值等指标整体显著下降;外观品质中的垩白度无显著差异,长宽比、恶白粒率整体显著下降;不同品种对高盐浓度胁迫下的品质指标变化趋势不同.
通过设置缓混肥与精确定量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缓混肥料处理前期释放返青肥有一个爆发性阶段,使得水稻分蘖促早发,从而较对照提早达到了适宜穗数.后期缓混肥料释放时间与品种生育进程相适应与否直接影响到基部节间长短、穗粒数多少和产量高低.试验中,缓混肥料穗肥释放时,徐稻9号正处于倒3与倒2叶之间,导致基部第1节间短、穗粒数以及后期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而此时徐稻10号生育期较长,正处于倒3叶之前的叶龄期,导致基部第1节间变长、无效分蘖成穗较多、穗粒数变异系数较大,后期产量降低,且与对照差异显著.一次性施用缓混
为探讨有机复合生物肥与速效肥配施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提高化肥利用率,通过常规施肥(CK1)、有机复合生物肥(CK2)、有机复合生物肥与速效肥配施(A)的大区对比试验,研究处理A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复合生物肥与速效肥配施,在减氮25%、减磷钾10%的条件下,较处理CK1、CK2分别增产了 0.8%、36.9%,单位面积收获穗数与结实率的稳定、穗成粒数与千粒重的增加使其在获得了较多颖花量的同时取得了较高的产量.与处理CK1相比,处理A齐穗期高
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黑河市进行水稻适应性鉴定,对产量、抗病性、生育日数等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莲育1538、龙庆稻39号、莲汇6735、龙粳4411等4个品种较适合当地种植.
新粳3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以雨田7号为母本、A稻7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辐照诱变,南繁加代、系谱法选育而成,全生育期162 d左右,属中晚熟粳型品种(系),适应南、北疆(≥10℃积温3200℃以上)稻区推广种植,具有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穗大粒多、产量极高、米质优等特性.从精细整地、适期早播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大田水肥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在黑龙江省高纬寒地黑河市进行品种筛选试验,通过产量、抗病性、生育日数等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育龙63(软)、松粳94、富合67、富合66、东富139、富稻11、育龙70、科稻1812、富稻37、垦稻19211、东富165、东富166、育龙71等13个品种与对照相比,增产显著,较适合当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