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科技日益发展的数字化时代,众多的数字信息和机器一样的产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在渴望追求富有活力的生活情趣来激荡心中的生活热情同时,人们更需要一种物质与精神相平衡的生存方式。
关键词:亲和性;产品设计;沟通;人性化
一、亲和性设计产生的原因
(一)亲和性是人们对设计的内在需求
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因而需求成为设计的原动力。需求不断推动设计向前发展,影响和制约产品设计的内容和方式。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提示了设计亲和性的实质。
产品设计在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而设计的亲和性因素的注入,绝非设计师的“心血来潮”,而是人类需要的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
这些需求特点体现在:
1.行为数字化
从1993年开始,网际网络(Internet)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至今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其所构建出来的数字时代,让消费者对于电子媒体十分熟悉和敏感。每天畅游在网络世界,消费者不用多想就可以了解数字行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长大。
2.DIY及体验化
“体验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个人电脑的发展改变了人类行为,赋予每个使用者更大的权限。“Do It Youself!”的观念越来越普及。自己动手的特征,代表网络时代使用数字式产品的数量,会比非网络世代多得多。人们希望能从产品的不同的感觉渠道,如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和嗅觉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增进与产品的相互交流,创造美好而亲切的体验。
3.选择多样化
每个人都喜欢多样化、惊喜、充满活力的挑战性,以及体验满足的感觉。感觉过于踏实,便会有些无趣。数字时代惯于按钮方式以及网络无穷无尽的漫游路径,在消费者看来,无止境的选择和改变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Change Eazy!是当代消费者的心声。
4.产品语意化
同设计师的设计活动一样,消费者对产品造型的认知活动,建立在对造型要素的意义概念和情感概念理解的一致性的基础上,即设计师“编码”、消费者“解码”的过程。科技是不会让人目眩神迷的,但产品所能提供的价值与传达给消费者的感受,却变得十足重要。
(二)亲和性是产品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产品发展早期,设计往往单纯强调产品功能性的实现而显得生涩,在消费者看来产品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物质性的东西而存在的,它们与人所面对的活动对象的关系最为亲近而同人的关系却显得最为遥远。随着产品设计的外围条件及设计意识的不断发展,设计水准不断提升,设计充分实现了产品的实用性、使用性,且不再强化一种“纯粹物质性”的意义而是立足于满足人精神世界的需求;产品特征可充分反射出消费者自身独特的品味与情趣感受,由此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亲密伙伴”,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互相衬托、互相辉映的关系。目前许多个人性的消费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数码随身听、移动存储等产品,已经基本达到“道具”这一层次的状态,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产品逐渐发展到乃至不可避免地超越这一层次。
二、产品设计中的亲和性体现
(一)体现在产品的造型上
设计的本质和特性必须通过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确化、具体化、实体化。以往人们称设计为“造型设计”,虽然很不科学和规范,但多少说明造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引人注目之处。
作为用户所能感受的第一印象,产品的外观体现了亲和性设计的第一个直观环节。一个出色的产品设计一定是兼顾了美观和实用两个重要因素,既能为用户带来出色的视觉愉悦,又能保持便捷的操控体验,并且获得良好的使用感受。
以MP3为例,在彩屏化、轻薄化、小巧化成风的今天,其操控的方便性及保持良好的电池续航能力显然是衡量外观设计好否的重要标准。在彩屏化方面,既要保持产品的美观,又要解决彩屏带来的耗电问题,在这点上,iAudio、iRiver、索尼等巨头均衡得较为理想。
(二)体现在产品的功能上
数字时代的特色,使得产品一再倡导其功能的明确性,使用的高效率,以及多样化和自主性,少了程式化的功能方式,予以人们更广阔的使用空间。
拿阅读信息的媒介和载体来说,纸质的报纸杂志显然已无法满足需要“筛选信息、存储、删除、下载相关内容,同时要便于携带”等要求,于是飞利浦公司专门针对时尚青年开发了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它由柔韧的液晶屏幕构成,可折卷展开,携带方便,满足了现代人在现代社会的需求。传统的媒介通过全新方式技术提供给人们,就像人们从穿布鞋到穿皮鞋,从奔腾3代升级到奔腾4代一样,可以从容接受。
三、实现产品设计亲和性的途径
(一)把握形式要素
产品任何一种特征内容或含义都必须通过产品本身来体现,而要体现产品的亲和,就得从产品的要素上着手,分析产品的各种形式要素。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来实现。
(二)贴近用户需求
人们之所以有对产品的需求,就是要获得其使用价值——功能。好的功能对于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来说十分的重要。如何使设计的产品功能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更多、更新考虑到人们的新的需求,是未来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一句话,未来的产品的功能设计要具备人性化。如送饭或药品的小车,在它的轮子上设计一个刹车装置,这样就不怕碰撞而使车子滑开伤害到小孩或老人。又如超级市场的购物车架上加隔栏,有小孩的购物者在购物时可以将小孩放在里面,从而使购物更方便和轻松。
所设计之物,不仅是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而且要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在如此大环境下,这种需求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3]胡飛,杨瑞.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任戈夫(1995—),男,汉族,湖南岳阳人,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康胜,汉族,硕士,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轻工业产品设计。
关键词:亲和性;产品设计;沟通;人性化
一、亲和性设计产生的原因
(一)亲和性是人们对设计的内在需求
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因而需求成为设计的原动力。需求不断推动设计向前发展,影响和制约产品设计的内容和方式。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提示了设计亲和性的实质。
产品设计在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而设计的亲和性因素的注入,绝非设计师的“心血来潮”,而是人类需要的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
这些需求特点体现在:
1.行为数字化
从1993年开始,网际网络(Internet)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至今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其所构建出来的数字时代,让消费者对于电子媒体十分熟悉和敏感。每天畅游在网络世界,消费者不用多想就可以了解数字行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长大。
2.DIY及体验化
“体验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个人电脑的发展改变了人类行为,赋予每个使用者更大的权限。“Do It Youself!”的观念越来越普及。自己动手的特征,代表网络时代使用数字式产品的数量,会比非网络世代多得多。人们希望能从产品的不同的感觉渠道,如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和嗅觉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增进与产品的相互交流,创造美好而亲切的体验。
3.选择多样化
每个人都喜欢多样化、惊喜、充满活力的挑战性,以及体验满足的感觉。感觉过于踏实,便会有些无趣。数字时代惯于按钮方式以及网络无穷无尽的漫游路径,在消费者看来,无止境的选择和改变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Change Eazy!是当代消费者的心声。
4.产品语意化
同设计师的设计活动一样,消费者对产品造型的认知活动,建立在对造型要素的意义概念和情感概念理解的一致性的基础上,即设计师“编码”、消费者“解码”的过程。科技是不会让人目眩神迷的,但产品所能提供的价值与传达给消费者的感受,却变得十足重要。
(二)亲和性是产品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产品发展早期,设计往往单纯强调产品功能性的实现而显得生涩,在消费者看来产品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物质性的东西而存在的,它们与人所面对的活动对象的关系最为亲近而同人的关系却显得最为遥远。随着产品设计的外围条件及设计意识的不断发展,设计水准不断提升,设计充分实现了产品的实用性、使用性,且不再强化一种“纯粹物质性”的意义而是立足于满足人精神世界的需求;产品特征可充分反射出消费者自身独特的品味与情趣感受,由此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亲密伙伴”,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互相衬托、互相辉映的关系。目前许多个人性的消费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数码随身听、移动存储等产品,已经基本达到“道具”这一层次的状态,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产品逐渐发展到乃至不可避免地超越这一层次。
二、产品设计中的亲和性体现
(一)体现在产品的造型上
设计的本质和特性必须通过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确化、具体化、实体化。以往人们称设计为“造型设计”,虽然很不科学和规范,但多少说明造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引人注目之处。
作为用户所能感受的第一印象,产品的外观体现了亲和性设计的第一个直观环节。一个出色的产品设计一定是兼顾了美观和实用两个重要因素,既能为用户带来出色的视觉愉悦,又能保持便捷的操控体验,并且获得良好的使用感受。
以MP3为例,在彩屏化、轻薄化、小巧化成风的今天,其操控的方便性及保持良好的电池续航能力显然是衡量外观设计好否的重要标准。在彩屏化方面,既要保持产品的美观,又要解决彩屏带来的耗电问题,在这点上,iAudio、iRiver、索尼等巨头均衡得较为理想。
(二)体现在产品的功能上
数字时代的特色,使得产品一再倡导其功能的明确性,使用的高效率,以及多样化和自主性,少了程式化的功能方式,予以人们更广阔的使用空间。
拿阅读信息的媒介和载体来说,纸质的报纸杂志显然已无法满足需要“筛选信息、存储、删除、下载相关内容,同时要便于携带”等要求,于是飞利浦公司专门针对时尚青年开发了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它由柔韧的液晶屏幕构成,可折卷展开,携带方便,满足了现代人在现代社会的需求。传统的媒介通过全新方式技术提供给人们,就像人们从穿布鞋到穿皮鞋,从奔腾3代升级到奔腾4代一样,可以从容接受。
三、实现产品设计亲和性的途径
(一)把握形式要素
产品任何一种特征内容或含义都必须通过产品本身来体现,而要体现产品的亲和,就得从产品的要素上着手,分析产品的各种形式要素。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来实现。
(二)贴近用户需求
人们之所以有对产品的需求,就是要获得其使用价值——功能。好的功能对于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来说十分的重要。如何使设计的产品功能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更多、更新考虑到人们的新的需求,是未来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一句话,未来的产品的功能设计要具备人性化。如送饭或药品的小车,在它的轮子上设计一个刹车装置,这样就不怕碰撞而使车子滑开伤害到小孩或老人。又如超级市场的购物车架上加隔栏,有小孩的购物者在购物时可以将小孩放在里面,从而使购物更方便和轻松。
所设计之物,不仅是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而且要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在如此大环境下,这种需求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3]胡飛,杨瑞.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任戈夫(1995—),男,汉族,湖南岳阳人,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康胜,汉族,硕士,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轻工业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