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的教师协同参与及其实现路径

来源 :中国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教师协同参与非常重要,其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改进的效果。教师协同参与监测是实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达成监测效果及改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在此过程中,教师理应是监测工具研制的意见参考者和信息提供者、监测有效实施的保障者和监测结果的主要运用者。为保障教师协同参与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需要从区域层面建立教师参与制度,完善参与激励机制,将数据素养纳入教师培训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参与国际竞争。期间,我国企业遭遇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特别是海外专利侵权纠纷频频发生,对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造成严重影响。为加强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和纠纷应对,实现高水平“走出去”,本文在分析专利检索分析内涵及主要作用基础上,提出充分发挥专利检索分析在企业“走出去”前后各阶段的作用,化被动为主动,切实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关键,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基于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顺利完成教学活动任务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以思维型教学理论为依据,建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课堂行为观察量表。该量表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在用量表对教师行为进行评分时,要兼顾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估。
教师分类评价不仅是评价的内在本质追求,也是对教师有效激励的现实诉求,它不仅可以彰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也可促进与推动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更好地发挥教师评价的激励作用。在行动逻辑上,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空间,为教师的工作活力注入动力,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进而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在实践进路上,应对教师进行合理的分类,完善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将情感劳动纳入评价体系,构建动态实时评价系统,尝试推行长周期评价方法。
历经八年谈判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目前已正式生效,本文简要介绍了欧盟和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为地理标志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