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表达也是传播力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新闻舆论工作而言,表达是点燃思想的火炬,创新表达可以有效提升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受众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呈现分众化、差异化的趋势。要从媒体竞争中突围,在舆论引导中制胜,空洞说教、生硬灌输不行,追求猎奇、编造故事不行,刻意迎合、取悦受众不行,庸俗媚俗、极端表达也不行。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和机制,才能提高媒体对受众的“黏度”。
  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遍天下。好的思想、观点、内容要通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途径表达出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分众定位,才能精准对焦;多样表达,才能有效传播。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正面进击也有侧路包抄,才有新闻传播合力,才有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从而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创新是新闻的本然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不应满足当新闻信息的“搬运工”,而应成为多样化表达和传播、在多元中立主导谋共识的担纲者。
  (李斌文,摘自《 人民日报 》 2016年2月24日第4 版)
其他文献
“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一节中,提出了若干政策导向,如“提升消费品品质”“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反映在文化艺术上,就是要为文化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文化艺术精品,去掉浮躁、去掉单纯的逐利心理,保持宁缺毋滥的“工匠精神”。  纵观今日的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态势,文化艺术的内在价值,在商品经济时代,正在受到经济和商业
“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特高压和智能电网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及新型业务拓展、新型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也对电网调度控制运行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西省婺源县供电公司为造就一支思想牢固、懂技术、会技能、善于管理的高素质调控队伍,从班组入手,通过开展全面、全员培训,提高调控班组成员在解决问题时的快速反应力和优秀的判断能力,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