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LTE⁃Unlicensed与WiFi跨技术通信的攻击

来源 :无线电通信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ght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技术通信(Cross⁃technology Communication,CTC)是近年来兴起的实现异质设备之间通信的新技术。前期的工作主要关注协议与性能,而对它的安全性缺乏足够的研究。基于此问题,提出了针对LTE⁃Unlicensed与WiFi之间CTC的干扰攻击以及相应的防御措施。首先利用通用软件无线电和商用无线路由器实现了LTE⁃Unlicensed到WiFi的CTC的软硬件系统平台,并基于WiFi的FFT数据汇报功能提出并验证了多种低成本、隐蔽的干扰攻击方案。实验结果表示所提的攻击方案是有效的,其
其他文献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航天宏图)是国内领先的卫星运营与应用服务提供商,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其核心产品成功入围中央国家机关软件协议供货清单.航天宏图走出了一条
期刊
中国商业航天起步较晚,导致卫星应用市场仍较为零散、不成体系,针对这一痛点,北京千乘探索科技有限公司(千乘探索)提出了 "遥感+"的服务模式。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创新民营航天企业,历时14个月完成了千乘一号01星的研制,组建了千乘探索天地系统:包括千乘星座、地面测控站网、卫星指挥控制中心和快速响应平台。2019年8月17日,千乘一号01星成功发射,并正式开始数据传输及后续服务。千乘一号01星的成功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更加趋向于追求丰富的精神世界。电视台的节目是人们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窗口,但是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和人们鉴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音乐、戏曲、新闻、综艺等节目的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对于播音主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行业需要的专业素养,以及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对策。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
2020年我国商业航天锐意创新、积极进取,取得了新突破、新成绩.一年中,制造商稳步提升研发能力,积极谋划卫星和火箭量产能力;发射服务商紧密合作,协同探索多元化的发射服务解
期刊
海上通信为海上用户与地面、空天和水下用户间的信息传输提供了枢纽,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和数字基建战略的核心组成,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针对海上无线传输介质复杂多变、传输距离近、业务需求差异大等挑战,首先在对现有海上无线通信技术调研的基础上,阐明了传统海上无线通信技术的不足,介绍了影响海上无线传输性能的关键性因素,分析了海上无线传输的核心关键技术原理与性能,最后讨论了未来海上无线通信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为充分展示我国遥感领域年度重大成果、扩大社会影响,促进遥感科技进步、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联合《遥感学报》和《卫星应用》等单位,组织了“2020年度中国
期刊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开发,未来海洋业务将拓展至更广的海域,同时也将面对更复杂的海洋环境,这就要求未来海洋通信网络能够为全球海域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立足于海洋通信网络的实际需求,总结了传统海洋通信系统的不足,进而针对性地设计了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未来海洋通信网络架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海洋通信网络中各项关键技术,重点从链路可靠性增强、组网模式选择和路径稳定性评价三方面展望了海洋通信网络高可靠自适应组网的实现方法;围绕网络切片与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其他技术的有机融合设计了面向海洋通信的网络资源管控体系。
针对广域海洋和陆地复杂、异构的通信环境,为了同时满足海洋和陆地区域用户的数据传输容量和网络覆盖需求,对密集低轨卫星网络进行了研究。利用随机几何和概率论、排队论的方法,对不同数据流量下密集低轨卫星网络提供的平均回程容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海陆密集低轨卫星星座部署方案,在考虑海洋和陆地差异化的传输覆盖需求和卫星移动性的基础上,最小化了星座部署所需要的卫星数量。对网络覆盖需求、数据流量、地面站分布密度、地
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水下目标的位置,是水下目标定位一直追求的结果。目前的被动声定位主要使用波束形成,但是实验中使用的波束形成存在稳健性足够但是角度分辨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权衡稳健性与高分辨之间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双弧阵的反卷积波束形成方法。将双弧阵经过虚拟阵列变换预处理再进行反卷积波束形成,从而将仅适用于移不变阵型反卷积波束形成应用在移变阵型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双弧阵经过虚拟阵列变换预处理后可以使用反卷积波束形成进行准确的方位估计,而且存在相干信号时,该方位估计方法也可以正常使用。
由于量子纠错码的简并性以及传统匹配译码算法在错误相关性探测上的不足,拓扑量子码的译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很大的挑战。近年来,神经网络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中,极大地促进了量子科技的发展。这里,针对传统量子拓扑码的译码算法在错误相关性探测上的不足,搭建了卷积神经网络译码器,实现了拓扑量子码的高效译码。与传统匹配译码算法进行对比,提高了译码器对错误相关性的识别,实现了译码性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