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焦虑的干预刻不容缓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0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虑是对威胁、不确定感和失控状况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人们对癌症的焦虑反应是常见的,一定程度内是可以理解的,适度的焦虑可促使病人积极寻求帮助和配合治疗。然而,有些病人的焦虑情绪过于严重,或焦虑情绪持续时间过长,则属于过分的焦虑情绪,是病态的,它会妨碍医生对癌症的正常诊治,比如影响了对治疗方案的确定和实施、干扰了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及预后估计。
  就病人而言,焦虑带来的痛苦可加重原有的消极、悲观情绪,而焦虑伴发的躯体症状(如失眠、心悸、周身不适及疼痛等)可使癌症原有的痛苦加重,致使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更低,生存质量更差。
  诱发焦虑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诊断的不确定:肿瘤初期,或尚未确诊,医生和家属未明确告知;
  治疗和预后的不确定: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医生无法保证良好的预后;
  支持不足:家庭负担大、经济压力重等;
  病人对不良事件的心理承受力较差,或曾经有焦虑症状。
  焦虑的处理
  1基础干预
  控制焦虑症状。医生首先会向病人和家属提供情感支持和信息,如果病人能够识别自己的焦虑,明白了心理和躯体症状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发现严重的心理痛苦可以改善之后,内心就会松一口气。
  很多病人可以通过行为治疗得到帮助,包括放松、分散注意和认知重建。另外,除行为干预之外,个体心理治疗和集体干预也能减轻癌症病人的焦虑。集体干预包括教育、情感支持和行为训练。
  2药物干预
  在开始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之前,医生常常会先筛查病人是否存在抑郁症状和焦虑障碍之外的症状。
  苯二氮类药物常用来治疗急性焦虑,也能增强化疗期间止吐药的效果。剂量的多少取决于病人的耐受程度和药物的作用时间。苯二氮类药物如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由于起效迅速,可以临时按需使用。对焦虑的长期治疗,可以选择丁螺环酮或抗抑郁药。对于那些苯二氮类药物作用不明显或无法耐受的病人、存在严重焦虑和激越的病人,可以使用低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
  3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常常能够帮助病人逐渐接受癌症的诊断,解决治疗方案选择的问题,克服恐惧、抑郁和否认情绪,还能增强病人应对癌症治疗的能力。
  如果缺乏生存的意义,病人的痛苦就会增加,所以,对癌症病人的心理治疗,其关注点常常是如何保持勇气并寻找生存的意义。还有学者提出,在病人生命即将结束时,支持他对尊严的渴望。
  心理社会干预能够降低痛苦,促进病人用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面对眼前的问题,增强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
  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形式的心理治疗,教育和行为训练是降低癌症病人心理痛苦的最好方式。
其他文献
<正> 为了改变人工化糖的笨重体力操作,力求实现化糖操作自动化。我们应用气动技术,辅配机械执行机构,研制了“矩阵式电子顺控器”等构成了一套化糖设备的自动化设施。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