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IPO,再造新股市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新股发行体制将从核准制改为注册制。明年1月底,预计将有50家企业陆续上市。首次公开募股(IPO)在停一年之后突然重启,新股终于又可以上市,这在发行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对证券市场来说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
  此前,股市曾有多次暂停IPO又重启的历史,但这次的意义非同一般。证监会主席肖钢曾说,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还权于市场、还权于投资者”的根本举措。虽然整个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要很多配套措施,但这个“牛鼻子”被牵住以后,中国股市的很多问题,有望得到根本解决。
  注册制是一种较为公平的制度
  IPO实际上是一家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过IPO,这家公司的股票可以到证券交易所交易,其身份也就变成了上市公司。IPO要经过证券监管机关的批准,以控制证券的质量。但怎么控制,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做法。
  美国等国家实行的是注册制,走的是“事后追惩”的路线。也就是说,希望上市的企业在中介机构帮助下,将有关资料制成法律文件,送交美国证监会审查,同时材料向投资者公开。美国证监会接到发行人申请后,会提出反馈意见,企业和中介机构要做出答复,经过几个回合,证监会不再有问题,就准许证券进行注册,同意向公众销售证券。这个过程中,证监会的审查重点是申请者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文件本身是否真实、合法、充分,材料有没有虚假、误导或者遗漏的地方。只要这些方面符合规定,就可以批准注册。至于发行证券的价格是否公平、所提出的公司前景是否合理、该证券有没有投资价值等,证券主管机关不予干涉,让投资者自己作出明智的判断。美国证监会审核最快2个月,一般3到6个月可以完成。成功注册的证券要在3个月内由承销商向投资者销售,如果卖不出去,就发行失败。
  在注册制的模式下,IPO是一种市场行为,发行是否成功的风险交给了主承销商,文件是否合规的责任交给了中介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责任交给了发行人。承销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对想发行股票的企业进行尽职调查,经营不佳的企业很难找到有声誉的承销商。当然,美国也会出现“零IPO”的情况,也就是说一段时间市场上没有IPO,但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监管机构以行政手段强制暂停。
  在美国,股票卖出去后,会实行严格的事后追惩制度。如果中介机构或发行人在披露过程中有信息造假,投资者和监管机构都会向其“开刀”。美国证监会股票发行部门有500多人,多数是律师、会计师和行业专家,力量很强。美国动辄“天价赔偿”的证券诉讼案,就是这种“事后追惩”的体现。总体上看,注册制是一种较为公平的制度,造就了全球最为活跃、融资能力最强、也最有深度的美国金融市场。
  从审批制到核准制的改革探索
  中国的股票发行,用的是“事前控制”的方法。证监会不仅要求发行证券的企业充分披露信息,还要求证券符合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换句话说,证监会不仅要管企业披露的资料“真不真”,还要管企业的股票“好不好”。
  在1996年以前,中国新股发行走的是行政计划路线,国家将发行指标分给地方政府及央企主管部门,由后者筛选企业,经实质审查后报证监会批准。拟上市公司争抢稀缺的股票发行资格,上市成了一种“特权”,政府代替市场成为股票价值的判断者,这显然不合适。
  2001年,新股发行机制进行了改革,从审批制转向了核准制。IPO资格不再按指标发放,符合标准的企业都有机会申报,由证监会对其资格进行实质审核,能否上市则由发审委投票决定。发审委代替市场,对发行申请人进行实质审查。发审委的人员结构采用了证监会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士结合的方式,加强其专业性。
  从审批制到核准制是进了一步,但由于监管机构要履行实质审查义务,上市门槛过高,审核程序复杂,还是不利于股市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监管机构对新股定价、发行和交易干预较多,新股发行节奏也受到人为控制,企业融资需求难以满足。从1994年7月28日开始,中国股市先后7次暂停IPO,往往都是在股市大幅度下滑之后,监管部门为了减少股票供应量、稳定股价,而长时间不放行IPO,也就没有新股。
  中国股市的这种做法有很多弊端。首先是由于IPO总量控制,企业争夺IPO资格,滋生了寻租土壤。而企业一旦上市,总能赚得一笔,出现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的“三高”现象。但一些企业上市后往往很快“现了原形”,股价一蹶不振。其次是IPO暂停期间,企业真实的融资需求无法满足。有些企业不得不“借壳上市”,收购已经上市、但业绩不佳的企业。“借壳上市”的审核标准低于IPO,又进一步造成上市企业的良莠不齐。一些垃圾股由于存在“壳资源”,一再出现了“炒垃圾股”的不正常现象,完全背离了价值。
  经过长期的摸索,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走上台前。注重披露正是注册制的特点。从2012年年底开始,IPO暂停,同时证监会启动了IPO公司财务会计信息专项检查工作,以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促进IPO公司提高信息披露水平,杜绝造假。近一年来,查出了一些企业招股说明书财务信息披露针对性不足、部分中介机构核查程序不到位等问题,证监会也对一些中介机构进行了惩处。这都是在本轮IPO暂停期间完成的。可以说,这次暂停IPO和财务大检查,实际上为新制度的出台做了铺垫。
  股市会走上康庄大道
  此次IPO重启,拉开了股票发行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的序幕。
  根据《意见》,监管部门对新股发行的审核将重在合规性审查,上市企业的价值和投资风险由市场自主判断,审核后新股何时发、怎么发,也由市场决定。《意见》突出了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注重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并进一步明确了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在发行过程中的独立主体责任。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认为,《意见》有三大亮点:一是发行进一步市场化;二是强调了信息真实性;三是在技术层面强化了投资者保护。
  证监会还公布了《关于在借壳上市审核中严格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的通知》,针对壳资源炒作问题,明确“借壳上市”的条件与IPO标准等同,且不允许在创业板借壳上市。创业板受到重创,指数在一周内大跌11.71%。不过,一位证券业内人士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创业板本来就是股市问题的重灾区,新政策出台后,壳资源不再值钱,股价必然会往下掉。”
  经济学家马光远分析IPO重启对股市的影响时说,关键在于改革能否彻底扭转过去新股发行中的各种弊端。“如果能发生大的逆转,股市在短期可能会有压力,从长期看会走上一条康庄大道。”他认为,中国股市必须告别过去政府和主管部门说了算的模式,让市场说了算。“《意见》从第一条到最后一条,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做文章,把风险交给市场,把价格交给市场,把决定权交给市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个转变大家应该意识到。”
  在注册制下,中介机构的诚信和能力很关键。马光远说:“《意见》里提到对中介机构等做假、信息披露不实的处罚办法,犯规者36个月不能从事申请公司上市业务。我认为处罚还可以更重,严重做假者可以搞市场禁入。”证券公司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要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尽职调查能力。要让投资者真正获得公平,必须司法上进行保护,行政上进行监管,保证投资者知情权,投资者才能自担风险。把这些制度都真正执行到位,中国股市就能迎来大变局。
其他文献
对柑橘产生重大危害的就是柑橘实蝇,会对柑橘的品质和产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使人体的感官产生不适感,对果品的出口和销售带来不利影响.柑橘均属双翅目,实蝇科.在国内,柑橘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前景广阔.本文主要从防虫网防虫技术,黄、蓝板诱杀技术,高效施药器械施药技术,温室大棚消毒处理技术
水稻施肥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土壤供肥性能,水稻需肥规律,肥料利用率,结合当地生产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
巨峰葡萄生长期适逢高温多湿季节,露地栽培葡萄病害发生严重,防治成本高,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福安市2008年起,大力推广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技术,截止2018年避雨设施达3.7万亩.不
为了更好地优化甘蔗施肥指标,开展了不同甘蔗品种氮磷钾配比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桂柳05/136分别在N水平351.9kg/hm2、P2O5水平384 kg/hm2和K2O水平432 kg/hm2表现为较高的产量
水稻是我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高低与施肥关系密切.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土壤供肥性能,水稻需肥规律,肥料利用率,结合当地产量
期刊
2013年起正式划归北汽集团旗下成员的昌河铃木汽车,这次发售的全新小改款建议售价更仅5.49-6.09万人民币,详细售价如后:两厢1.4L手排畅想型5.59万人民币两厢1.4L手排理想型6.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一项以培育适龄壮秧、稀植浅栽和合理运筹肥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rn一、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优点rn1.省水rn旱育秧播种时,浇一次“走马水
期刊
芹菜是深受我国百姓欢迎蔬菜之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我县的芹菜品种主要有白芹,青芹以及西芹等等.芹菜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能够为我县蔬菜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充分发挥海伦市寒地黑土、天然富硒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优选品种、轮作深松整地、合理施肥、精量播种、病虫防治、适时收获等技术措施保证谷子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