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世界中开放的电影庶民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戛纳双金俱乐部”现今为止的8位成员之一,他们拥有的不仅仅是荣耀,还有一份始终未曾改变的严谨的创作态度。他们是现实主义电影阵营中的大龄新人,却有着前辈大纛们的辉煌成就,这就是比利时的兄弟导演――让-皮埃尔·达内(Jean-Pierre Dardenne)和吕克·達内(Luc Dardenne),他们的成就固然是璀璨夺目的,但较之荣誉,我们更关心的是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促成他们作品不断蜕变的种种原因。
  一、达内兄弟电影的创作环境和背景
  (一)达内兄弟简介
  让-皮埃尔·达内和吕克·达内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的一对兄弟导演,他们的成名貌似意外,实在情理之中。来自比利时工业重镇瑟兰的达内兄弟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哥哥的让-皮埃尔·达内出生于1951年,早年曾就读于戏剧艺术学校,并接受过专业的演员训练,而小哥哥3岁的吕克·达内则取得了哲学学士。二人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独立拍摄新闻纪录片,早年的这些纪录片无一例外地反映着瑟兰城的民生状况,也逐渐铸就了他们关注城市中底层民众的视野。1975年,达内兄弟共同创办了他们的第一个制片公司Dérives,随着拍片数量的逐渐增加,1981年,成立Film Dérives Productions,到1994年,二人的制片公司已经摄制了大约60多部纪录片。
  达内兄弟凭借其在纪录片领域中积攒的经验和资金,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尝试拍摄故事片,最初二人只是通过改编他人剧本进行拍摄,1987年的《错》(Falsch)和1992年的《我想你》 (Je pense à vous)就是这样的两部作品。二人的前两部故事片并未得到大家的重视,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达内兄弟决定自主创作剧本,拍摄完成于1995年的《一诺千金》(La promesse),是第一部由他们自己操刀剧本的故事片,也正是这部影片引起了戛纳电影节的关注,为他们带来了一道曙光。从此,达内兄弟的故事片创作一发不可收拾,而戛纳也成为了二人的一块福地。1999年故事片《美丽罗塞塔》(Rosetta)一举夺得戛纳金棕榈大奖;2002年故事片《儿子》(Le fils)获得最佳男主角大奖;2005年故事片《孩子》再度拿下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达内兄弟也成为戛纳电影节历史上继日本导演今村昌平之后,第6位和第7位步入“双金棕榈俱乐部”的导演,也为二人世界影坛的大师地位奠定了基础;2005年戛纳的无限风光之后,达内兄弟并未调整他们拍摄电影的步伐,依然保持三年一部作品的出片速度,于2008年,再度拿出他们的故事片《罗尔娜的沉默》(Le silence de Lorna),并拿下最佳女主角大奖;又过三年,达内兄弟依然不负众望地推出了他们的最新故事片《单车少年》(Le Gamin au Vélo),再次冲击戛纳金棕榈,最后在万千欢呼声中,收获评委会大奖。
  (二)封闭的创作空间和环境
  达内兄弟影片的创作环境是基本不变的,从他们最早的纪录片创作开始,一直到他们的六部剧情长片①①达内兄弟的剧情长片实为8部,这里因为其第一部剧情长片《错》(Falsch)和第二部剧情长片《我想你》(Je pense à vous)的拍摄年份较早,资料较少,而且这两部影片都是依照特吕弗的剧本改编拍摄,其日后的风格尚未有表现,因此,不列为本文讨论的范畴。的其中5部都在其二人一直生活的瑟兰市取景拍摄,只有《罗尔娜的沉默》(Le silence de Lorna)一片拍摄于比利时的列日市,如此固定的拍摄环境使得达内兄弟在创作上显得游刃有余,对于他们生活了半辈子的家乡,二人除了有着独特的情感外,还有着外乡人难以企及的对于城市的熟悉。相对封闭的创作空间也就构成了达内兄弟精心雕琢场面调度的客观条件。
  漂泊四方,对于导演增长阅历固然很重要,但纵览世界各位电影大师,他们所创作的近乎完美的电影作品,基本都有着固定的拍摄地,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几乎都在法国和波兰两地拍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也未超出苏联和法国这两个国家的范围,精致的电影需要由导演去精心雕刻,而雕刻的前提是对创作环境和空间的充分熟悉。
  二、达内兄弟电影剧作的嬗变
  (一)被生活细节覆盖的情节点
  从形式上来看,达内兄弟的电影逐渐将主要情节点通通隐于生活气息之下,剧作上的矛盾不再仅仅留给角色,更多的是留给观众去联想、去思索。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一诺千金》(La promesse)中的每个人似乎都带着怨气,而导演则尽心尽力地讲述了一个关于诺言的故事。但是就情节来讲,生活在影片中似乎成了为情节发展而存在的附属品,例如其中最为重要的情节转折点:非法移民阿米杜,在临死之前向伊格交代后事的段落,导演在设计这段情节时完全抛弃了副情节,而阿米杜的感人嘱托也似乎突然变成了话剧舞台上的一段夸张的念白。是生活重要?还是艺术重要?生活一定是要高于艺术的,所有的艺术也只是表现生活的一种手段或方式而已。
  (二)“从此只讲小事”
  再从内容上来看,达内兄弟的作品也一直在不停地为故事瘦身,削减故事线索和人物,从此只讲小事,不强求结局的完整,只关注人物内心和境遇的微妙变迁。剧作的开放性逐渐加强。剧作的开放性表现在两个层次:
  1.浅层:不能在剧作中将人物的社会关系抹除,使得人物“无亲无故”、孤零零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孩子》(L’enfant)中半大父亲布鲁诺在索尼娅报警之后,来到母亲处欺骗母亲帮他作伪证的一场戏中交代了大量的人物关系,母亲刚开门时,布鲁诺和母亲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他不在,我看到他的车不在。”这个他指的就是刚才为布鲁诺开门的满脸厌烦的男子,通过布鲁诺和母亲的对话,不难猜出那男子实为布鲁诺的继父,我们从中还能感觉到继父和布鲁诺的关系是极为糟糕的,而布鲁诺和母亲之间似乎还残存有一丝亲缘关系。一句话便能将三人之间的关系凸显出来,从而为布鲁诺的身世做了交代。   2.潜层:故事本身整体上是呈开放状态的,多表现剧情的不完整,这样可以为观众留下思考的余地和自省的机会。
  三、达内兄弟影片长镜头风格的形成
  对于视听语言,达内兄弟确实做到了多元素的融合与升华,因此分析二人影片的侧重点就落在了融合度较高的视听元素上,即场面调度上。
  (一)长镜头的美学優势 —— 长镜头和蒙太奇在叙事上的争议
  用影像表达故事是剧情电影创作的浅层目的,当然也不乏有蒙太奇学派的拥趸者提出的剧情电影创作的目的实为表达思想和情感。在这里不得不承认二者都说得对。但是,众所周知,叙事更为主要,叙事是骨,情思为肉。若这样解释,可能长镜头学派和蒙太奇学派的拥趸者都会欣然接受,但是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矛盾点:叙事的形式是长镜头好呢?还是蒙太奇优呢?目的既然是叙事,那么一个镜头可以讲明白的情节,为何要分切成若干镜头呢?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
  1.因为需要分线叙事。在这里讨论的是一个情节,分线叙事已经默认为多个情节,因此当然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在这里也需说明一点,主张长镜头,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剪辑,只是为了优化每一个镜头的质量。
  2.因为需要蒙太奇组接,进行影像对比。既然观众具有完型心理,那么在一个镜头当中利用适当的摄影机调度,并对场景进行适当调整和安排,同样可以有影像对照的效果。如果二者确实有足够的关联性和必要性,那么观众当然会记得镜头在前几秒扫过的人或物,而没必要在下一秒就迫不及待的让它出现在观众面前,“请正视观众的智商。”
  3.因为需要提高影片节奏。剪辑是控制影片节奏的方式之一,通过镜头运动或者被摄主体、陪体运动速度的改变同样可以改变影片节奏;通过声音节奏的改变同样也可以改变影片的整体节奏。
  综上所述,一部优质的电影应该具备镜头皆优的特质,这里的“优”指的是创作者对每一个镜头的把握和设计,如果有人担心长镜头的使用可能会使得影片看上去乏味无聊的话,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在情节和影像上设计兴趣点。惊鸿一瞥的小丑?裤子被撕破的女人?光头的僧侣?笔者认为想让观众兴奋起来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所有的设计都应该谨遵日常生活规则。
  达内兄弟显然明白电影的本质是要用富于设计的镜头累加去讲明故事,因此达内兄弟在设计镜头时要求极为严格,在法国电影手册主创的《我们时代的电影》(Cinéastes de notre temps)系列纪录片中达内兄弟曾经表示:“我们影片中的演员很痛苦,因为我们对他们的要求常常过于苛刻,可能一个镜头有时会拍十几次之多,而且我们每天在拍摄之前都会提前几个小时进行排练。”由此可以看出,达内兄弟在场面调度方面着实下了很多功夫,有这样的耐心显然只是出于主观,那么客观因素的影响是什么呢?那就是在第一章中分析到的封闭空间,封闭的创作空间为达内兄弟的镜头设计提供了精致的前提和可能性。
  (二)达内兄弟作品中长镜头的运用
  纵观达内兄弟的影片,如只停留在视听语言的风格考量上,其几乎是没有太多改变的,总结其运镜特点,也不过两点:晃动感强烈的手持拍摄和近的取镜(多表现为小景别的大量使用、接连不断出现的前景、长焦镜头的运用等),但如果仔细审视的话,还是可以发现其中的变化,总体上是呈现完善的趋势,每完成一部作品,我们都能在镜语上看到他们进行着微弱但不懈的努力。拍摄完成于1995年的影片《一诺千金》(La promesse)中,达内兄弟在长镜头的使用上还未能形成一种风格,在一个场景中经常会为了突出某个细节而选择剪辑切换,如影片【31分26秒至31分40秒】的片段中,导演想表达的是正在洗澡的儿子发现脚踝上还沾有刚才死者的血迹,想要擦去。本片段由两个镜头组成,第一个镜头所采用的景别为儿子上半身的侧面平拍近景(见图1),第二个镜头则采用了通常影片在强调细节时多会采用的特写,在这里为儿子小腿和脚部的侧面俯拍特写(见图2)。导演强调儿子脚上血迹的方式选择了切换为特写镜头。
  图1图2 而自1999年的《美丽罗塞塔》(Rosetta)之后,在他们的影片中就很少能看到这种单纯为了强调细节而作出的镜头切换,如2002年的《儿子》(Le fils)【1小时10分24秒至1小时11分】的片段中,导演想要表达的重点是奥利弗带领徒弟弗朗西斯来到快餐店,奥利弗点餐后并未给他的徒弟弗朗西斯付账,弗朗西斯察觉到之后的出乎意料,以及狼狈翻找衣袋中零钱的动作细节。同样的细节表现,且是两个细节,但这次导演并未分切镜头,而是选择用一个26秒的长镜头来进行表现,从中能看出达内兄弟在长镜头运用上所下的决心,并已渐渐形成一定的习惯和风格。
  对于长镜头的场面调度来说,最难处理的地方莫过于被摄主体和摄影机的精准配合,二者都要运动,但又不能随便无缘由地运动,在长镜头的拍摄当中,只有通过若干次的排练才能换来较高的准确度。比如在拍摄《孩子》(L’enfant)一片中摩托车和汽车的场景,他们本来可以在汽车里跟拍,就如同在拍摄《一诺千金》(La promesse)时一样,但他们尝试着改变拍摄手法,他们让摄影师坐在另外一辆摩托车的后座上,后座上安装有一个可以进行180度旋转的椅子,从而解决了摄影机摇拍时的不连贯问题。因此,很可能看似简单的一个场面调度在拍摄过程中会花费掉剧组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金钱,而导演所想办法的前提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同现实生活相关联,也就是要找出那些具有生活气息、符合生活逻辑的细节,镜头越长所要考虑的细节就越多,因为这些细节都是为影片镜头运动和被摄主体运动提供动因的主要来源。
  另外,画外空间向来都是导演们常易忽视的一个元素,很多导演初学者会将画框看作一个封闭的空间,强行扭曲观众对于生活的认识和经验。达内兄弟电影的画外空间可以说从《一诺千金》(La promesse)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向外扩张,达内兄弟的镜头设计也在不间断地影片实践中日臻成熟起来,从《一诺千金》(La promesse)的仅仅侧重情节叙事,逐渐转变为游刃有余的探索,有时居然还不乏在和观众开一些俏皮的小玩笑。例如:在《儿子》(Le fils)一片中的结尾处【1小时31分42秒至1小时33分54秒】,导演设计了一场激烈的追逐戏,由被害少年的父亲奥利弗追逐杀害儿子的少年弗朗西斯。奥利弗由于不小心将真相说漏,引得少年弗朗西斯如若惊弓之鸟般地逃开了,奥利弗经过一系列紧张的追逐后将弗朗西斯按倒在地,紧接着出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奥利弗卡住弗朗西斯的脖子(见图3),但这时导演将镜头上摇了一些,正好将躺在地上的弗朗西斯卡在了画外(见图4)。图3图4这时观众只能看到奥利弗半张愤怒的脸和听到两人急促的呼吸声,就在此时奥利弗突然深吸一口气,身体向下一沉,给人一种发力的感觉,但紧接着镜头向下摇,观众发现奥利弗原来是松开卡在弗朗西斯脖子上的双手,他将双手狠狠地按在少年头的两侧(见图5),短短的几秒钟导演竟然将那种痛苦的抉择和选择原谅后的释然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将本片以德报怨的主题思想烙印在观众的心里,令人拍案叫绝。另外一个运用画外空间的例子,同样是在《儿子》(Le fils)一片中【1小时27分38秒至1小时28分57秒】,奥利弗不小心说出真相的一场戏。导演在表现弗朗西斯听到真相后逃跑时,选择使用画外空间来表现弗朗西斯的惊恐,这一处理巧妙地避免了小演员去表演这种夸张的状态,自然地弥补了其缺陷,可谓处理得天衣无缝。   图5图6 (三)镜头内部蒙太奇设计赋予影像以灵魂
  作为长镜头学派,其实一直存在着超越蒙太奇学派的潜能,这种潜能集中表现在镜头内部蒙太奇的使用上,镜头内部的蒙太奇当然也是需要将不同物象进行对比的,仍然遵循蒙太奇学派“一加一大于二”的定律,但是唯一不同的就是不需要切换镜头。也正是因为不需要切换镜头,单个镜头的内部设计自然就会变得丰富异常,生活气息不自觉地也就会散发出来。如《罗尔娜的沉默》(Le silence de Lorna)【31分16秒至32分48秒】一段中,罗尔娜为了尽快离婚而妄图制造家庭暴力的假象。在医院克劳迪面对歇斯底里的罗尔娜,表现出无比的漠然,二人的距离虽近,但似乎又离得很远,克劳迪看着眼前这个为了公民权而疯狂自戕的女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恐惧,这也为之后的阴谋埋下了伏笔,二人的关系从此开始出现了不和谐,因此导演在这个镜头的构图中,于二人之间的后景处设置了一根白色方立柱(见图6),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阻隔的感受,这里就是镜头内部蒙太奇发挥了作用,仅用简单的设计就将二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和关系展现出来。
  四、渐强的乐曲
  相比于大多数影视剧来说,达内兄弟的影片可谓是当中奇葩,在《罗尔娜的沉默》(Le silence de Lorna)之前,他们的影片是绝对没有无声源配乐的,这一特点也让达内兄弟的电影在洪流般的片海中异常显眼。为何他们不使用配乐?这里引用他们在接受《我们时代的电影》(Cinéastes de notre temps)一片编导采访时的回答来解答疑问。达内兄弟如是说:
  “我们在刚开始拍摄《一诺千金》(La promesse)的时候决定不加入主要配乐,除非是需要,否则不会加入,后来加入了些玛瑞纳或者乔·丹森的歌曲,这些都是开篇的音乐,其它的我们都没有加入,因为我们觉得不是必须加入的,直到现在,我们也一直坚持这样,因为我们每次创作都是从零开始,这就意味着我们每次都要考虑我们到底要不要加入音乐,理由是什么?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当然我们还会时不时地用,但是我们觉得音乐的加入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用处,因为我们影片本身就有噪音,还有演员的声音,这些已经足够了,那些无装饰的或者描写贫瘠生活的影片如果加入音乐,会让人感觉有点画蛇添足,这会让我们很不舒服,当然我们每次看到其他人在电影中加入的音乐,我就想说他们太强了,我们太没用了(大笑),连音乐都不会往里面加,如果你能很好地加入音乐,那简直就太棒了。其实是我们的影片中确实没有地方再加入音乐了,因为我们在后期制作的时候找不到地方加入音乐,如果硬要加入的话,整个工程就全部停滞了,因为会让我们很紧张,心里一直在想着,得留着地方加入音乐(大笑),说不定下次我们能把音乐加进去(笑)!”
  从以上这段睿智而风趣的回答中,我们不仅能明白他们之所以放弃配乐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能发掘出一种可贵的创作态度:严谨。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能听到音乐的泛滥,有时在看片到一半時,突然会想到:这段音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音乐的随意使用显然是违背视听法则的。若站在一名专业影视工作者的角度,我们当然要对达内兄弟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表示赞赏,但如果转换角色,站在一名普通观众的角度来观看,着实是有些别扭,因为音乐这门艺术即使不与电影相关,它也太美好了。不过从达内兄弟的这段话语中我们还是可以感到一丝欣慰,他们主观地也在为影片的可观性和趣味性做出努力,当然这种初衷只关乎艺术,而无关娱乐。果然,在这段采访完成两年后,他们开始在影片中首次加入了配乐,那便是《罗尔娜的沉默》(Le silence de Lorna)片尾黑场后,那凄美旋律的惊鸿一瞥,虽然没有和影像构成互动,但相信认真阅读过本片的观众还是会为那舒缓且悠扬的钢琴声而动容。在2011年完成的新片《单车少年》(Le Gamin au Vélo)中,配乐终于同影像有了碰撞,而碰撞的结果也是意料之内的好。全片仅有的3次配乐,同样是钢琴曲,都设置在了影片小主人公命运即将发生转折的关键时刻,带有预示的意味。
  结语
  作为导演,不应仅是标新立异的艺术家,他们必然还有着约束自己的原则。对于达内兄弟来说,严谨的创作原则一直在引导着他们的电影作品向更高处前行。他们是繁芜的世界电影界中朴实的庶民,在相对封闭的创作环境里用简单的思维逻辑去思考生活,凭借倾尽半生所感悟到的生活真谛,他们打动了向来要求苛刻的戛纳影展评委,也感动了观众,从而奠定了他们在现实主义电影阵营中旗手的位置,他们用时光换平凡,达内兄弟的电影,只关乎艺术和生活,无关娱乐。
  【附录】达内兄弟创作年表
  《错》 Falsch (1987)
  《我想你》 Je pense à vous (1992)
  《一诺千金》 La promesse (1996)
  《美丽罗塞塔》Rosetta (1999)
  《他人之子》 Le fils (2002)
  《孩子》 L’enfant (2005)
  《罗尔娜的沉默》 Le silence de Lorna (2008)
  《单车少年》 Le Gamin au Vélo (2011)
  《两天一夜》Deux jours,une nuit(2014)
其他文献
现在我的心里,有些恍惚,好像昨天我才刚刚进入初中的校园,看到那些学姐学长一脸假装的成熟还很羡慕,想着自己也快快长大吧,至少没有人再把我当小孩子哄骗欺负了。可是一觉睡醒,就变了模样,镜子里那个一脸稚气的圆脸小丫头,竟然初中毕了业,而且,打完了中考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对于能够继续在二中读书,我还是相当满意相当知足的。这样说胖子爸爸肯定叹气,说我不思进取,没上了重点高中就这样志得意满,那估计将来考不上
摘 要: 本文立意教育的本真问题,探讨教育的诗性复归这一课题。期以通过“背景分析—现状呈现—路径探析—未来观瞻”等诸个研究环节,探寻教育本真的背景特质,呈现教育本真渐趋模糊的表征,探析教育本真复归的路径,观瞻教育本真诗性复归的可能。  关键词: 教育本真 诗性复归 模糊特征 路径选择  诗人荷尔德林曾写出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著名论断。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于诗意栖居的追求。而教育,作为
摘要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曾风靡一时,时至今日再回头审视或可发现许多新意蕴。该剧不仅展示了作为一个君王所持有的皇权,而且还体现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情感,从而显现出皇权与情感的冲突与较量。这种较量的背后,隐藏的是人类恒古不变的人性。  关键词 《康熙王朝》 皇权 情感 较量 人性    由陈家林导演的46集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自2001年11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八频道播放以来,多年来争议不断
摘 要: 高校的教育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时间管理。高校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时间管理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校学生时间管理必须遵循珍惜法则、规划法则、坚持法则、因材施教法则和前瞻法则,才能实现时间管理的科学配置与长足发展。学生遵循自主原则,实现大学时间的自主支配,制定个性化目标,合理进行时间管理,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校时间管理 学生层面 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总书
摘 要: 本文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例,从文本解读的含义、正确的步骤及文本处理等方面,探讨如何解读文本,优化地理课堂教学,促进有效地理教学。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文本解读 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学都日益重视文本解读,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必须重视文本解读。只有重视文本解读,正确、合理、科学、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把握地理课堂教学方向,才能理清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及教师怎样教的问
摘 要: 新课程提出,要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调控自身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要求,寓教于乐,使学生乐而好学。实施情感教育,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挖掘课文,点化情感,展示在语
摘 要: 《旅游景区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是目前三本院校景区管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教材理论深度不够,与相关课程雷同性太多;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缺乏;教学内容体系缺乏整合等方面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明确旅游景区课程功能定位及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旅游景区自身管理特色;创新旅游景区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等。  关键词: 《旅游景区管理》 课程改革 存在问题  旅游景区是旅游
摘 要: 如何培养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如何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市场输送高素质各行业人才,是加快云南桥头堡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小语种人才培养方面应发挥作用。本文探讨了桥头堡战略下小语种教育的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了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桥头
自电影产生以来,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许多世界名著都曾被改编成电影,以赢得更多影迷和读者的追捧。然而,《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却赢得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广大影迷、读者之所以高度重视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不仅在于其是一部世界著名文学作品,还在于影片的艺术创新魅力,其保存原著主题和精华基础上内涵更为升华,因此,其改编后的电影赢得了更大的轰动效果,获得5项奥斯卡提名奖,
摘 要: 电影语言在法国新浪潮运动之后并无革命性发展,姜文电影在造型元素、故事走向等层面为文艺电影手法的突破提供了新思路。文艺创作中要避免文艺极端,对于创作者而言,电影不是工具,而是目的。注重电影创作中的平衡,是文艺电影的生存前提。  关键词: 电影语言 极端 平衡 文艺电影  文艺是对生命、哲学、人性的关照的一种方式,而文艺电影则是对文艺关照的一种方式。这种关照既体现在表达内容上,又体现在表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