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智慧 强势推进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360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世闻名的海宁潮,赋予海宁人“猛进如潮,敢为最先”的精神。海宁很早就敏锐地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推动的巨大作用,并率先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探索。
  这里,不能不提到海宁市高级中学,它在推动海宁乃至浙江省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应写上浓重一笔。1995年海宁高级中学购入第一台多媒体电脑和若干与教学有关的光盘,走出了海宁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以海宁高级中学为代表,海宁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走的就是一条敢于创新的路。1999年,海宁开发了全国第一家教育局域网。之后,“校校通”工程又走在了全省前列。而今天,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海宁市上下的共识。当然,这里的信息化水平远不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所能“一言以蔽之”的。包括海宁高级中学在内的一批实验学校正引领全市近百所学校共同创造着海宁信息化的新格局。
  在考察之始,我们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挠:虽说海宁在推进教育均衡化方面走在前列,但毕竟还有一些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的学校,它们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又当如何作为呢?
  双山实验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下带有三所村小,硬件设施不甚理想。现有虽然有两个计算机房,但计算机房中的电脑好多都是本世纪初添置的,且每个计算机房能正常使用的电脑不过二十多台。该校紧紧抓住海宁推进新教育的契机,硬是走出了一条农村薄弱学校走教育信息化之路的新路。这所学校采用理论素养与教学实践并重的方式;发挥部分青年教师的优势,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去。该校定期编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资料,使包括村小教师在内的一百多位教师能了解国内研究的动态,提高了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一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校形成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紧密结合的良好氛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些原来不甚接触网络的老教师,也积极尝试,他们中也有一些开始相关教育信息技术的课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刘茂森等教授考察了该校后这样感叹:“在海宁,像双山实验学校这样一所相对薄弱的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都做得这样扎实,可见海宁的教育信息化真是大有作为的。”
  海宁目前有29所学校被列为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在三年之内,“实验学校”的名称将取消,教育信息化将作为对每一所学校的基本考量内容。同时,学校信息化工作评价的重点已经“由外而内”,即由外在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和使用状况,转向教师与学生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成长情况,转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转向活生生的、灵动的课堂。
  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推动了有效教学的实施,拓展教学的空间。“天空教室”、“Z Z教学软件”、“网上教研室”、“东师理想”等平台或软件,使教学不仅变成单纯的传授过程或是简单的交流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发现、共同探索生成课堂教学的过程。
  同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在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转变其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激活思维、增强情感体验、促成思想与智慧,提高学生的发展空间,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动力。在不断深入的实践中,教师的关注点实现了两个转变:从关注信息技术到关注学科,从关注教师到关注学生。
  许多学校开设了学生成长网站,并使之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推动器。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资料管理中,进取心、责任心也被激发起来。海宁市实验小学的个人成长网站,给每个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石路小学的网络阅读,使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成为孩子们与多方交流的平台;海宁一中英语学习人机互动,使网络成为学生进步的陪伴者。
  教育的使命在于成就学生的未来,信息技术则为学生的发展注入生机!
  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这些变化,实际上都需要在教师细致严谨的工作中体现出来。教师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直接推动了自身的专业成长,这与海宁教育信息化一开始就将科研与之结合是分不开的。
  教学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提升,都离不开科学有序的校本研修。海宁建立起了网络研修机制,互动式教研、共享式教研方式给教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教研新格局。这些都打破学校、学科组、教研组之间的壁垒;有利于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教育教学管理者,教研组,名教师、青年教师等各方交流和互动;有利于参与研讨的老师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灵感与智慧,不断丰富、改进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操作策略;促成了学校的教研组基于网络“链接”外校研修资源,逐步成为群体合作的学习型组织和行为改善的实践共同体。比如新仓小学的网上备课系统就很好地借助网络,激活教师间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师间智慧的交流。该校老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考传送到网上,在网上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同行进行交流,使一个教研组甚至一名教师成了思想交流的“集结点”。正是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一开始就注入了科研的活力,一批优秀科研型、反思型的教师不断成长起来,成为海宁教育信息化进程强有力的推动者。
  校本研修的质量、教师研修的内驱力、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都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科学有序的培训机制。海宁教育信息化的里程,也是海宁教师不断地接受培训,并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与创新的过程。
  在这个方面,海宁的英特尔未来教育提升了大批教师的教育信息素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海宁始终贯彻这样的培训理念:对于海宁的中小学教师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中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全市500多名受到培训的骨干教师,影响着更多的教师,将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学到的理念与方法融合到课堂活动之中,融合到学生成长中去,也融合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的进程中去。
  另外,海宁请来高校学者、知名专家为校长和教师们进行培训或指导。同时,海宁在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大量投入,不断为教育信息化增强后劲。现在,该市的本地资源库收集了教师自行制作的三十个多个G容量的素材资源和课件等。海宁高级中学、实验初中、紫微小学等都设立了学生学习平台。海宁教师博客自2005年10月8日开通起,就成为教师教学与专业提升的动力平台。有很多老师的博客如“大江英语教育”、“彩云追月”等受到国内一些专家的关注。
  现在,一些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开始注意到教育信息技术与学校文化相结合。我们知道,一所学校的文化是学校最有价值的内涵,可以折射出它的历史积淀与传承,直接关系到它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生存与发展的方式”等观念渐入人心,一些学校将这项工作有意地融合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与长远发展中,积极营造信息化教与学的环境,在一种开放式的环境中,以文化的视野审视并推动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自主发展。
  海宁市教育局胡振学局长说:“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海宁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宁教育插上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翅膀,而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一个鲜花盛开、大地飞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作为《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的特约通讯员,我先后走访了海宁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主管领导。走访中让人感触最深的是海宁市在区域性推进信息技术方面,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全员参与,成效明显。现就走访所思所感,撷其精华记录如下。
  特约通讯员:海宁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在实施过程中开展了哪些创造性的工作?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哪些变化?
  胡振学: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过程、转变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促进我市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构建学习型城市、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正是基于此,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和前沿制高点。我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坚持以应用为主导,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形成覆盖全市的教育网络基础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起相对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初步实现了由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培养了一支能较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办“让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理念得到了落实。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海宁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切实加快海宁教育信息化发展,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紧紧抓住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抓“发展”重实效。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才能通过发展来解决教育改革前进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取得实际效果。我市与东北师范大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的全面合作、开设“教育硕士研究生海宁班”等,就是抓“发展”中涌现的亮点工作。二是抓“建设”重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要落实到一系列具体环节,包括设施的建设、教师队伍培训、应用系统建设、资源建设以及课程教材建设等各个方面,要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神抓好落实。三是抓“保障”不放松。必须紧紧抓住加强制度建设、规划建设和人才建设等环节的工作,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有序、高效进行。
  从我市近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看,我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在硬件一次性投入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了可持续投入;在看得见的物质投入基础上,注重看不见的软件投入;在传统意义上的学校管理者培训基础上,切实加大“信息化管理者”的培训工作,用“培训先行”取代“购买先行”,用“资源整合优化”取代“低水平重复建设”。今后我市将一如既往地重视信息技术工作,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海宁市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特约通讯员:海宁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注重整体推进,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你们是如何理解区域性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践中重点要抓住哪些环节?
  朱永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推进对当前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从而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助推器。我对教育信息化本质特征的认识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广泛应用为重点,通过改善教育教学的状态和质量,从而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加快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必须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为载体,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核心,以全面实现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为宗旨,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注重实效,强化学校装备的“建、配、管、用、研”工作,扎实稳妥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办学水平奠定物质基础,为实现我市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服务。
  特约通讯员:区域性推进教育信息化最终需要通过教师去实现,因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海宁在区域性推进过程中是怎样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
  钱金明:信息化建设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决定性因素在于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现代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我们在抓教师队伍全员信息技术培训的同时,注重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全员培训方面,我们先后开展了信息技术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现代教育设计培训等;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市组织部分校长到东北师大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与东北师大合作开办硕士研究生班等。在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发挥骨干引领和示范作用,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普及全面铺开。在教师培训中,我们注重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之中,最终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切实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特约通讯员:海宁市教科所是如何通过课题研究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
  张建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科研被称为教育发展的两个翅膀,通过教育科研推动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品质是我市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由教育局胡振学局长主持的《区域性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总课题和全市29所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申报的34个子课题正是这种基本策略的具体实践。为了扎实有效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各课题组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同时聘请了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钟绍春等一批专家担任课题研究的顾问,为课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力图在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和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模式与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支撑资源、学习资源网站、软件及案例研究、区域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远程支撑系统的建设等方面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整体提升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其他文献
生存在人腸道里的大量细菌构成的集体,就叫做肠道菌群。
● 学段:  小学三年级。  ● 教学内容:  敏特英语 Lesson 1 Where do you live?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读单词bear, bird, rabbit, fish, duck, seal, crab;能够利用句型Where do… live?和It lives in/on…来描述这些动物的习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敏特平台中的栏目,了解故事内
“英特尔未来教育”是英特尔公司设计的大型国际合作计划,旨在解决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技术的问题,使教师掌握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英特尔未来教育”于2000年7月在中国启动,迄今为止培训教师超过100万,在教师培训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作为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长期以来仍沿用“面对面”的讲授形式,培训效率较低,同时也暴露了资源不足等弊端。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在当今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教育的信息化步伐日益加快,传统校园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发生变革,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校园正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前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对于这场信息技术之战的主角——学校而言,就是要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来构建语文教学模式就成为我们必需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
幼儿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捕捉周围环境和艺术作品中的美来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艺术教育中,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一些描绘乐曲情景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观看画面。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我认为,利用好电教多媒体是激发幼儿音乐活动兴趣的有效方法。  化静为动,激发兴趣  爱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让技术走进学校,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负责或实践这些技术的教师需要开拓视野,需要集思广益,进而结合本区域或本学校的具体情况以高效、节耗的技术促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校园技术攻略”将围绕上述内容,为读者提供指导、帮助及适时交流。  继上期“表示层虚拟化”主题之后,本期继续由教育部ITATPRO项目组专家组组长、微软最有价值专家(M
CAA(计算机辅助评价,Com-puter-Assisted Assessment)自动测评系统具有多媒体课件素材案例库及教学活动设计系统、课堂教学互动系统和计算机操作技能考评系统。其真实环境下的操作技能测评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自动跟踪操作全过程,并有效进行个性化学习评价。  2004年8月到2006年10月,我与南昌市信息技术中心组的成员一道,尝试从教学现状入手,应用CAA自动测评系统,对信息技术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互动电子白板逐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突破口。电子白板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综合了传统的教学与当前的信息技术,在传承百年来教育习惯的同时,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代表了课堂教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2004年,平江区率先在全市建成教育城域网,完善网络运行、数据库管理和教育教学应用三大平台建设,为电子白板引入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全国较早开展
●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的内容。二氧化碳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在学习过程中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二氧化碳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化合、分解等最基本的化学概念。  利用初中化学虚拟实验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虚拟探究环境,辅以教师个性化教学工具软件,激发学生学习兴
为适应农村实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选择了三种基本模式。模式一: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每套装置包括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和一套教学光盘;模式二: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每套装置包括一套卫星接受系统、一台计算机以及电视机、DVD机和成套的教学光盘;模式三:建立计算机教室,每套装置主要由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联网的计算机教室系统构成。  前两种模式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与受众(学习者)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