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三(五年级)《跨越式跳高》教案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预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将课的内容融入在橡皮筋的教学游戏中,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学生在逐渐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动作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下肢肌肉力量,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田径类水平三(五年级)跨越式跳高的第2课时,重点是体验和学习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的完整技术动作,采用多种跳跃的练习方法达成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通过不同高度的练习,让学习能力不等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肯定和认可,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水平段的学生都具有了一定的跳跃能力,而且他们善于模仿,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对跳高项目比较感兴趣,尤其是挑战一定高度的练习,这对实现教学目标极为有利。但小学生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设计思路
  1.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针对小学生跨越式跳高中易出现的问题,本课分别预设:体验分解技术——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尝试不同难度的练习——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练习——交流展示——技能迁移等练习,让学生在体验中检验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既照顾全体,又区别对待。练习形式具有层次性,注重实效性,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性与自主学习的机会。
  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课通过讲解、示范,增加直观印象,让学生在体验、观察、合作、探究、游戏等的活动中掌握动作技能,学练过程渗透学法指导。
  四、本课特色
  1.运动技能在合作探究中形成。本课通过多样的练习手段,如,4名学生1组进行合作练习;自然分组时的相互纠正与帮助;同质分组时的竞争与展示等,都能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基本的跨越式跳高技能。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合作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协作能力。
  2.运动能力在关注个体差异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不同难度的跳跃练习,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有选择性地练习,自信心得到增强,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3.教学目标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达成。本课在跳“皮筋”的多种练习中,教师不仅要示范,更多的是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练习,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本课的亮点,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引领等都有助于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流程
  本课设计遵循教学技能的发展规律,逐步达成学习目标。
  热身活动:热身跑→节奏操→专项诱导练习→新授:助跑起跳与摆腿技术→“过杆”动作→完整动作→巩固与提高→跳高“达人”赛→展示与评价→游戏:过障碍接力→身体素质课课练:立卧撑→放松活动与小结。
其他文献
20世纪60年代,因为艾瑞克叫白恩(Eric Berne)《人间游戏》一书的畅销,沟通分析理论成为一种世界流行的时尚。沟通分析理论是一种研究人们思想、感情及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它简明易懂又深奥微妙。这是当代影响深远的一套理论体系,其中涵盖了精神治疗、教育、组织与社会文化分析?社会精神病治疗。沟通分析理论系统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分别为结构分析、沟通分析、游戏分析和脚本分析。我们在第五期简短介绍了其中的结
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更需要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来赢得孩子们的亲近、感激、尊重。这样才能使班主
<正>重组使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原来熟悉的一切开始陌生。陌生的环境最容易使儿童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各类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