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分析--基于传统指标评价体系创新的思考

来源 :天津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1987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出提高对政府科技投入绩效的有效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从全新的角度重新定义绩效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创新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不仅要反映政府科技投入的直接绩效评价,也要反映其间接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的重心并不仅在于要考察政府年度投入增长对技术进步的贡献,还在于要考察政府投入能否引导更大量的社会资源向R&D集中,促使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绩效的提升.因此,从指标测度入手解决现有指标体系测度的有效性和使用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天津汉沽生物稳定塘是近年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多级污水净化系统和示范工程。论文报道了汉沽稳定塘各塘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重点论述了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结构和功能特征与水质净化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5个采样站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参数的变化与各级塘中污染物的浓度关系密切。进水口 ( 1号站 )由于各种污染物含量很高 ,原生动物种类数、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 d值和 PFU原生动物的群集速度 (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基于拓扑度理论和推广的Halanay矩阵微分不等式,研究了变时滞静态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并给出了实用有效的判定条件.
科技统计和指标研究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达国家的科技统计和指标研究以R&D测度为起点,始于20世纪40年代,到了50年代已受到广泛的关注.我国科技统计和指标研究起步于8
科学技术统计是定量地了解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如何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的关键.科技发展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极不均衡,信息技术和生物科学的进步等因素导致变化的步伐日益加快,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