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区小麦苗情分析及早春管理建议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有效掌握小麦返青期苗情,科学精准管理,争取全区小麦产量再上新台阶。近日,农技人员对我区的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播期、不同水肥管理的麦田进行了返青期苗情调查。总体看,目前我区小麦群体适宜、个体较壮、长势均衡、墒情充足,在越冬期间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出现冻害,为今年的小麦丰收奠定了基础。春季麦田管理应以肥水调控为核心,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施策,科学管理。
  1 当前小麦生产苗情有利条件
  1.1 返青时间有望提前,有利于延长小麦春季生长时间
  根据气象预报,如果不出现极端情况,今年我区小麦返青时间有望提前,利于小麦营养物质积累,对小麦构建丰产架子较为有利。
  1.2 苗情较好,便于管理。全区小麦长势均衡,越冬期一类麦田占47.54%,二类麦田占45.15%,一二类麦田合计占92.69%。与去年相比,一类苗比例减少6.2%,但二类苗比例增加6.22%,一二类麦田所占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区小麦长势均衡。群体适宜,平均亩茎数72.61万,虽然比去年减少7.58万,比前五年平均减少5.55万,但是在高产群体要求的适宜范围之内。个体较壮,越冬期平均单株分蘖2.83个,比去年减少0.49个,比前五年平均减少0.16个;单株次生根3.74条,比去年减少1.22条,比前五年平均减少0.61条;主茎叶片4.81片,比去年减少0.42片,比前五年平均减少0.43片,但是一类麦主茎叶片5.11个,二类麦主茎叶片4.69个,总体达到或接近壮苗水平。
  1.3 墒情适宜,便于节水管理。今年小麦不但越冬前期墒情适宜,而且越冬期间也有几次有效降水过程,特别是今年2月12~13日全区普遍降水10~15毫米,个别乡镇达到25毫米以上,小麦墒情充足,有利于节水农艺技术的普及推广,也有利于小麦春季壮苗早发,搭好丰产架子。
  1.4 冻害面积较小。虽然今年越冬气温相对较低,小麦半带绿越冬,但基本没有冻害。据区气象站数据,小麦自去年12月到今年2月16日,日平均气温0.1℃,比上年同期低1.3℃,比常年同期高1.2℃,特别是有5天日平均气温在-5℃以下,其中1月23日日平均气温达到-9.4℃。但是,由于小麦墒情好,基本没有旺苗,并且降温的同时伴随降雪,所以小麦基本没有冻害,苗情受低温天气影响较小。
  2 影响小麦生长的不利因素
  2.1 播期推迟,穗分化较晚
  去年全区小麦播期普遍推迟,加上播种后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和日照时数偏少,冬季小麦叶片数、单株分蘖、次生根、干物质积累、群体数均少于常年,目前多数小麦品种穗分化比常年同期明显偏晚,对后期穗粒数增加不利。但是由于今年返青期有望提前,可以部分减轻这一影响。
  2.2 播种质量差,明暗坷垃多
  今年部分乡镇晚播麦田普遍存在抢时播种、造成整地质量差,土壤明暗坷垃大、坷垃多的情况,加之播后11~12月份雨水偏少,坷垃难以消融,导致麦田出现吊根、分蘖节与根系外露现象,易造成早春冻害。
  2.3 病虫基数高,春季病虫防治不容忽视
  据调查,当前小麦各类病虫害偏轻发生,但主要病虫害基数普遍高于上年及常年同期。麦田野燕麦、雀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与常年相比,发生面积增大,个别田块達到偏重发生程度,需引起高度重视。
  3 春季麦田管理意见
  3.1 及时中耕划锄,促苗早发
  针对今年气温偏低,积雪时间长,干枯叶多的特点,锄划增温、促苗早发是今年早春管理的重点。应及时进行中耕,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对未浇封冻水、墒情较差的麦田,以及生长偏旺的麦田,在小麦返青后要突出抓好机械化镇压措施的落实,以破除板结、踏实土壤、起到提墒保墒的作用。
  3.2 促控结合,科学运筹肥水
  以控为主,抓好一二类苗管理。一类麦田地力水平较高,返青始期亩茎数充足,如果追肥浇水过早,会使群体过大,造成光照不足,灌浆期倒伏减产。追肥可在拔节初期进行,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3~15公斤。二类苗和晚播弱苗,冬前群体多在50万左右,还有单根独苗麦田,应及早追肥,以促为主,追肥时间提前到小麦起身期前后,亩追尿素7.5~10公斤,促苗早发。及时调查,科学管理冻害麦田。各级农技人员要在小麦返青前后及时调查苗情,如果出现死苗死蘖情况,要根据群体多少、受冻程度等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于亩茎数仍然在60万以上的,不宜过早浇水追肥,春季第一次肥水时间在小麦起身后进行。对于亩茎数在40~60万的,春季第一次肥水在小麦返青中后期进行。对于亩茎数低于40万的,要及早管理,春季第一次肥水在小麦返青后进行,冻害严重的要及时抢浇救命水。另外,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3~15公斤。
  3.3 抓好科学防灾减灾
  根据我区常年春旱的特点,今年小麦的旱情有可能进一步蔓延,如形成严重受旱,要及时抗旱,力争浇好适时水;同时要根据气候变化做好抗倒春寒准备。
  3.4 学防治病虫草害
  虽然春季小麦病虫草害的轻重与越冬期间温度的高低有一定关系,但是关系并不太密切,特别是今年虽然越冬期间寒冷,但是由于积雪时间长,所以仍然要高度重视病虫草害。重点防治锈病、白粉病、叶枯病和赤霉病。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应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75毫升或15%三唑酮(粉锈宁)粉剂100克,对水50公斤喷洒。防治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扬花期,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
其他文献
一、 稻麦品种的选择  播种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类型,选择不同的品种。例如苏北地区种植水稻可以选择连粳7号、连粳11号等中熟稳定,綜合效益高的品种;小麦选择徐麦33、济麦22等抗逆性好、适宜晚播的春性或半冬偏春性小麦品种,可以减少小麦因晚播积温少、生长周期不够引起的结实率低等问题,发挥穗大粒多的优势。此外,因稻麦轮作的特殊性,还应考虑水稻和小麦生育期的衔接问题,综合品种的产量、生育期以及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牧副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羊养殖业由此得到发展,养羊的农户每年逐渐增多,并逐渐形成了养殖区,其中以青海地区的养殖区最为显著。养殖者的不断增多,增强了与其它地区之间的交流,也因为地区之间的养殖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羊布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进而影响整个养殖行业。为了尽可能的降低羊布病的发生概率,养殖者加强了对羊布病的防治措施。青海
位于米兰唐人街的Edi(Effetti DigitaliI taliani),是一家电影、电视后期制作公司。他们将新的总部设立于一个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工厂之中。这个拥有多个弧形单坡屋面的老式工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种植科学化的发展,我国在玉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下主要从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两方面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參考。  1玉米栽培新技术  1.1精细整地  在种植玉米前,精细整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使用机械对玉米种植区的土地进行翻整,将翻整土壤中较大的土块进行碎化处理,使种植田地的土壤细碎程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整地后的田地土壤松软
资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解除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变革的资本约束,成为我国农村各项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本文总结了国外农村资本管理的基本经验,
虽然体育课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不少学生消极上课的现象:对老师布置的任务疲于应付,有的甚至躲避练习,在一边聊天、观望。这种消极上课的行为不但扰乱了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损失也是一种伤害。因此,我们应分析学生出现消极上课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以尽快消除学生的消极行为。    一、学生消极上课的原因    1. 家长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