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导入例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导入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有效的导入,如同音乐的前奏,能酝酿受众情绪,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及时转移到本节课,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主动参与,和教师协同配合,促进课堂教学走向成功。
  如果把一堂好课当作一篇优秀作文的话,那么导入就是优秀作文的开头段,应该讲究“简、显、悬、美”。
  一、导入要“简”
  课堂的导入应该用简洁的语言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导入过长,流于“漫谈”,不但喧宾夺主,挤占主体教学的时间,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如,教学《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时有教师从魏征与唐太宗的故事说起。唐太宗一次生气地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在皇后提醒下而怒气顿消;后来魏征死后唐太宗写下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是不久,唐太宗又亲手砸碎魏征墓碑;贞观十八年,一意孤行的唐太宗攻打高丽而失败,感叹“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重新给魏征立碑。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唾沫横飞;学生如坐茶吧,嬉笑悠闲。半节课过去了,才出现一句“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近距离了解魏征其人”。
  这样的导入,突出了故事性、兴趣,但似乎忘了教学的任务、正题。虽然这些故事对学生了解魏征的为人很有必要,但可放在“阅读链接”或课外古文练习环节,作为课外补充比较好,不必放在导入环节。
  二、导入应“显”
  写作讲究开头入题要快,同样课堂的导入也要“入题”,向学生明示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或目标。如果说导入“简”的要求如同写作开头要“快”、不拖沓的话;那么,导入的“显”就仿佛写作的入题,不能含糊不清,要让学生学有方向,“思”有目标。
  导入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目的性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特性之一,导入有无明确教学的目的以及学生是否清楚这一目的是衡量导入有效与否的重要标准。好的、有效的导入应该在简短的导语里让学生预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想要达到的目的。这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控制和调节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激活思维,使学生的注意力持久。
  如,教学《谏太宗十思疏》时可以这样导入:“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谏官叫魏征,他有胆有识,敢于直谏。在大唐处于“贞观之治”的时期,天下大治,他却独具慧眼,提出居安思危的主张。今天,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细致地了解魏征及其这一主张的意义。”导语简洁,显豁,很快地明确了学习的对象与学习的目的。
  三、导入求“悬”
  悬,就是有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为教学的开展蓄积动力。一堂课的完整流程,对学生來说是心理认识的过程,需要知、行、意等多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而注意力集中则是这一认识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有悬念地导入,可以先声夺人,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把兴奋点转移到本节课堂上来,集中到教学的内容上。这样,才能教与学有效呼应,协同推进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收获丰收的喜悦。
  如《谏太宗十思疏》课堂导入:“唐太宗贞观年间,天下大治,万民同庆,国家无比兴盛。国民慷慨激昂,诗文歌功颂德。却有一位官员,没有被盛世景象冲昏头脑,乐不忘忧,独具慧眼,提出了居安思危的主张。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并了解这位官员!(板书标题及作者)”这样的课堂教学导入干脆简洁,有悬念。
  四、导入可“美”
  作为有效的课堂导入,“简、显”应该是基础要求,“悬”可算中等要求,是有效与否的体现。但追求导入更有效的教师,不妨还在导入上体现一个“美”字。美,是说导入的语言可以更美好一点、美丽一点,用点修辞,玩点技巧,整散结合,长短并存等等,以增加导语的感染力,让学生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对学习目标充满期待。同样这篇课文,可以这样导入:“古代,伴君如伴虎。讽谏帝王,批‘龙鳞’,逆‘圣听’,时刻有脑袋搬家的风险,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在唐太宗时代,有一位著名的谏官,史称“诤臣”,大智大勇,远见卓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在全国上下都在欢庆贞观之治的时候,他却眼光独到,提出居安思危的政治主张。这个人就是唐代著名的大臣——魏征。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谏太宗十思疏》!”这样的导入就体现了“美”的要求。
其他文献
这几天已经迎来了2016年的寒冬,天气预报说家乡星期二会降雪,果然,早上起来,外面灰蒙蒙的,几分钟后向窗外一望,再看地面上已经有了一层似有似无的的白纱,哦,果然下雪了。我心情激动,今天我就让孩子们写一篇下雪的日記。  首先,观察天气,阴云密布。  我急匆匆地赶往学校到达教室后,不一会儿,“丁零零”课间早读开始了,教室外面还是灰蒙蒙的一片。  师:同学们,今天早上起来,你觉得天气有什么异常?  生:
期刊
期刊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科学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由于合作学习创意独特、理论科学,在弥补班级教学和个别学习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
期刊
一.这里的文化很厚重rn要讲我们龙泉中学语文教研组,就不能不讲龙泉书院,因了龙泉书院,才有了今天的湖北省首批重点高中龙泉中学.龙泉书院即龙泉中学的前身,至今已有256年的
鹿门书院,肇光绪之学宫,历百代之杏坛.蓄鸾藏凤,大成殿之楠木;腾龙跃蛟,状元桥之泮池.世纪汤汤,厚德载物,书香致远,卓闻遐迩……
文气是文章的精神血脉,所以历代作家作文,都极重养气。清人钱谦益在《周孝逸文稿序》中云;“‘曹子桓云:文章以气为主。’李文饶举以为论文之要。而余取韩、李之言参之,退之日:‘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此气之溢于言者也。习之曰:‘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辨,理辨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此气之根于志者也。根于志,溢于言,经之以经史,纬之以规矩,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从此鲁迅告别了与花鸟虫草为伴的童年生活,走进了和笔墨纸砚结缘的读书生涯。旧式教育排斥课堂的情趣体验,难道现代教育也与之绝缘?当前语文教学,呼唤情趣体验式课堂!  先贤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因材施教,近代刘文典教授带学生月下席地讲《月赋》。如此的大语文课堂我们做不到,但理想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只是教师的单向告知,更应该是让学生适时自主感知。语文教师要努力
期刊
大量地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有利于积累他们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学功底。所以学校和教师有必要对其教学策略进行大胆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启发,激发学生对阅读名著的兴趣,启迪他们对名著的内涵进行挖掘。  一、以课前的创意演讲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
期刊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教学目标简明而不失品位,教学内容简约而不失精彩,教学环节简化而不失实在,教学方法简便而不失高效,在简约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关注语文,实实在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但在简约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简约而简约,教学出现了“低效、无效”的现象,那么如何在简约语文教学中做到简约而不简单,简约而又丰富呢?  一、简约不等于简单  人们常说:
期刊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是幼儿成长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所以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幼儿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会出现以下问题:在教学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