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教学艺术促进人才成长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9501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提出了相关要求。信息技术课堂不仅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应注重利用教学艺术提高相应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堂的乐趣和魅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艺术;应用;人才成長
  时代的发展推动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为了让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提高对教学艺术的重视。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教学艺术,能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氛围,促进人才成长。
  一、引人入胜的开头,导课环节的有效利用
  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开始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起到决定作用的关键步骤就是导课环节。从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如果利用好导课环节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在接下来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便会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与教师形成十分默契的配合,并且会对课程内容进行主动的思考;如果在导课环节没有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好奇心的话,在接下来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想要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课程教学主题上来,就会显得有些吃力了。因此,导课环节也是一门艺术。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导课环节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一点,每一堂课程教学内容在导课环节应尽量避免雷同,以免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与此同时,导课的设计不能过于天马行空,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就《用word进行电子小报制作》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中,在进入教学主题之前,教师可以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将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应用到相关的教学中来。比如中秋节快到了,教师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时候可以利用节日的特殊意义,让学生创作出能够表达美好情感的小报,从而让他们怀抱这种美好的情感参与到教学中去。
  除了情境创设的导入方法之外,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入环节还可以采取直观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如进行Flash基础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一段Flash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Flash 的表现效果,并利用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动画片段来进行呈现,便能收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发挥导课环节应有的作用。
  二、教学方式的合理转变,丰富课堂表现形式
  就教学艺术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融入来说,除了对导课环节引起相应的重视程度之外,还应在课程继续进行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合理转变。就课程教学来说,教学方式方法是其灵魂,是直接决定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程进行过程中,对教学艺术的充分利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合理应用与转变上。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学艺术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传达,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轻松地掌握课程知识。比如在进行《信息和信息技术》这一课程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教学,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去感受信息的含义与作用,然后再由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告诉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信息无处不在:朋友间的电话,广告里的文字,天气预报,电视里的新闻,甚至是交通路口的信号灯等,都属于信息的范畴。通过交谈,教师不仅能轻松掌握学生的认知状态以及认知能力,还能从与学生的交流中获取一些学生的个人信息,让教师在今后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避免出现盲目的情况;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能有效缩短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课程中,理论性的内容占的部分较少,其中更多的是技能操作教学内容,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如果采取直接讲解的教学方式,可能很难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这一部分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教学艺术,建议教师可以从作品教学着手。所谓作品教学,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品进行拆分,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同样以Flash的教学为例,利用多媒体作品展开教学,学生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启发自身对美感的追求,同时还能激起他们的设计热情和创作热情。
  三、结尾环节的完美处理
  课程结尾环节完美与否,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判断:一是是否对这堂课进行了有效的总结,二是是否能够勾起学生对下一堂课的期望。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课程的开始和过程,忽略掉了课程结尾环节的重要性,针对于这一情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结尾环节提高相应的重视,同时还应将结尾部分的内容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提现,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课程结尾环节的完整性,发挥课程结尾环节的重要作用。
  总之,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对于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及教育理念的改革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针对信息技术这一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学艺术的融入势在必行,它不仅是提高其课程质量、丰富其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课程教育改革推行的客观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呈现,并将导课环节以及课程的结尾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环节来抓,如此一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必然会上到一个新的台阶,促进人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晴.讲究教学艺术 提高信息技术效率[J].文理导航,2012(9).
  [2]范连杰,秦建波.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艺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
  备,2009(23).
  [3]刘奎然.艺术信息技术化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
  备,2012(9).
  [4]鞠佳伦.信息技术教学艺术探讨[J].教育艺术,2010(8).
其他文献
拱支网壳结构体系是在综合了网壳(网架)及拱结构等优点的基础上,构思出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空间杂交结构形式,为进一步研究该结构形成的受力性能,本文制作了以K6-4型(Kiewitt型)单层网壳结构为基础
通过对RMR数据库中采集到的95个有效隧道实例的分析,基于最大相关性的原则,提出了一个衡量隧道特征的综合指标:隧道特征系数,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它与围岩站立时间之间的
建造大型单圆筒形储油罐普遍采用高强度钢板,对钢板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等均有较高要求,给钢板的订货及现场施工带来不少困难,而且造价也高.液力平衡式大型油罐的设计思路,
焦炭塔的工作温度较高,且高温、低温工况交替频繁,汽-液交界处腐蚀较严重,因此,焦炭塔出现的问题也较多.该文结合API(美国石油学会)对焦炭塔所做的第三次调查结果以及中国石
针对沥青路面的水损害作了一些研究,并对我国现行规范中描述水敏感性指标与国外的研究作了对比,介绍了更接近实际的试验方法。
0引言 锐器损伤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污染锐器经皮损伤可感染20多种经血传播的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对健康危害大而又治疗困难的疾病[1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发展,城市发展也不再像过去一样单纯追求GDP,而是把更多目光投向了扩大城市影响力,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而有效的城市形象传播可以大大提升城市影响力,增强公众的认知度。因此将着重以网络、手机、移动媒体等新兴数字媒体媒介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城市形象传播的新途径,探索出城市形象传播的新策略。  关键词:城市形象;数字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