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3282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分离到一株草莓炭疽病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该菌的室内毒力,并评价了3种高效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盆栽防效。结果表明,咯菌腈对草莓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最高,EC50值为0.117 mg·L-1,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分别为0.141 mg·L-1和0.357 mg·L-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0%咯菌腈悬浮剂2000倍液对炭疽病的盆栽防效最高,为92.86%,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4500倍
其他文献
本试验选择4种不同透光率的皂角林地构造不同的遮阴处理,并设置全光照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多花黄精生长指标、有效成分含量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时期的多花黄精在透光率为32.3%、52.6%、71.7%的皂角林下种植时,植株的生长指标、有效成分含量及光合参数表现较好,尤以32.3%透光率处理的最好。表明透光率为32.3%~71.7%的皂角林下环境比较适宜栽培多花黄精,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农业微生物学是农业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实践性强、学科交叉面广、知识点多、学习难度大,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质量不佳,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的模式:通过课堂演讲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资料收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演讲表达能力;通过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参与科研,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通过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等让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方式科研能锻炼学生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