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的沟通技巧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g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聞采访中的沟通技巧是采访能否成功的关键,采访前准备,采访中的问题设置,采访后的沟通联络,都有实践经验的技巧。
  关键词:采访准备;问题设置;沟通技巧
  新闻采访就是与人沟通,把别人的经历或遭遇,转化成新闻作品。因此,在新闻采访之中,如何有效地与人沟通,成为能否获得新闻素材和决定新闻能否成功的关键。
  与人沟通是要讲究技巧的,应用到新闻采访之中也就是采访技巧。本人从事新闻采访十多年,积累一些浅薄的经验,和盘托出,贻笑大方。
  一、采访前的功课
  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可想而知,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
  1.搜集资料,掌握情况。每接到一个选题,是什么方向的选题,必须要全面梳理这个方向的资料,通过海量资料的调阅,了解这个行业的状态,确保采访过程中不说外行话。有人说,记者就是“万金油”,有时候,记者要勇于当“万金油”,即便不是专家,但每个行业都能涉猎和了解,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搜集资料包括:善于要采访的问题国内外的状况、本地的状况、主管这个问题的部门情况,甚至主管人的情况,都要作详细的了解。
  2.提出问题,列出提纲。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写提纲要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3.与人沟通,联系采访。把采访提纲列出后,要联系采访对象,或单位或个人,一般是先电话联系,或者用电子邮件,约定时间,确定主题。要简明扼要地把采访意图、采访问题进行沟通汇报。电话沟通的技巧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以防被人拒绝。
  4.言谈举止,拉近距离。联系好采访后,就要按照约定时间前往采访,一般要提前到达,“记者只能等采访对象,而不要让采访对象等记者”,给人以诚实守信的好印象。根据采访内容和人物的不同,从穿着打扮、举止行态等方面,都要“因地(人)制宜”,如你要采访的是一位年龄偏大的领导,穿着就要正规一些,不可太花哨,以免引起他的反感,认为记者“流里流气”,而影响采访交流。
  与不同的采访对象交流,也应注意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与知识分子交谈时,用语就应高雅,与农民交谈,就应“入乡随俗”,俚言俗语都可派上用场,这样有一种亲切感。
  二、如何设置问题
  采访是由一个一个的问题累积起来的,你要了解的新闻内容,正是通过向采访对象提问得以实现。采访之中的提问非常重要,是决定采访成败的关键所在。
  1.提问要具体。模糊、空泛、不着边际的提问,都让采访对象难以回答。比如采访某个项目的冠军,问“你有什么感受”,不如问“你想对家人或××说点什么”,因为前者,他只会敷衍你,“很高兴,很激动”,这样的答案可想而知,而后者则能真实地诱发出采访者的情感表达。所以,提问应尽量具体,而这种具体是建立在对事件全面掌握和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采访前期的功课准备,准备充分,则提问具体,准备不充分,则提不出有建设性的问题。
  2.提问宜简洁。记者对每个要提的问题,事先在其长短上均应精心设计、推敲,原则是易短勿长。这是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有限,提问一长,采访对象容易前记后忘。所以,每一个问题要精心设计,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3.提问要先易后难。提问不可太猛,把重要的问题放在后面问,把容易引起受访者反感或尴尬的问题,放在后面问,因为前面的交流,可能使受访者放松警惕,对你最重要的问题给予最好的回答。如果上场就把“重磅”问题抛出来,可能会把受访者“吓跑”或产生戒备心理,使提问难以进行下去。
  4.提问要善于引导。有的受访者“金口难开”,就要及时引导他向你需要的方向说,有时甚至要记者去“总结”,他会顺着你的思路去讲。有的受访者“滔滔不绝”,但又经常是离题万里,这就要求记者及时插话,予以引导。
  5.提问要有节奏感,要去伪存真。提问的节奏感非常重要,如简单的问题与复杂的问题交叉,容易引起对方反感的问题和对方愿意回答的问题交叉。这样,有明显的节奏感,有利于采访顺利进行。在采访当中,还要避免落入受访者的圈套当中,因为有些敏感的问题,受访者不一定愿意回答,或者回答也是撒谎,这时,就要记者有敏锐的观察力,避开陷阱,去伪存真,寻求事实的真相。
  三、如何营造采访氛围
  1.举止有礼有节,形象不卑不亢。记者自身也要形成一种气场,如去拜访采访对象时,探头探脑、畏畏缩缩或者趾高气扬、居高临下,都是采访大碍。一定要做有有礼有节,不卑不亢。要与受访者之间搭建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自己心中有底气,牢记采访是记者的工作职责所在,是记者的天职,也要让受访者认识到,能够关注到他这个领域或者人物,是对其成绩的一种肯定,或者是对其工作的一种监督,要让其取得心理上的认同感,“好的”,要其愿意表达,“坏的”要其愿意为此辩解。
  2.从熟悉的话题谈起,激起谈话的兴奋点。如果对方不善言辞,可以先聊一点“闲话”,拉近与对方的距离,激起对象谈话的兴奋点。例如,我有一次采访一位领导干部,开始总感觉无话可说。但是,我看到他身材高大健硕,便问其喜欢运动不,他说,他爱打篮球。而我正好是个资深NBA球迷,于是,便和他聊起了NBA,双方一下子找到兴趣共同点。闲话聊完后,切入正题,他的话匣子打开了,采访进行非常顺利。采访结束后,双方还互留电话号码,相约篮球场上见。后来,还成了球友。
  3.调动一切器官,注重细节表现。采访不仅仅是动嘴,而应该调动一切身体器官,捕捉有用的信息。在采访中,注重与受访对象的神情交流,从一切习惯性动作、办公室布局等细节上,发现受访的性情。对于对方的单位、职务等细节,一定要细致到每一个字,最好用全称,而不可用简称。
  4.学会倾听,用心交流。一个好的提问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在听取受访者讲述时,要注重利用身体语言,如点头赞许、微笑、击掌叫好等等表示你在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谈话,以示尊重。在适当的时机插话,加以引导。要让受访者感觉到你是在用心的听他的讲述,会激发起更强烈的讲述愿望。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1948年我由蒋管区到华北解放区参加革命,经中共中央城工部分配,到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工作。1949年9月,我被调担任刘鼎同志的秘书。刘鼎同志是老共产党员,又是党内闻名的
束流能量是同步辐射光源电子储存环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同步辐射的光子光谱分布情况。在光源的实际运行中,束流的真实能量和设计能量肯定或多或少存在差别,准确测量束流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2年2月~2005年8月,我科共7例患者在病情极其危重情况下,经家属同意床边行临时起搏抢救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6岁.
2015年底,世界各国在气候大会上达成了《巴黎协定》,中国也制定了在2030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自主行动目标,作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国,中国将承担着十分严峻的碳
目的探讨多发性神经病变、器官肿大、内分泌异常、M蛋白、皮肤病变(POEMS)综合征骨显像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与CT表现进行比较
名词、概念是建构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素,科学的理论需要严谨规范、简洁准确的名词和概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看,至少有两对基本概念需要认真研究:一是"中国特色
以地南金矿床位于力士山—新堡复背斜及其2条区域性大断裂之间。矿体受近NS向断层破碎带控制,呈板脉状、透镜状,主要赋存于德乌鲁岩体内接触带,为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岩浆后期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教育实践  在由不同学生组成的班集体中,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如何对待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就是解决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