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俄罗斯之间的关键议题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ttrj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随着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问俄罗斯,以色列和俄罗斯关系再次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热点。在此前的2015年11月,内塔尼亚胡和普京才刚刚会过面,讨论了有关地区反恐形势的问题。同样在2015年11月,俄罗斯一架从埃及西奈半岛起飞的客机失事,普京在第一时间与内塔尼亚胡进行了电话沟通,商讨反恐情报分享等事宜。此外,今年3月,以色列总统瑞夫林刚刚到访过俄罗斯。如此频繁的双边互动,显示俄罗斯和以色列关系正在升温。

一度颇为曲折反复


  在以色列建国之前,由于犹太复国主义者与英国关系密切,苏联一直十分警惕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不过1948年5月以色列宣布建国后,苏联很快就承认了以色列的合法性并在以色列设立了大使馆,而且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武器援助。1949年,苏联与美国合作将以色列接纳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但是建国后以色列很快倒向了美西方阵营,让苏联大为光火。而苏联国内有大量犹太人,其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以色列,他们对以色列显示出极大的热情和支持,令苏联当局大为吃惊,进而宣布禁止国内的犹太人移民以色列,这进一步恶化了两国关系。1953年1月苏联公审了“莫斯科医生阴谋案”,声称六名犹太医生与美国情报机构联系,企图毒害斯大林。该事件最终导致苏联与以色列断交。在冷战期间,苏联在中东支持阿拉伯国家对抗以色列,泾渭分明的阵营使得苏联和以色列关系长期僵冷。
  冷战结束后,以色列与俄罗斯关系开始改善。一方面,长期非此即彼的意识形态对立不复存在,俄罗斯与以色列在科技、教育、经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而以色列也看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在地区热点问题上寻求俄罗斯的帮助和谅解。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后大批俄罗斯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犹太人前往以色列定居,在短时间内以色列人口暴增近百万,改变了以色列的人口结构。这些俄罗斯犹太人促使了以色列国内俄语的流行,并且产生了一批以俄罗斯犹太人为选民基础的政党,间接促使了以色列和俄罗斯关系的发展。2011年普京曾表示,以色列对于我们来说很特别,它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俄语国家,超过一半的人口说俄语。
  两个关切点
  2011年“阿拉伯之春”、尤其是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以色列和俄罗斯在反恐等地区敏感问题上的共识逐渐增多。2015年9月俄罗斯宣布出兵叙利亚,两国领导人迅速建立了双边热线。鉴于双方良好的政治军事互信以及危机管理机制,在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期间,俄罗斯和以色列没有发生任何擦枪走火事件。2015年11月一架俄罗斯战机误入以色列领空,最终安然无恙返回;在此次内塔尼亚胡访问俄罗斯前不久,在叙利亚海岸巡航的一架以色列战机和俄罗斯战机相遇,也没有发生冲突。
  可以说,叙利亚问题是当前以色列与俄罗斯关系的核心议题。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叙利亚局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叙利亚政府军占据了战场优势;叙利亚问题和谈在曲折中进行;俄罗斯宣布部分撤离叙利亚战场,并且全力支持叙利亚和谈。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上“以撤促谈”,使得以色列意识到有必要向俄罗斯提出自己的关切,并且希望得到俄罗斯在某些关键问题上的表态。
  对于以色列来说,其在叙利亚问题上主要有两个关切点,且都与俄罗斯有一定关联。一是叙利亚境内武器流向问题。随着2013年黎巴嫩真主党出兵叙利亚,以色列一直十分担心叙利亚遗留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会落入真主党手中。也正因为如此,以色列数次派遣飞机深入叙利亚领空,打击真主党和叙利亚政府军的“可疑目标”,确保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被真主党和其他与以色列敌对的组织掌控。此外,随着伊朗和国际社会就核问题达成协议,以色列十分担心俄罗斯向伊朗提供先进武器,包括最近向伊朗交付的S-300防空导弹系统。以色列认为,伴随着国际社会解除对伊朗制裁,伊朗势必会重新资助哈马斯、真主党、吉哈德等势力。因此以色列需要俄罗斯做出保证,防止先进武器落入伊朗和真主党等手中。
  二是戈兰高地问题。1967年以色列从叙利亚手中夺得并一直占据戈兰高地,但是国际社会普遍仍将戈兰高地视作叙利亚领土。叙利亚内战爆发后,戈兰高地叙利亚一侧成为了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尤其是与“基地”组织关系密切的“支持阵线”的控制区域。自2015年初以来,有不少媒体报道称以色列情报机构帮助“支持阵线”控制戈兰高地叙利亚一侧和打击叙利亚政府军。
  叙利亚问题和谈的目的是实现叙利亚境内的和平,而这将不可避免地涉及戈兰高地问题。在此之前,德国和美国都已公开表态,希望“戈兰高地问题能够通过协商解决”,而内塔尼亚胡政府长期以来声称“戈兰高地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国际社会关于戈兰高地是叙利亚领土的共识相矛盾。由于以色列并不能直接参与叙利亚和谈,因此希望通过俄罗斯力促叙利亚内战各方不要在和谈的最终文件上列出戈兰高地问题。甚至有传言说,为了促使俄罗斯接受“戈兰高地是以色列一部分”的立场,以色列甚至抛出了“克里米亚是俄罗斯一部分”的立场作为交换。
  由于在反恐情报交流、叙利亚问题等方面存在不少共识,当前的俄罗斯和以色列政治关系似乎进入了“蜜月期”。但是,从目前来看,俄罗斯尽管保证会继续监管在叙利亚的先进武器,但是也认为自己提供给伊朗的S-300防空系统不会对以色列造成安全威胁。此外,俄罗斯也无法掌控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在戈兰高地问题上的态度。说到底,以色列与美西方的亲密关系,决定了其与俄罗斯不可能实现完全的亲密无间。
  (作者为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生)
其他文献
梵蒂冈枢机团中意大利人比例下降  【美】《新闻周刊》2015年1月30日  教皇方济各1月任命了新一批红衣主教,在教派的历史与未来,或者说意大利与拉美亚非之间取得了平衡。他选中了四位意大利裔主教和八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主教。罗马天主教在其大部分历史中都是以意大利为主的教派。20世纪的头若干位教皇都是地道的意大利人,直到1978年,负责选举事务的枢机团任命波兰人卡罗尔·约泽夫·沃伊蒂瓦为教皇若望·保禄
【印】《今日印度》2016年7月4日  现任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曾担任印度驻美国和中国大使,其任命被解读为莫迪总理对其外交贡献的“嘉奖”,也被认为是莫迪掌控印度外交全局的举措。  2013年12月,印度驻纽约副总领事柯布拉加德被指伪造签证而遭逮捕,此后美印关系陷入低谷。苏杰生凭借丰富的外交经验,协助扭转印度与华盛顿的关系,并组织莫迪总理访美,同时推动实现莫迪邀请奥巴马访印的想法。2015年1月28日
从仁川到首尔距离70多公里,沿途干净整齐,没有看到人将烟头从车窗向外面投掷,车辆不少但不很堵,我们一路开也就一个多小时就到达酒店了。沿途看到的韩国人虽个头不高,却个个精神抖擞,大多数身材保持得挺好。和西方国家上班族手拎皮包的习惯不同,首尔许多人背双肩包上班,空着双手走得大步流星,让人觉得这是个朝气蓬勃的国家。陪同我们的人看我一路评价,就说中国人到了首尔都是这种感受。  不过在我看来,韩国人最让人称
【美】《彭博商业周刊》 2016年9月5日  欧盟委员会对苹果征收130亿欧元税款的决定既不公正也没有必要。其不仅增加了欧盟企业税收裁定的不确定性,更可能会影响到所有的跨国投资者。欧盟竞争委员会主席玛格丽特·维斯塔杰尔表示,爱尔兰违反了国家援助规则中禁止选择性支持特定公司的规定。这使得苹果公司得以利用爱尔兰的税收政策,以该国为基地在欧盟开展业务,进而损害了其竞争对手的正当商业利益。她可能是对的,但
2015年5月底,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应“匈牙利公民基金联合会”之邀在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发表演讲,主办方以“空间不够”为由,拒绝一些左派和自由派媒体的现场报道与采访。随即,这场演讲的内容及欧尔班本人遭到匈牙利有关人士和团体的口诛笔伐。这个事件是匈牙利现实的映射,为研判匈牙利未来走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引子。  演说中的和遭人批评的“执政五年”  这场演讲的主题是“五年执政”。欧尔班对自己的五年执政(201
【美】《时代》 2016年3月28日  美国国会认为缅甸政府涉嫌对罗兴亚穆斯林施行“种族灭绝”,美国务院今年3月回应其申述时表示,罗兴亚人虽面临当局诸如“非法拘役”、“限制自由”等“迫害”,但其严重程度尚不能证明与种族灭绝有关。  罗兴亚穆斯林被缅族视为外来者,在“大缅族—佛教徒”的社会结构下,罗兴亚人面临政治社会的“不公平”待遇,包括被取消公民身份、被剥夺选举权和在就业及公共服务方面被区别对待等
2015年爆发的欧洲难民大潮,是二战以来欧洲社会面临的一次最严重的难民危机,其规模达到百万级,且通过现代快捷的新闻传媒,把滚滚难民潮冲击欧洲的场景、匈牙利边境高筑的铁丝网隔离墙、特别是叙利亚3岁孩童溺亡海滩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世界。难民危机对欧洲社会的冲击是巨大的,犹如一次烈度大、波及面广的政治地震,使欧洲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难民危机达到峰值时,作者正在比利时著名的智库欧洲
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们都对《创造性介入》三部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三部曲丰富了中国外交的思想理念,很多闪光点已经在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具体实践中得到反映。专家学者们并没有在书言书,而是利用座谈会贡献了他们对中国外交转型的看法和建议。  国防大学战略部副主任唐永胜谈到,今天的世界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政治原有逻辑仍在持续发挥作用,但新的现实却不断出现,两者之间复杂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形势的发展演变,未
战略能力与维护霸权需求之间的差距,经常是美国全球战略必须面对的难题。反恐战争历经十余年,美国虽然实现了其一些地区性的战略目标,控制重要的地缘枢纽和资源的流量和流向,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耗损了自身的权力资源,削弱了其全球霸权的领导地位。事实说明,过度依赖硬实力的运用,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成果与代价严重失衡。因此,美国政府不得不对其全球战略进行调整,以寻求战略收缩与霸权维护之间的最优结合点。  根据其新
【英】《简氏防务周刊》2016年4月13日  4月5日,美国国防部长卡特表示,为使美军行动更敏捷,并能应对来自俄罗斯、中国、朝鲜、伊朗和恐怖主义的“战略挑战”,就必须采取改革措施,扩大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联合参谋部的权力。改革目标将充分发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作用,一是为美军在全球的日常行动协调资源,提高各军种和指挥作战部进行力量部署的灵活性;二是为正在开展的军事行动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議,而不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