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基础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视阈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q2006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在市场、社会和国家之间探求符合中国实际要求的结构关系,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视阈。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探索中国特色的市场化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通过社会整合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力,在国家重建中把党建设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主题、主力和主体的中国化。
其他文献
中世纪的哲学在名义上是神学的仆人。通过“五路”证明和论证上帝是存在本身,阿奎那协调了亚里士多德的上帝和基督教的上帝,不仅为神学论证了起点,而且为神学建立了哲学的基础。
城邦哲学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重要特色。自然、政治和善既是亚里士多德"城邦"哲学的三层重要内涵,也是透视"城邦"哲学的三个重要维度。自然是其城邦哲学的本原性之维;政治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