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目混珠”出自魏伯阳的《参同契》:“鱼目岂为珠,蓬嵩不成贾”。“鱼目混珠”的意思是用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以假乱真。
而“鱼龙混杂”出自唐代的《渔父》词:“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鱼龙混杂”比喻各色各样的人混在一起,好坏难分。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也用到了这个成语:“现在人多手乱。鱼龙混杂,倒是这么着,他们也洗洗清。”
可见,虽然都是一个“混”字,但“鱼目混珠”是讲“真假”,“鱼龙混杂”是讲“好坏”。
人们常常把“鱼龙混杂”与“鱼目混珠”这两个威语用混,例如有这样一则新闻:“北京绿色食品鱼龙混杂。”这里的“鱼龙混杂”用得是否恰当呢?其实,“鱼龙混杂”适用的对象只能是人而不是物、在难分好歹真假、嘱人提高警惕的情况下可使用。而“北京绿色食品鱼龙混杂”这则标题新闻的主语是“绿色食品”,是物不是人,说“鱼龙混杂”显然是错了。之所以致误,是因为混淆了“鱼龙混杂”与“鱼目混珠”两个成语的用法。所以,“北京绿色食品鱼龙混杂”中的“鱼龙混杂”应该改为“鱼目混珠”。
而“鱼龙混杂”出自唐代的《渔父》词:“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鱼龙混杂”比喻各色各样的人混在一起,好坏难分。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也用到了这个成语:“现在人多手乱。鱼龙混杂,倒是这么着,他们也洗洗清。”
可见,虽然都是一个“混”字,但“鱼目混珠”是讲“真假”,“鱼龙混杂”是讲“好坏”。
人们常常把“鱼龙混杂”与“鱼目混珠”这两个威语用混,例如有这样一则新闻:“北京绿色食品鱼龙混杂。”这里的“鱼龙混杂”用得是否恰当呢?其实,“鱼龙混杂”适用的对象只能是人而不是物、在难分好歹真假、嘱人提高警惕的情况下可使用。而“北京绿色食品鱼龙混杂”这则标题新闻的主语是“绿色食品”,是物不是人,说“鱼龙混杂”显然是错了。之所以致误,是因为混淆了“鱼龙混杂”与“鱼目混珠”两个成语的用法。所以,“北京绿色食品鱼龙混杂”中的“鱼龙混杂”应该改为“鱼目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