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m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讲解了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主体部分,对工程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此, 在国内外结构的施工意义重大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都得到同样的发展,不管哪种结构体系都有着各自的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建筑工程在房屋结构体系要注意的几点要求作为探讨。
  关键词:建筑过程;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main structure engineering is the main engineering section, the impact of the project is crucial, therefore, have the same development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steel structure, no matter what kind of structure system have their own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construc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building structure system requirements as discusse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tudy
  
  中圖分类号:TU7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目前,大多数的建筑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都是与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的保证为例,也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如今,建筑结构从中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要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构成及施工标准有清晰的认识。
  一、模板工程
  1.1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模板的搭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1.2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浆流失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不小于4m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1‰~3‰起拱;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
  安装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模板由塔吊吊装就位时,因钢筋绑扎好,钢筋很容易损伤面板,这时需施工工人在现场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损伤模板;在靠近模板电焊钢筋、钢管时,在施工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火烧坏模板板面;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气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模板自身就位时也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浇捣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面板,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二、钢筋施工工艺
  钢筋进场时,应按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工程钢筋均在现场加工制作,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均在规范范围内;钢筋安装时,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锚固长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300mm,HRB400级别纵向受拉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可取锚固长度的0. 7倍。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钢筋的直径d;板、墙、侧壁的分布筋保护层为10;梁、柱中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为15;基础按有垫层考虑,无垫层考虑70。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钢筋工程的隐蔽验收。
  2.1 钢筋接头位置
  梁底部钢筋在支座处,上部钢筋在跨中1/3范围内,接头钢筋同一断面不得超过50% (焊接)或 25% (绑扎搭接),位置错开45d(d为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每层楼板面处错开50d接头;楼板受力通长钢筋接长,底筋在支座处,负钢筋在跨中1 /3范围内,其他短钢筋则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楼面施工缝处钢筋处理;一般楼面不留施工缝,如遇特殊情况需留施工缝时,断面处应增加设置施工插筋,数量为主钢筋面积的30%,长度取3. 0m,两端各仲入缝内1.5m。板插筋采用Ф12钢筋,放置于板中部,梁插筋用Ф20的钢筋放于上、下受力钢筋位置。
  2.2 钢筋制作绑扎注意事项
  所有钢筋下料单及翻样处理均由现场综合技术组、质安组负责校审批准;半成品进行挂牌验收,专人负责清料,质安组负责抽查;梁、柱节头的钢筋均很密,核心箍筋不允许遗漏,绑扎确实困难的部位,将箍筋制成两个型,待绑扎就位后,按搭接10d焊接成封闭箍;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柱的竖筋在楼面的位置加焊一层相同规格的定位箍和定位筋,以预防钢筋偏移;楼层负筋等安装配管 (预应力混凝土板等预应力钢筋套管及水电管线埋设完毕),再进行绑扎,楼板负筋绑扎应加Ф10钢筋马凳,间距纵横1. 0m;负筋绑扎好后,严禁在上面踩踏,以保证负筋位置的正确;板钢筋除靠近外围两行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受力的钢筋须全部扎牢。
  三、混凝土施工工艺
  3.1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程中应该注意的技术标准为:①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杂物、油污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模板。深度较大的竖向结构中,浇框架柱混凝土时浇灌高度超过3m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采用串筒溜槽进行布置。②在每一次混凝土浇捣前,对振捣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在施工中加强监督、指导。③泵管安装宜直,转变宜缓,接头要严密,防止漏气阻塞。泵送前应用适量的水泥浆润滑管道。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能连续工作,泵送间歇时间不得超过1h。④当混凝土供应不足或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压送速度,保持连续泵送。慢速泵送时间,不超过从搅拌到浇筑完毕的允许连续时间。⑤当遇到混凝土压送困难,泵的压力升高,管路产生振动时,不得强行压送,先对管路进行检查,并放慢压送速度或使泵反转,防止堵塞。⑥梁、柱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 40cm,至振实和表面露浆为止,尤其在钢筋埋件较密部位(节点)要多振,以防产生空洞,使用振动器要快插慢拔,振动棒应避免碰钢筋、模板、预埋管线等。混凝土浇捣应分层浇捣,每层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上下两层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h,振动捧插入下层混凝土应 5cm以上,确保两层的紧密结合。⑦每一次混凝土浇捣,应留置在同条件养护下的一至二组拆模试块。
  3.2 混凝土裂缝控制
  混凝土强度高,楼面结构刚度大,施工时若不采取特殊技术措施,混凝土很容易产生裂缝,可采取以下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的双掺技术,降低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采取一次振捣和二次收面,减少硬化前后的裂缝,收面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加强养护,混凝土浇筑后12h内立即覆盖、浇水,墙体和柱子拆模后,悬挂麻袋片,浇水养护十四昼夜。
  3.3框架柱施工缝处理
  较高的框架柱分二次施工完成时,施工缝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框架柱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对框架柱施工缝的处理方法进行明确。
  3.4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因混凝土设计强度较高,单方水泥用量多,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较一般的混凝土要大得多,所以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十分大。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在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采用水化热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如粉煤灰水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②在夏季施工时用降温法施工即在搅拌混凝土时加冰水,浇筑完毕12h内加以覆盖开始淋水养护。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蓄热保温,适度润湿养护是保证混凝土不会因内外温差过大而开裂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整个养护时间不少于14d。③合理地分缝分块,设置后浇带。为减少外约束力和温度应力,为利于散热设置宽度为1m的后浇带分段浇捣,60d后用膨胀混凝土封闭。接缝的处理必需满足防水要求,封闭前应凿毛接缝部位,并将钢筋按设计要求连接好。④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做到快插慢拔,使上下振动均匀。
  四、小结
  总之,在当前时期建筑结构中混凝土结构应用较为广泛的形式下,模板工程在建造混凝土结构构件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建筑主体的结构施工,就必须要对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有清晰的认识,在施工和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的采用新的技术,保证施工的进度,保证施工的质量。在如今施工技术不断飞跃的今天,做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杭州金衙庄公园历史文化及生态景观价值的挖掘,重点突出“盐担儿”、沪杭铁路、金衙庄遗址、清泰门水厂等历史文化景观主题,将遗留下来的历史元素作为景观改造的要素,根据功能和景观需求,进行重构、组合,使对历史的记忆落实到具体细节上,并通过多元文化的交融和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手法,使之融入到公园及城市的景观主轴之中,体现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同时将生态绿化景观、滨河景观与市民休闲活动相结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