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山桐子在中原地区引种驯化初探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rhi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是针对野生乔木山桐子的性状进行描述,以及对野生山桐子在中原地区的引种驯化的育苗方法和后期的栽培养护管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山桐子;引种驯化;育苗管理
  笔者在中原地区对野生植物考察时,发现野生的山桐子是集观叶、观果、观树型、遮荫及芳香于一体,是大型的优秀野生园林观赏树种,在城市园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于是,我们把它作为野生多功能观赏型乔木引种试验的首选树种,经过多年的探索试验,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现供同行商榷。
  一、山桐子生物学分类
  山桐子(desia polycarpa Maxim .),别名水冬瓜。属于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山桐子属(Idesia Maxim)。
  1.分布
  产于大别山及伏牛山以南各省区。河南有胸径30-50cm大树(或更大);见于新县大别山及鲁山县的伏牛山东麓文殊寺。
  2.观赏性状
  遮荫性能:该性能是城市行道树的首选指标。做为大型乔木,山桐子高大挺拔,枝叶稠密,树冠扩展,具有很好的的遮荫功能。20年生大树高可达15m以上,冠幅可达8×8m2(统计于大别山)。
  观叶:山桐子属于大型叶,叶片浓绿、肥厚,青翠、光洁。叶柄长6-15cm,卵形至卵状心形,叶片一般长12cm左右,宽10cm左右;最长可达15cm,宽12cm。表面无毛似有蜡质而明亮,背面被白粉而独具特色。
  赏花:花期5-6月;花序较长下垂;花朵小、浅黄;山桐子的圆锥花序长达16cm左右,最长可达20cm;花芳香:开花时节,花香四溢,满树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满树黄花垂挂枝头,极为淡雅。
  观果:山桐子是行道树中最美丽的观果树种之一。果熟期9-10月(见《河南树木志》)。8月中旬开始,山桐子的果实开始变黄,至9月份逐渐由黄变为桔红直至鲜红色。观果期长达3个月。最佳观果期正值国庆节。尤其是结果大年,枝条上挂满飘逸而鲜艳明亮的果实,满树通红,整棵山桐子犹如一尊燃烧的巨大的火炬,景象蔚为壮观,同时也烘托了金秋的“双节”气氛。
  树型:树型美观,树干通直、树冠圆满、宛如灯台。冬季枝干层次分明,夏季枝叶稠密。侧枝轮生或近轮生;春秋两季至少形成两层枝条,春枝秋枝层间距离十分明显;每层有枝条3-6个,均匀分布。树冠结构均匀、富有规律:轮生或近轮生多级的侧枝梯次上升,组成了近似美丽的灯台状树冠。
  二、山桐子生物学特性
  1.生态习性
  抗性强,适性广。山桐子 属于喜光树种,稍耐荫。能够适应微酸性至微碱性的土壤。该树种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中原地区濮阳同原产地大别山及伏牛山南坡的气候条件相比有一定差别,尤其是冬春两季差别最大。濮阳冬春两季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寒冷(极端低温低于原产地6-10(甚至更多)且多风少雨,气象因子变幅大;而原产地少风多雨,气候较为温湿,气象因子变幅较小。我单位于2004、2005年两度引种的山桐子苗在2004年极端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均顺利越冬。
  2.生理习性
  较速生,接干能力、萌蘖能力极强。
  山桐子属于中等偏速生树种:经观察,就山桐子整个生命周期而言,该树种实生苗前三年生长相对较慢,以后随树龄增长生长速度逐渐加快,5年后进入速生期。
  顶端优势极强。观察发现,1—4年生山桐子苗主干顶芽最为饱满,若无外界条件的破坏,则形成单轴主干。顶芽破坏后,侧芽接干质量极佳,继续保持原有的主干顶端优势。肉质根,直根系,根系发达,萌蘖性强,裸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根能萌生大量的不定苗。种子被有蜡质,散落的种子发芽率低,而且隔年发芽。
  3.生长特点(于中原地区濮阳以籽播苗为例):
  一年苗平均高达60cm左右,最高可达1m以上;平均地径达1.3cm,最粗可达2cm以上。
  留床二年苗平均高达2.5m,最高可达3m以上;地径平均达2.8cm,最粗可达3.5cm以上。定植平茬的二年生苗平均高度1.6m左右。留床三年苗高可达4m左右。地径平均3.5cm,最粗可达4.5cm。先期移栽的三年苗高度平均达3.8m,甚至4m以上;地径一般达4-5cm。
  据相关材料记载,树龄23年的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 .)大树,树高可达15m,胸径达50cm(引自《中国树木志》)
  三、山桐子育苗技术
  包括种子育苗、根插育苗和移栽技术。
  1.种子育苗
  种子被蜡质,播籽育苗前必须进行除蜡催芽。出苗率达60%(于河南新县当地播种)以上。
  种子育苗技术要点如下:
  a、采果: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序为鲜红色时为最佳采摘时间。
  b、净种:要求果序未脱水前进行。揉烂浆果,除去果皮及碎屑。种子细小,直径约0.6mm。
  c、贮藏:分干藏与沙藏。干藏即种子晾干后装入布袋(透气防霉);砂藏要点是:先做除蜡处理,稍晾后与适当比例的湿沙混合,贮藏越冬。
  d、催芽:干藏种子于催芽前进行除蜡,而后用温水浸泡24h后沙藏催芽。湿藏种子在沙藏期间要注意保持沙床的适宜湿度。当40-6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e、播种:最好条播,播种的关键是覆土的厚度为种子直径的1.5倍,过厚易闷苗,过浅易回芽。因此覆土时宜细致、均匀。
  f、养苗:从出苗至4叶期最为关键,如遇干热风及强日光照射时,应适当遮荫。
  2.根插育苗
  根插育苗的理论基础:据观察:在原产地,野生山桐子大树或林下多有根蘖苗生成,并形成单纯群落。山桐子为肉质根,根蘖能力极强,根部易产生大量的不定芽,从而发育成为新的植株。实验表明,山桐子 根插育苗成苗率极高。
  根插育苗技术要点:
  a、采穗:最佳时机为秋季落叶后至当年土壤封冻前进行。从母株上挖取种根。实验表明:插穗的粗细直接关系到苗木的强弱,插穗较为合适的粗度为0.5-3.5cm。低于0.5cm(如0.1cm)的细根也易产生不定芽,但发育的苗木过弱,须二次培养,只宜扩大繁殖量时采用。
  b、制穗:插穗长度一般要求8cm左右;剪口要平滑;插穗不得劈裂,皮部无撕裂现象。
  c、贮藏:方法同一般 肉质根树种的育苗技术。关键有二:
  一是制穗后贮藏前伤口要晾干,杀菌消毒再行贮藏效果更好。二是贮藏期间要保持沙床的适当湿度:关键是宁稍干而不可过湿,保持插穗正常含水量为度即可,否则易烂根。
  d、苗床选址的关键是:要选择在易排水的地方,根插苗早期最忌积水。
  e、养苗:每段山桐子插穗大多可产生2个不定芽或更多。为扩大苗木的出圃量,一般予以保留;苗木移栽时,分剪即可获得多数分株苗。若直接养大苗,则在4叶前保留最壮苗,其他自基部剔除。
  试验表明:根插苗前期生长势较籽播苗好。插穗适宜的粗度范围为1-3cm;当年苗高可达1m左右,最高可达1.5m。
  3.移栽技术
  移栽包括起苗和剪根两方面。
  (1)起苗:应深挖,目的有三:
  a、山桐子根较脆,有利于防止劈根和撕皮;
  b、有利于根插育苗时提供较多的种根;
  c、有利于根系圆满,提高移栽成活率。
  (2)剪根:剪去部分伤根。
  剪根目的是:使伤口平滑,利于愈合;提高一级侧根的数量:由于山桐子是直根系,第二年于剪口处可促发长势均匀的多数细根;剪去过长根,利于定植的技术操作,防止“窝根”而导致树势削弱;提高二次移栽的成活率。
  剪根要于定植前起苗后立即进行。关键是:剪根后,一定要等剪口树液晾干后再定植,否则伤口易感染、腐烂,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最终导致烂根。
  四、综合评介
  由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集遮荫、观花、观叶、观果等于一身的山桐子做为新型的全功能型乔木,成为新型行道树是可行的。根据对其产地与分布、各种生理生态习性的分析,山桐子 至少有望在中原地区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生活的局部和缩影,和人民生活休戚相关,居住区环境的好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居住区绿地是居民日常休闲和交往的重要场所,对于保护居民身体健康、拓展居民生活空间、创造安静、舒适、卫生和美观的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衡量评价一个居住区绿地设计的水平高低,除建筑设计合理完美及配套设施齐全外,生态环境质量也是一个重要因子。如何做好现代居住区的园林绿地设计工作,以
期刊
期刊
高校科研经费的腐败问题频发,学科带头人也以身试法,为了利益沦为阶下囚,国家蒙受了经济和人才的双重损失。本文探讨了科研经费腐败的根源,建议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着手,解决
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计算机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主要教学手段.本文结合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实际,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特点、课件形式等几方面探
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日趋备受重视,其要求标准也相应的提高了。园林绿化是一项基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环境改造工程,而在这项工程中园林树木的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但所占绿化空间却最大。园林树木具有防护、美化、生产、旅游等多方面的功能作用,因此做好园林树木的栽植和养护已成为现今城市绿化的关键。  栽植与养护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具有等同的重要性。  一、树木的栽植是养护的前提
期刊
谈到沙漠,大家一定会想到无垠的沙海,那一座座沙丘连绵起伏,被戏称为“沙龙”.可是宁夏沙坡头——这个往日的沙漠,却别有一番景色.那里曾经的沙龙早已身披绿色鳞片,像一条蜿
期刊
当老传统遇上新生代,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1980年以后出生的几代人,分别被称为80后,90后,00后。他们出生在一个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年代,网络的扁平化使他们的视野可以超越地
[摘 要] 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独特的作用,采用适合城市特点的有效方法,相互协调,合理使用和逐步减少化学药剂;对有害生物不应只注重于杀死,更要注重于调节。同时在设计、苗圃地、植物检验、绿地施工、后期养护等方面做好增强防治措施,使病虫害防治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关键词]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  过去认为,防治病虫害就是将害虫和病原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生态化的要求,随着人居生态环境的需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已经成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这一需求,近几年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也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但是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城市园林病虫害的危害也突显出来,成了影响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园林害虫不仅影响了园林树木的生长,也破坏了城市园林树木的优美,还会因害虫的活动爬迁,给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